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赋、闯王陵赋 作者陈志平

                  貂蝉赋 (庚寅年春)

                        恋山过客  撰

        混沌洪荒,光气尘埃旋定;开天盘古,伏羲女娲塑人。西域遥遥,大风脉活欧亚;丝绸软软,霓裳情系神州①。膏腴鲜腥,陶烹六畜之彩;茶盐清美,点化百味之馨。悠悠羌笛,秦月汉关兵马;袅袅窑烟②,百姓万众生活。河州称奇,山水涟涟一脉;貂蝉夸美,陇原荡荡一人!

        沉鱼落雁,西施昭君不言;闭月羞花,貂蝉玉环无为③。西施素女,绝色妩媚丽质;昭君义女,柔情慷慨母仪;貂蝉侠女,妖艳忠诚果敢;贵妃才女,乐姿粉盖六宫④。四大美人,演绎朝野佳话,荣枯浓淡任评说;百代列强,大写武功文治,存亡胜败堪击节!

        嗟乎,浩浩华夏史,江山偕美人咏志;漫漫五千年,英雄为娥眉长歌!察貂蝉,本掌汉冠之小吏⑤。然貂寐寒野,怜悯柔爽之君,皮毛王者;蝉出浮土,热歌清宇之曲,挽秋斗士⑥。考君貂蝉,汉末临洮河州少女,今康乐邑人,野史乡党咸称其详:倾城倾国之貌,侠肝虎胆之风,忠诚悲歌之士,慧心睿智之才!艳得王允之荐,美惊董卓之霸,色迷吕布之英,气逼曹操之肯,侠服关羽之识!风韵二八红,施戈矛声色,力扶汉倾,悠悠二千春夏;掌玩千里草⑦,织美人连环,钩心三鼎,巍巍九州豪杰!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⑧,独貂蝉目盼北国中原,几多龙虎;品“嫦娥奔月,冷艳激情”,有闭月神胜九天蟾宫,独此凡仙。民颂其芳,枭雄其敬,士感其诚,然大漠长河,史何其载⑨?罗贯中演义暗曰:红为貂蝉本名,兔乃广寒宫伴,赤兔马行千里,每伴单骑长枪。何况美髯云长,识侠貂蝉;款提青龙偃月,随风而去……⑩

        美女英雄,可歌可泣可忆;貂蝉河州,可悟可晤可寻?爱我貂蝉,丝路茶马古道;且游康乐,悦乎有朋休闲。高歌秋蝉,化寒国貂魂长存……是为记。

——恋山过客  庚寅年春撰于蓉城

注释:①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

②陶烹、窑烟: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的“马家窑文化”中康乐边家林、兰州关庙坪出土的陶器,属于“半山类型”其器型和花纹颇具马家窑类型遗风。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之高度。茶盐:甘肃临洮一带是古丝绸之路上 “茶马互市” 从长安出发的“南路”。

③荡荡:《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落雁——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命运和远离,于马上聊弹《出塞曲》,时飞过大雁闻曲幽怨感伤,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闭月——传说貂蝉于花园拜月时有云彩遮月,被王允看到。始曰:貂禅比月亮还美,传为“闭月”。羞花——传说杨玉环于园赏花时悲叹其命运,以手抚花,时瓣缩叶垂。被宫女见,便有杨贵妃与花儿比美,“羞花”之说。

④粉盖六宫:《旧唐书》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白居易《长恨歌》云:“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⑤汉冠:貂蝉冠,冠名,貂尾与蝉羽皆古代显官冠上之饰物。《汉官仪》载:“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已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宋史·舆服》四:“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上,形正方,如平巾帻。……三公、亲王侍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三国志评话》:“贱妾本姓任,小字貂蝉,家长是吕布,自临兆府相失,至今不曾见面……”

⑥貂,长于寒带,聪明伶俐,生性慈悲。北极圈内的猎人捕貂,每假装快冻死的模样,躺在貂出没之地,貂见之跑出来用身体去温暖人,猎人始轻获之。蝉,生于卑下泥土,缘木栖枝,盛夏高鸣,一鸣而后,饮秋露辄死。

⑦千里草:汉末民谣云“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千里草即“董”,十日上即“卓”,暗喻“董卓当死”。

⑧《三国志·魏志·吕布传》云:“布有良马名曰赤兔”

