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三十多岁的了凡先生亲自给我们验证过(一)

“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三十多岁的了凡先生亲自给我们验证过(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我们就正式进入《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之学的原文学习。

原文:“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这说的是,了凡先生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就让他放弃科举考试而改学中医。一来可以养家糊口,二来还可以救济别人。而且要是能成为一位名医的话就可以满足他早逝的父亲在活着时候的心愿啦。

从这一段内容我们来感受一下古人的择业标准。都是遵从和考虑到父母意愿的。了凡先生的母亲让他不用上学改去学医,了凡就听从了,他并没有什么不想学医,还想上学考试当官之类的说法。况且要是能好好读书通过考试能做官,光宗耀祖,不更是大好事嘛。

但是,在那个时候能读书是件奢侈的事,父亲没了,在当时的农业社会,家里收入肯定就非常微薄了。既然母亲已经说不读书了,那就要听从。再说学医也有很多好处,还有机会了结父亲的心愿。所以了凡先生就按母亲意愿弃文学医去了。这也体现了古人的孝顺,能够想着父母的感受,而不是只想着自己的喜好。

“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三十多岁的了凡先生亲自给我们验证过(一)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写到这里自己感觉挺惭愧的。因为自己当年就是上的医学专业大学,但是,后来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就逐渐放弃了正常的学业。最后就没在医学的行业就业。能做一名医生,家里也是很期盼的,可是自己在放弃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母亲的感受。

可能有人会说,做哪行做的好不就行了么,不都是为了一口饭吃吗?其实不是的,违背父母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这个就会对自己所做的事产品不良影响的。这个话题比较深,在这里就不细说了。会看自己这些年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说明。

“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三十多岁的了凡先生亲自给我们验证过(一)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这一段说的是了凡先生在慈云寺的地方偶遇了一位世外高人——孔先生,单从面相就看出了凡先生有读书做官的命。而且告诉他第二年就能考中,问他为啥不读了呐?

了凡先生也就把原因告诉了孔先生。并且也问了孔先生姓什么家在哪里。孔先生非常直爽,毫无保留的说自己是云南人,得到了邵子皇极数的真传,按命里定数是应该传给了凡先生的。

(邵子是宋朝的易学大师邵雍。皇极数是邵雍的一本预测个人气数命运的书。)

孔先生在了凡先生面前表现出这么高的相面水平,绝对不是为了忽悠了凡先生多给他几个赏钱。因为了凡先生也告诉了自己为何没再读书,很大原因就是经济条件不允许。

所以孔先生并没有那样的想法,而是真的为了凡先生的前途着想。这也是古人的厚道,并不用自己过人的才艺去谋取利益。

这篇内容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了凡先生被命运所定的内容还需要再写一篇,哈哈。

敬请期待,,,

( Ps:以上内容说的不恰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末学甚是感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三十多岁的了凡先生亲自给我们验证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