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生家庭分离 ——武志红心理学课程笔记(第39周)

一个人刚出生时,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但这个世界的真正主宰着不是婴儿自己,这个世界事实上完全由婴儿的母亲支持才能存在。接着,孩子要在原生家庭这个过度空间参与合作与竞争的尝试,然后进入现实世界,玩真的游戏,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当然也可能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独特空间。在这个自己的空间里,一个人可以自己说了算,自由的甚至生命力。之后,这个空间又开始孕育新生命,重复生命的轮回。

这个过程中,分离是永恒的主题,先是与母亲分离,接着是与原生家庭分离,接着是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接着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孕育生命,新生命又不断成长分离。

分离贯穿了一个人诞生、成长、成熟、孕育、繁衍、死亡的整个过程。分离无比重要,要想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开阔、圆满人生,就必须分离。

一、心理断乳的谎言

一般认为“心理断乳”是一个家庭的孩子成年了,但不愿背负独立的责任,依然赖在原生家庭里,继续吃原生家庭的“乳汁”。但事实是,大多是父母不希望成年的孩子离开家庭,而不是成年的孩子不愿意离开家。造成的结果就是:成年孩子被闷在原生家庭这个空间里了,而个人的空间就无从谈起。

人的一生要经过三次分离,第一次是出生时,完成了与母亲肉体上的分离;第二次是大约六个月时,婴儿发现,自己和妈妈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是两个人,随着能力的增强,婴儿逐渐想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在三岁左右,幼儿进入“分离—个体化”阶段。这个阶段一直到持续到十八岁左右,甚至更久。孩子在心理和身体上的分离持续发展,个性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三次分离就是与原生家庭分离,顺利的完成这次分离,一个人才能活出“这是我的世界,我要说了算”的主体感。

二、父性与秩序

父亲在孩子的第二和第三次分离中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父亲会与母亲、孩子在一个家庭中构建一个三角关系,这会避免母子关系因过分黏着,无法保持平衡,坍缩成一元关系。

二是父亲是在母子亲密关系之外出现的第一个“外人”,孩子会把母亲感知为自己的内部世界,把父亲感知为外部世界,因此,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是孩子和整个外部世界关系的雏形。

三是孩子最初的分离是从母婴共同体开始的,母亲曾经被孩子感知为自己的一部分,孩子潜意识里是非常挂念妈妈,担心妈妈的安危。如果父母关系良好,父亲能陪伴妈妈的话,孩子就不会有太多顾虑,安心地分离、成长了。

父亲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提供秩序和规则。

父亲被孩子感知为自己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有其客观秩序,孩子要让自己融入外部世界,并与之保持协调的关系,就需要知晓并认可秩序、遵守规则。

(用空间的概念来说明规则:每个人要守住自己的空间,尊重别人的空间,在有其他人的共同空间里,要建立并遵守规则。)

在一个家庭中,规则一般显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严重偏向某一方的,这往往会造成关系失衡,有可能使复杂的三元关系坍缩成二元关系甚至一元关系;另一种是基本公平的规则,这时的规则像一个“神圣第三方”,约束关系中的所有人,而不是只约束孩子。


家庭是父母创造的空间,这个空间自然会显示出父母的个人特色,家庭的规则也会带有父母的个性。因此,在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同时,向孩子传递规则、教孩子遵守规则也是非常必要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可避免的会对父母的空间和一些规则不满。这种不满是一种动力,推动孩子不断从原生家庭分离,去现实世界中创造自己说了算的空间。

但秩序和规则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本身,建立在爱和融合基础上的秩序和规则,才能让生命力流动的更加丰沛、畅快。

三、从粘稠到清爽

人的一生可以看成是从共生到分离的一生,也可以看成是从粘稠到清爽的一生。

玛格丽特.马勒认为,对六个月前婴儿来说,共生是正常的,之后的共生就是病态的。

处在共生关系中,一方面母婴极度密切,不分彼此,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另一方面会感觉一旦分离,这个共存、共享的共同体就会崩解,这时就会出现死亡焦虑。在这个阶段,关系的感觉是粘稠的,缺乏界限和秩序、规则,这种粘稠对幼小的生命起到了保护作用。

随着婴儿的成长,个体的能力不断增强,孩子需要逐渐脱离母婴共同体,通过建立界限和遵守秩序、规则,形成个性化的主体。这个阶段,是关系不断由粘稠变得清爽的过程。最终是让自己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原生家庭分离 ——武志红心理学课程笔记(第3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