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读-十一课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我们现在是市场经济,很多行为、准则都是依据利益关系而行事,要想做一些事,肯定会先打打算盘,看看有没有利润可图,对事业的发展有没有利益。在这里,孔子所指的利并不是指市场经济范畴中的利,他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与人之间交往之道,父子之间、夫妇之间、朋友之间等等都要纯粹依利而行,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想想都很可怕。我认为,如果是商人,那就要让他富裕起来,不然经营上怎么能搞得好,国家怎么能增加财政收入,就业问题怎么能得到缓解,因此他们可以依利而行。为官者,就一定要廉,不然国家怎么能管理得好呢?如果为官者也要谈利,朋友之间也以利作为交往的原则,那么社会就会乱了套。

        人与人之间如果常常在利益上计较,心中那杆秤总是在掂过来掂过去,说实在,哪有可能分得那么均匀呢?结果怨憎自然就多了起来。我和人打交道,一般都是采取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在利上行,如果带着利的色彩与人交往,麻烦就会油然而生。当然做生意不在其中,做生意就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按合同办事。所以在人与人交往中,尤其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一定要注意这个原则,对此一定要留心。首先自己为人处事就不可完全因利而行,不然就会多怨,周围环境怨气多了,那怎么可能还有和气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精读-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