⑨史何其载?:《后汉书》这样的正史,只有区区一句话有些许貂蝉的影子:“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三国志?吕布传》)

⑩民间盛传:“曹操为笼络关羽就把她连同赤兔马一起送给了关羽,关羽留下骏马却斩杀了美人”。 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的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             


                          闯王陵赋

                      恋山过客  撰 

        巍巍中华,夏周秦汉唐宋明;浩浩神州,江黄辽燕鲁湘琼。秦川怨苛,千里平野沉雷闷;大明恩威,二百六十膏肓疾。马出门头,布衣铁骑挥戈;闯跃三秦,米脂枭李自成。十世务农,良善躬耕黄土;一朝伍卒,豪顽叩捧金玉。迎祥称高,万众悉服君义;均田免赋,黎民辄应奔投。进军黄州,中原浴血十战;彪雷刚烈,朱明厦倾一危。陕困车箱,降诈潜遁复兴;荥阳议谋,分兵定向宏韬。高张李合,三十万军克陕;拥戴关中,闯王义旗接力。是时,九州大勇英雄,得自成劲旅也!

        七骑陷商洛,湖广豫楚鏖战急;一计掌帷幄,李岩金星献策牛。荡陕取甘宁,三边望风而降;纳粮欣不再,西稳东进机成。驱克群雄,奉天元帅秦楚;甲申永昌,国号大顺长安。万骑围伏,直捣明师诡阵;飞矢猬集,力拔诸邑坚垒。砖穴崩城,长枪三万断流;兵逼金陵,猛势大骇幽燕。出太原,扫宣府,克昌平,攻京都;军律整,童谣传,民焚香,官献印。百万雄师东驱,势如破竹;千乡佃农中兴,田畴顿青。

        咦吁兮!驿卒哉,兵勇哉,将校哉,元帅哉,闯王哉,皇帝哉!盖自成一人;大顺乎,元昌乎,商旺乎,士勤乎,官政乎,人势乎,民生乎?且拭目以待。毡笠缥衣,乌马寒剑夫伟;黄袍冠冕,真龙天门位极。拷掠求饷,金足辄杀无信执;灼肉折胫,戏辱临朝百官受。挟媛侍将,三桂愤叛清师悍;悬军雄关,万马厮杀大炮红。肠疑肱股,惜鸩李岩忠信;心散三军,失察孤家和寡。铸之铜铡,盗鸡流民立死;失之宠信,谏执幕僚众离。

        嗟乎,君侧岂容他人卧;悲焉,内忧何如外患急!初无酒色,粗粝可同甘苦;位有御驾,方略不辨忠奸。兵溃九江,九宫山麓明月黯;锄破一颅,一代豪杰热血腥。呜呼,困人乏马长剑锈,土冢荒坡孤鸿哀。惨崩通山,牛迹岭陷单骑;魂归陋匣,兴衰警示万代!少闻李闯,叱咤风云明末;今谒土陵,感慨万千唏嘘。观水杉之枯荣,笑芭茅之左右,伴雪松之静穆,留香樟之恒馨……叹而就,是为记。             

      ——渝州 恋山过客壬辰春撰   

注:

1、涉闯王军征之若干用典、战例、史实及册载文表,不一一标注,遂辞简义蕴而草之。

2、闯王李自成(1606.09.22—1645.05.17),原名鸿基,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民众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3、《李自成》是姚雪垠(1910-1999)所著长篇历史小说,全书300余万字,自1957年10月动笔,历时42年完成。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其中第二卷于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革命家毛泽东评价:“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

《李自成》的规模之大、创作时间之长。反映社会生活之广、刻画各阶层人物之多,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都是罕见的。小说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语言形象生动、准确鲜明,以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开创性贡献享誉中外,被公认为是“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    ——著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

《李自成》写潼关大战,脱尽《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商洛壮歌》整个单元十五章,大起大落,波澜壮阔,有波谲云诡之妙;而节奏变化,时而金戈铁马,雷震霆击,时而凤管*弦,光风霁月;紧张杀伐之际,又常插入抒情短曲,虽着墨甚少而摇曳多姿。  ——茅盾《关于<商洛壮歌>》

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的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写法,而又根植于民族土壤。      ——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朱光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貂蝉赋、闯王陵赋 作者陈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