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见】融资前创业者如何“自我打磨”?

创业路上,融资必不可少。然而在融资的过程中,创业者和投资者的选择是双向的,不仅投资人需要选择有潜力的创业团队,创业者也可以利用一些技巧去选择合适的投资人。

那么融资前如何“自我打磨”?如何选择投资人、如何把控融资节奏呢?

01  准备一份的 BP 的重要性

创业不打无准备的战,大家在见投资人之前,需要梳理清楚自己的业务和思路。

BP 在此时就发挥了一个好的作用,告诉别人我是谁,我在干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你要来选择我。

表面上这是一个 PPT,听上去很简单。但写一个好 BP 的前提是,创业者要对自己的商业模式思考得极度清楚。

首先BP是创业者角度的一个外化。你需要告诉投资人的是:这个市场怎么样,我切了什么什么钱,由于我哪些方面做得好,我有可能会切到哪一块等等。

创业者初期,有可能切到只是一个产业链里面很薄的一层,但随着产业切深的时候,你会有可能把产业链里面的好几块都给串起来。

到底产业链里面哪些点能被串起来,哪些不能,如果串联不起来,目前生意是否还有价值,价值多大,这个自我分析之于自己与投资人都非常重要。

其次,BP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从俯视视角去看自己生意的一个维度。作为 CEO 其实很容易被运营的细节填满,比如今天要招哪几个人,明天要发多少钱。

那么此时,一个俯视视角就可以避免陷入过于琐碎的细节,以便看清楚大局与未来方向,产生运营过程的优先级。

另外,BP 可以帮助创业者思考商业本质,一个好的商业,长期必定是经得起资本的视角去审视的。本质就是坚持去做对的事情。

所有好 BP 的前提其实是你把这些生意想得够清楚,传达得够清楚,投资人才能有机会充分评估你的项目。

02  BP 数据的三点建议

 1.数据要带观点 

如果你想要投资人看懂哪几点东西,先写下来告诉TA ,数据背后要加入商业观点解释。

比如一年拿下了 50 所国际学校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你要告诉别人,如果中国一共是 100 所国际学校,拿了 50 所,意味着我把一半的市场拿到了,我可能已经是 No.1 了,这个是数据背后的弦外之音。

另外,大家在跟投资人交流,需要有换位意识。大部分投资人不是你的细分领域的专家,很多机构的合伙人可能是什么项目什么行业都看。

他对商业本身很敏感,但并不一定具有你这个行业的知识。所以沟通的通俗易懂很重要,关于数据的商业解释可以降低行业知识门槛。

 2.数据可视化 

如果不做可视化,很可能投资人需要花两三个星期去研究和解读,甚至很可能还会看错角度。

所以你让别人看到什么,一定自己先清楚的把论据成列出来。

 3.重视运营数据资产运营 

对于数据结构复杂的运营公司,建议大家开始融资之前就把所有的运营数据 KPI 写到自己的 BI (商业智能) 系统里面去。

我们遇到很多后期公司还没有做到这点,我们在融资过程中,也经常会建议客户对 BI 系统改造。越往后期,数据就越是重要,一个好的 BI 系统可以支持随时 DD(尽职调查) 的状态。

这个对于融资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融资过程中,可以支持用数据说话,增加说服力。

比融资更重要的是,好的数据资产运营可以让创业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根据数据下决策;数据论证是对商业逻辑做好的真诚。

03 价值观比讲故事更重要

 1.融资是有价值观的 

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不应该以“一切以拿到钱为目标”去进行创业项目的调整,或套路式地与投资机构谈判,而是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2.首先要坚持做对的事情 

大家一定会听过人说,某个人今天把故事改成了什么,结果顺利拿到了钱。但如果一件事情你自己内心没有判断和确定的时候,不要随便做,不要为了融资,或者说取悦资本市场,去改变自己的生意上面的策略。

风口会变的,但是你的事业不一定会有机会变了。

融资过程中,我们鼓励大家坚持做对的事情,且把自己为什么坚持这样做的理由对资本市场讲清楚。

大部分投资人是有判断力和包容不同观点的能力,作为 CEO请一定要相信自己对战略的把握是在大部分投资人之上的,要自信。

在寻求融资的时候,大家也应该保持平常心。你会见很多很多人,大部分人可能拒绝你。不管什么情况,大家都应该正常地对待拒绝这件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终有一个人认可你,融资就成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秒见】融资前创业者如何“自我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