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实验小学 吴雪凤
近期,一项针对一线教师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的调查中,大家把矛头都指向了作文教学、作文批改。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众多教师教学中的痛点。结合统编教材“向读学写,读写结合”的基本理念,我在单元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以供探讨。
一、从单元整体备课的角度出发解读文本,从单元作文的难点入手,分析每篇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抓住其独特之处,确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点。
(一)利用教材单元中的课文分散作文难点,指导写作。
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括《小麻雀》《金奖章》《“没头脑”和“不高兴”》《大拇指汤姆》《坚定的锡兵》五篇课文,百花园中要求的作文是:列举出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十二个人物,任选三个(要求不是同一课中出现的)作为主要人物,展开想象,重新编一个童话故事。学生写这篇作文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童话人物神话化,分不清童话和神话;2.故事情节单调,没有波澜;3.平铺直叙,缺少结构上的构思;4.只有情节的叙述,缺少细节的描写。
1.深度解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对照这些问题去分析第一单元的课文,会发现这些问题都会在课文中找到解决方法。
五篇课文,用不同的方法阐释了童话的特点:
(1)主人公多为动物或自然物。
(2)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自然物做拟人化的描写,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3)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五篇课文在写作上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1)《小麻雀》构思巧妙,小麻雀起先不听妈妈的话,后来经历危险,体会到成长的道理,前后内容形成对比;
(2)《金奖章》人物形象鲜明,对比突出;对话描写很精彩,表现在提示语形式多样,语言符合人物的特点;
(3)《“没头脑”和“不高兴”》丰富的想象力,叙事的方式,两段式的结构;
(4)《大拇指汤姆》中一波三折的情节起伏与详略的安排;
(5)《坚定的锡兵》中围绕主题“坚定”安排情节的构思。
都符合童话式的结尾:不管主人公有什么样的遭遇,结局都是美好的。
抓住每篇课文独特的写作特点,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安排阅读教学的写作训练点,把写作的重难点指导分散入阅读教学中,用单元整体的眼光设计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为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简单指导,放手让学生运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方法打好作文草稿。
出示作文要求,重点做审题指导。
明确作文要求:1.选课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形象(不能出自同一篇课文中);2.遵循原文中的人物性格;3.重新编写童话。
(二)组合教材中表达同一主题的文章指导写作。
如苏教版二年级《家》《鞋》《看书》《轻轻的》一组课文,在特定的氛围中表现了特定的爱。《借生日》《天气预报》《胖乎乎的小手》《今天我很忙》一组温馨的描写家的文章,可以用来训练学生“描述家中的一幅甜美画面”“描述家中的一个特殊动作”“描述家中的一个动人瞬间”“描述家中的一种挂念”“描述家中一次由衷的赞叹”“描述家中一天幸福的时光”。从细处着手指导学生写好亲情类的文章。
(三)课外阅读课程化,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指导写作。
有些时候,单元课文中没能找到可以分散本单元作文难点的写作实践点;或者教师感觉课文中有更多值得训练的点,写作这个点反倒可以缓一缓;或者每篇课文都指向写作,有点疲劳,想要引导学生在其他方面进行训练。这个时候,可以发挥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
如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是“写一个敬佩的人”。结合统编教材“课外阅读课程化”“阅读与写作各占半边天”的基本理念。把这样一组课文放入课堂:《理想的风筝》《老师领进门》《老师背课文》《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把单元作文的难点分散入课文中,各有侧重点指导学生的写作。
“写一个敬佩的人”,关键词是“敬佩”,要紧扣“敬佩”来指导,利用《老师背课文》一文教会学生写好人物的一个细节;利用刘绍棠《老师领进门》学习写好人物的一种本领;利用梁实秋《我的国文老师》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的一种才华;利用苏叔阳《理想的风筝》指导学生写好人物的一种精神。引导学生从选材角度入手,学习如何写好人物的一个令人敬佩的原因。
让课外阅读课程化,利用课外阅读指导作文教学,把写作融入阅读,于读写结合中分散作文的难点。
二、分析草稿,从习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评讲,解决学生习作中的痛点。
读写结合,作文指导先行,指导学生把握写作的重点。但每次习作,仍然会发现作文中存在许多问题,作文评讲就抓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细节处着手指导(诸如“我”字病、“关联词”病、“然后”病……)。
三、二次作文,纠正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优化习作。
四、当堂互批互改,让学生从评改的角度切入习作再思考。
学生誊写完作文后,给出评改的要求,及时组织互批互改。(引导批改方法见《训练,再进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