三读《傅雷家书》

前两天还在跟亚苏姐讨论中学为什么荐读《傅雷家书》,思想的深度不是初中学段的学生能够消化吸收得了。

首先看通信背景,那个时候的傅聪已经在钢琴方面崭露头角,在时代的机遇里平步青云,去北京参赛,接着被邀请波兰参加肖邦音乐会比赛。因为距离,作为父亲的傅雷不能陪在身边,于是就有了家书,而那个时候傅聪已经22岁。

其次看内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的文艺教育都在复兴与建设中,对于音乐艺术尤其是钢琴,能够合适探讨的人都不多,更遑论是适合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简直就是一条捷径。在这一点上,傅家的确下了苦工,给孩子找的私教老师都是精挑细选。而书信的内容探讨的音乐艺术、文学修养,待人接物,可谓事无巨细,全方位因材施教。作为学者的傅雷,普通家长只能望其项背。

最后看应用。以中国目前的教育状态,总是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包括读了十年书的八年级孩子,考试练就了他们刀枪不入的护心神衣:考,是法宝;不考,谁鸟它!很显然这本书很难出题,能出的题目很有限。

这也是我一周之内再读《傅雷家书》的原因。

这一次所读的版本是北京日报出版社的,淡雅的蓝色很具有平和的力量,正如学者傅雷的一生。在这一版里,我发现了这一版与我之前看的两版多了一个代序,这应该就是傅雷先生在家书中提到的广播傅聪钢琴曲的编辑所要的广播稿——谈一谈傅聪如何走上音乐的道路。

再读,再品,细品,此中必有真意!

语文教育经过了一版再版的改革,正在努力跳出应试的怪圈,教材努力引导孩子去读书,内化为内在精神的需求,尽量少考死记硬背的东西。不为考试而读书,而是通过荐读名著与经典,寻索精神之旅。让经典指引学习、思想、未来,学习不是茫然的,大脑不是空的,他们都需要精神的滋养。

三岁读唐诗与五十读唐诗,收获一定是不同的。经历不同,年龄段不同,所需求的精神食粮也是不同的。这些经典能做的就是:你想要的答案,我这里有,这对于读者来说就是一本好书。

家书的第一封,就道出了青春期子女与父母之间激烈的矛盾,傅雷夫妇也未能幸免。因为音乐学术问题——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致使傅聪离家出走一个多月。当然那个时候的傅敏已经21岁,翅膀还是硬了些吧。一封一封家书继续下去,儿子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把父亲当成人生导师,父亲越来越享受与儿子做朋友的喜悦——因为那个时候的傅雷,其音乐造诣极少有人匹敌,儿子填补了这个空白。当然,这个见习父亲再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无论从生活小事到音乐深造的全面导师,他做到了,鞠躬尽瘁。

初到异国的傅聪,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傅雷现身说法,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倾囊相授。

音乐的深造,绝不是死磕音乐就能达到高境界,死磕所得只能是技术而不是艺术。傅雷先生精心挑选文学经典、历史、艺术等方面引导傅聪拓宽视野;内修素养,外修气质,小到进屋脱帽手插口袋就餐谢幕的细节大到艺术都是相通的——《长恨歌》《琵琶行》里就有音乐的节奏。

爱情的引导更是不时提点:艺术才是终身事业,切不可因为感情误了终生。母亲朱梅馥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聪儿多情不专一,这非常不好。当爱情与婚姻自然发生时,家书里又事无巨细的告诉孩子如何经营感情,营造更美好温馨的家。

还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实在难以一一道出,书中自有无限精神财富,不再一一赘述。需要补充的是家书外的两个细节:正是二宝盛行的时代,作为资深二宝的傅敏却不为人知,当初他也是怀了音乐的梦想寻求父亲的支持,然而却被父亲否定了,家书中有一句话我特别为傅敏先生抱屈——傅雷先生明确表明家中再无财力精力供给傅敏。事实正是如此,傅雷为了新中国文教事业的建设发展鞠躬尽瘁,也的确没有那么大精力分给傅敏,于是为他规划的人生道路就是做个教员。当然《傅雷家书》中所选书信多少并不代表父母对两个儿子的偏重。编辑者傅敏解释说给他的信在非常年代都被烧掉了。

另外一个细节结合了伟丽小美女的讲述:傅聪与弥拉结婚生子并且加入英国国籍,这在当时的背景下,对国内的傅雷夫妇不能不说是致命的影响。夫妇俩不堪文革小分队一再的检讨揭发,最后双双自杀,那一年文革刚刚开始,1966年9月2日。新看的版本里有遗书一封。

最后还要补充的是,《傅雷家书》不只适合初中学段的孩子,孩子们会从这里发现艺术殿堂并不是高不可攀,有路可走,有捷径可循——博学多识;更适合亲子阅读,每一位家长都是见习父母,同一父母所生孩子因为成长环境时代不同,都会造成性情差异,所以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这本书会给见习父母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三读《傅雷家书》_第1张图片

三读《傅雷家书》_第2张图片

三读《傅雷家书》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读《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