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

PART 1 前言

最早,人们以氏族为单位而生活在一起,人类住所从构木为巢逐渐演化成具有木骨泥墙结构的地上房屋,氏族首领所居住的“大房子”(或是祭祀的场所)被许多的“小房子”所包围,形成了一种聚集的院落形态,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城市雏形。人类社会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和进步,到了二十一世纪,城市也从最初的野蛮生长,慢慢进化成一个经过规划、设计的复杂多元的生活聚合体。

PART 2 简介

本书的作者约翰·伦德·寇耿是原SOM建筑事务所总裁,全球知名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建立一种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建筑环境。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他对于SOM所做项目的一个总结,作者希望通过阐述这些原则可以使人们更负责任并尊重地使用土地,适当有节制地建造城市。

全书分为九大原则,分别是:

原则一:可持续性(对环境的承诺)

原则二:可达性(促进通行便利性)

原则三:多样性(保持多样性与选择性)

原则四:开放空间(更新自然系统,绿化城市)

原则五:兼容性(保持和谐性与平衡性)

原则六:激励政策(更新衰退的城市/重建棕地)

原则七:适应性(促进“完整性”与积极的改变)

原则八:开发强度(搭配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设计紧凑型城市)

原则九:识别性(创造/保护一种独特而难忘的场所感)

这真的是一本“大书”,每一个设计原则的背后都会结合SOM公司的大量的并且是非常著名的实践案例来进行佐证。由于专业性太强的缘故,我也只认真阅读了“可持续性”、“可达性”以及“开发强度”这几大章节,本科虽然是学习城市规划,但是深知自身对于宏观设计能力的缺乏与把控,因此仅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问题,将书中的解决策略分享给大家,其中许多建造实践已经在中国流行起来。

《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_第1张图片

PART 3 问题——策略

问题一:环境的过度开发与滥用、能源浪费、土地退让、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城市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原则主要是对于环境的承诺,它是指对于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保存与保护。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对城市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分为自然型和智慧型两种城市营造模式。

自然环境包括优质农田、动植物栖息地和景观用地等,因此开发活动必须认真地评估一个区域的适建性。从自然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即自然型),可以通过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用地功能管理加以实现。

城市中的自然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本身所拥有的“环境承载力”,简单来讲就是人口的增长及其所造成的水和空气污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环境的可承载程度,两者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制衡的关系,人口的持续增加影响着环境的承载力,相反一个区域人口的承载力也将随着空气与水的质量保护而提升。城市中现存很多的生态问题,如环境的过度开发与滥用、能源浪费、土地退让、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都是因为超出了所处位置和所在环境的承载力所致。规划师还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重新思考土地的划分形式,从而保护不必要开发的土地,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智慧型城市的特征是致力于紧凑、密集型开发,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宝贵且不可替代的土地及农业用地的侵害。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是修建基础设施来引导开发。优先考虑满足可持续性目标的基础设施,以便将新的城市发展引导到符合这些目标的区域范围内,(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城市用地的开发形式)。第二是对聚集地的管理,主要是对“城市生长边界”的管理限制。可以通过在城市中提供工作岗位维持人口数目,在一些公共交通发达的地区提高城市中的人口密度,从而限制人口增长对郊区的土地开发所造成的压力。

问题二:拥挤、堵塞、浪费时间、有围墙和大门的封闭街区、行人缺乏安全感与舒适感、对汽车的依赖。

从历史上看,城市聚集地类型倾向于围绕交通和贸易中心扩张,几乎总是由铁路和水路连接或经过。在现代,铁路、公路、航空、甚至是电子连接方式已经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链会趋向于联合成为强大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而随着它们内部的人口增长需求与商业联系间关系的日益紧密,基础设施也将得到持续投资,从而推动这些经济综合体进一步成长。(大都市圈)

土地价值,行人安全以及城市公用设施的集中性,都在呼吁创建一种紧凑便于步行的城市区域,促进通行便利是其中一条关键的规划原则。有5种不同的设计方法可以有助于实现这一原则.

紧凑型开发:最小化人们的出行距离,节约上下班所需的时间与精力,也包括方便的公交系统与商务服务。

目的地集中:设计集中式的工作目的地以方便日常短途上下班,例如各种园区、CBD模式等,但是无论如何,方便步行都应是最基本的要求。

小型街区域街道:大型街区搭配宽阔街道对行人很不友并容易瘫痪。规划小型街区搭配尽可能狭窄的街道能使步行者感到更加舒适和安全,从而鼓励人们步行。

系统充足:多条相互平行的街道方案,可让一条道路在达到容量极限时,将交通流量分散至其他道路上,从而将交通拥堵的可能性最小化。

多重模式:多重模式的出行通道(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车辆和私家车)能为城市交通管理带来最高的灵活性。


街道设计处理

问题三:蔓延式开发横穿宝贵的不可替代的土地、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浪费、数百万个小时耗费在通勤上。

解决方式——搭配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设计紧凑型城市。

开发强度用于衡量在一定单位土地上生活和工作的人数,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

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空间的开发程度差别巨大,今天的亚洲(尤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无可比拟的开发强度。例如香港的开发强度是湾区的140倍是旧金山市的10倍,香港最典型的街区有40层高的住宅楼,构成这些高楼和连接它们的桥梁使得这座城市看上去更像是科幻电影里的“超级构筑物“,高密度意味着更少的基础设施,更低的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成本。

还是以香港为例,其紧凑性确保了一个综合性的轨道系统能在15min内实现跨越城市的乘客输送。但是极端的开发强度降低了它作为一种宜居城市所需的品质。香港这样高密度开发的经验表明,新建有吸引力的理想高密度社区,至少能为世界上日益增长的部分城市人口提供郊区生活和高楼大厦居住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OD)的开发模式就显得如此必要,它提供了一种公共交通与购物餐饮和娱乐功能整合在一起的密集型居住生活方式,它在公共交通站点和住家之间提供了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也创造出丰富的社区生活。


《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_第2张图片
龙湖光年TOD项目

但成功的高密度开发下的生活环境必须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条件,比如步行可及的工作距离、极佳的视野、靠近配套服务设施的选址、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其他令人兴奋的城市生活元素。这些城市“宜居资产“是相当必要的,它们能促使人们将选择生活的天平倾向于现有城市区域中高密度开发的社区,而不是之前未开垦土地上的郊区生活方式。


这是设计专业必看的一本书,无论是书中的设计逻辑或是绘制的分析图,都值得学习、思考。书中干货太多,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