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人,靠结绳记事、洞穴作画、口述故事存储知识和传递经验。
古代人,靠铜鼎铭文、竹简、笔墨纸砚、活字印刷存储知识和传承文化。
现代人,用电脑、打印机、互联网、电子图书存储海量知识和传递信息。
古人学习知识文化,依赖故老相传,读书背诵,效率低,信息量有限,所以,谁记忆力好,背记得多,谁就是天才,要是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那秀才进士状元都不在话下。
现在的人,学习知识文化,有太多途径和工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可谓是“一机在手,天下皆知”。
有什么知识点不知道?没关系,拿出手机,打开百度谷歌知乎,搜一搜,全搞定!
有个技术问题解决不了?没关系,拿出手机,打开视频连线,远程请教专家,全搞定!
少了死记硬背,不怕大脑记性差,只要遇到难题,有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就能搞定!
真是这样吗?
我本人也常思考这个问题,觉得以前上学绞尽脑汁地背古诗词,背诵文言文,现在看来有点傻,因为就算当年背诵得再好,十年之后,谁还记得?能想起只言片语就不错了。
而且,打个比方,现在我们在手机上搜《滕王阁序》,很快,与这篇文章有关的所有信息都会呈现在我们眼前,无需你的记忆力有多好,你只要记得“滕王阁序”这几个字就行,甚至只记得“滕王阁”三个字也可以。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知识信息存储和传递,已经进入了检索时代!
也就是,只需几个关键词,网上一搜,与之相关的知识信息全部呈现。
那么,进入检索时代,我们就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勤学苦读了吗?不需要苦读诗书了吗?
是,也不是。处在知识检索时代的我们,并没有比古人轻松多少。古人要学习所面对的知识信息量,拿到今天简直不值一提。如果说古人的知识信息总量有1个GB,那么,今天的我们,毫不夸张地说,可能面对的就是10的n次方GB。
古人学习某一个方面知识,只要他深钻细研,可以把他之前的知识信息全部牢记在心,做到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而今天的我们,谁都不敢说把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全部掌握下来,除非是百年一遇的超级大脑。
所以,现在学知识,是不可能再去死记硬背的。苦读已不可取,而是要适应检索时代的特点。
检索时代,顾名思义,懂得如何去检索知识,在哪里检索,检索什么,对检索出来的知识如何甄别,如何去伪存真。
如果不学习,你是不知道怎么检索的,检索出来的海量信息,你也难以判断谁真谁假。
比如,我只记得一首诗中的一句,我可以把这首完整的诗找出来,再比如,我只记得一句歌词,我也能把这首歌找出来,这是最低层次的检索能力。
如果我的电脑系统出故障了,我的打印机出故障了,我的空调出故障了,我通过手机搜索解决办法,自己就搞定了,修好了,而且以后都知道怎么检修一般故障了,这是高一个层次的检索能力。在这里,我需要对故障进行正确描述的能力,才能检索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再比如,我操作的大型专业设备出现问题,说明书全是英文,我通过查找英文版的说明书,找到问题基本描述方法,再从网上寻找相关信息,反复判断,调试,或者查找到代理商,生产厂商,最终解决技术难题,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检索能力,这里还要懂英语,能对外沟通。
还比如,我想学一门手艺或者艺术,发展自己的业务爱好,陶冶一下情操,我可以检索出与此相关的所有的信息,并整理成系统性的资料,制定学习计划,进而开始练习、提高。
以上案例,我不需要事先牢记一首完整的诗歌或歌曲,不需要牢记每台设备家电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查表,我也不需要牢记大型设备的说明书全文,厂商联系电话,因为这些绝大多数都能从网络上找到,我只需要知道如何去检索就行!
但是,检索知识的能力,并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所以,你只有去多学习,才能具备这种知识检索的能力!
笔者认为,用“T”型学习法或者“π”型学习法比较能形象解释这种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广泛涉猎,重点打捞,博闻广识,一专多能。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对如何阅读进行了很深入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区分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略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精读)。
在我们精力有限,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更多的是利用略读,有了基本的印象即可,下次需要用到时,大脑会提供检索的关键词,可以很快查询,立即使用。
《跃迁》这本书也提供了一种学习提高的方法,那就是功利阅读,学得更少,却学得更少。这就是重点掌握一手信息,学习源头知识,比如直接读原著,读经典,读权威教材,其它二手三手信息再多,都是由源头知识生发出来的,有空可以了解借鉴,没空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掌握了一手信息,有了源头知识,便具备知识检索能力,这就足够了。
还有一种就是,目标学习法,有点类似于临时抱佛脚,那就是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可以直接上网查找。这种方法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当前面两种方法都掌握了,便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知识检索时代,我们需要学得更广泛,同时,围绕自己的目标领域,向周边知识不断延伸,向核心知识不断深耕,就像树根一样,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知识网络体系,支撑着自己成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