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之随想

    路遥,中国文学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相信喜欢文学的都不会陌生。

  近来想静下心来读读书,恰好有一套买了好久至今还未曾开封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全集三卷。

读《平凡的世界》之随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路遥,也算是生在新中国了,想必上了年纪的人,都了解那个时代吧,在中国的农村,尤其是陕北的农村,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曾经是读过中学的回乡知识青年他,做过民办教师,后又推荐上大学,从年龄上说,刚好给我大一轮,那个时代我还是有印象的。

八二年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曾经轰动文坛,被拍成电影风靡全国。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也是刚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一年,虽然地域有别,但是他书中描写的农村生活的场景和情节,我也是感同身受,曾经也是爱不释手,拜读过好几遍。

    八八年他的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问世,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一九九一年获得了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九二年,这位才刚刚四十二岁的文坛巨匠,就因病英年早逝,使中国文坛失去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初读第卷一,他描述的高中学生孙少平,在家庭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在县城上学,不合体的破旧衣衫,因为家庭贫穷只能买五分钱的咸菜和黑窝窝头,青春的身体敏感的心理,让孙少平内心纠结,而半工半读的学习和劳动,以及没有书本的课堂,只能靠学习报刊社论……,勾起了我的回忆!

    路遥所描写的这个场景,就是我们当时高中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们也是七六年被推荐上高中的。

    我们入学不久,毛主席就逝世了,七六年中国动荡,我们这群高中生,说是高中,其实,就是一个公社按地域分布,分南北中三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所高中,校舍因陋就简,在原来初中学校基础上腾出几间教室,教师也是就地取材,从原来学校教师中挑出几个水平较高的就开始上课。

  我们属于公社南点,五个大队在张庄大队成立了高中,教室就是过去大队建的砖圈洞里,当时可能是建设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集体居住的地方,可能因为财力没有建完,只建成了一排,就让高中使用了。

    我们也是半工半读,学校只有教室,没有教材。

    我们开学第二天,正值深秋季节,因为张庄是苹果葡萄种植区,我们被学校安排到刘家门村去摘苹果。

  在当时那种物质生活相当匮乏,瓜果蔬菜相当奢侈的年代,能够去从事这样一件视觉和感官相当冲击和震撼,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们排着队伍来到了刘家门苹果园,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走进果园,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那么低矮粗壮的苹果树,最少有几十年的树龄,枝头上叶子大部分已经落下,红红的苹果挤满了枝头,累累果实压弯了果枝,听技术员说这种苹果就做国光,果实大的叫做大国光,小的叫做小国光。我们要采摘的是小国光,技术员还说,一棵树有的能结二三百斤苹果,听的我们云里雾里,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果园,第一次采摘苹果,生产队长有言在先,先给我们背来了两大框苹果,让我们先吃,我们虽然特别想吃,但是由于同学们彼此不熟,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都不好意思去吃,只是象征性地吃了一二个,就开始采摘苹果了。

    因为我们当时学校设在张庄,附近园林,赵构也都是以种植苹果葡萄为主,因此,学校定位我们为农林高中。

    采摘结束,开始上课,学校就就地取材,在我们住宿的东边开始建设砖窑,那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是这所砖窑的主力军了!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平凡的世界》之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