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一直焦虑浮躁?先避开这4个幸福陷阱(附实操方法)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减少焦虑,减轻压力,克服恐惧的方法(ACT疗法),以及一些心理调节上的认知误区(比如:你正在追求幸福的路线,很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你用好这个方法,不仅能让你安抚自己焦躁暴走的情绪,轻装上阵,还够更好接纳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

过上幸福的生活?

你可能会说:吹的吧?你丫都还没过上幸福的生活,凭什么说可以这样说?忽悠人的吧?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这篇文章一定对你有所启发。

这几个月来,我经历过焦虑,体会到什么叫压力大,也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直接怀疑到人生,曾经的认知一点点支离破碎又被重塑……

但,当我用了这个方法后,情绪明显稳定许多,对幸福的感知认识也更深刻,同时对自己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于是忍不住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成长和学习有帮助。

这篇文章分享主要围绕一本低估的心理学书籍《幸福的陷阱》的内容,内容有点小枯燥,但有用。

enjoy !

为什么你会一直焦虑浮躁?先避开这4个幸福陷阱(附实操方法)_第1张图片

01

我们掉入幸福的4个陷阱

在解决问题之前,第一步是定义问题是什么,确定问题边界。

所以,什么是幸福?当然大家对幸福的看法不一样。

很常见的两种含义:

第一种是常见的感觉,一种愉快、高兴或者满足的感觉。

第二种是指“一种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这篇文章倾向于第二种理解。

简单说完了幸福定义,接下来就说说我们对幸福4个特别常见认知误区。

第一个特别常见认知误区:幸福是常态的 。

我们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这样类似故事:最后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终于在一起,最终能过上了幸福的一生。

还有呢?

没啦?大结局,故事结束了。

那在一起之后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没说,毕竟,我们的大脑都喜欢看圆满的故事。

那现实中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几乎有30%的成年人会患上一种已知的精神疾病。

根据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人数多、医疗花费大且伤害人类的第四大重症疾病,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不难发现,幸福真的不是常态!

我们大部分看到幸福的常态是更多是存在“幸存者偏差”,还有一部分是存在虚幻的小说电影电视中。

举我身边一个小例子,曾经和我一个出国搬砖的小伙伴,之前国外时和我一直谈笑风生,回国后去医院诊断为抑郁中度患者,差点就重度抑郁。

更不用说,一些前同事和我聊天说,其实他也是抑郁很久了。

所以,放弃幸福是常态这个幻想,接受这个事实。

第二个幸福认知误区:不幸福是缺陷 。

关于第二个想法,其实来源于第一种想法推理,认为我们精神痛苦不正常是一种病态。

按照这个逻辑思考的话,只要我们大脑中体验到痛苦的想法和情绪,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是缺陷的。

真实情况是什么呢?这和我们大脑进化有关。

我们大脑进化的目标在于:帮助人类在这危险的世界环境中活下来。

因此,我们的大脑早就成为回避危险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大脑会无时无刻进行评估和判断:时好时坏,是危险是安全等等。

所以,这个其实是大脑正常的运作机理。

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思维也会很自然产生这种想法。

所以,不幸福,有痛苦并不是缺陷,而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个幸福认知误区:为了幸福必须消除消极情绪 。

先说结论,我们无法消除消极情绪。

为什么?

还是和第二点原因解释一样。

这是我们大脑正常进化的结果:从远古时代人类想着更好地活着,需要猎杀更多实物,躲避猛兽攻击的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居安思危,如果不这样做,一不小心被挂掉。

而到了现在时代,已经演变成获取更好工作、获取更多的资源,争取更好的居住环境等等争夺。

所以,消极的想法本意是让我们更好的活着,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它之所以产生,只不过大脑进化,大脑自我保护而已。

第四个幸福认知误区:我们能够控制情绪和想法 。

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对于自身和情绪能够加以控制的程度,远远不如我们期望这么高。

举个例子,我曾经转行求职面试时,大脑中就不断给我冒出各种消极的想法,比如面试官提的问题我会答不来,今天状态不好等等。

当我想用积极的想法,比如我肯定信,面试这点小破事没啥事的,力图压过消极想法时,往往短期有效,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消极想法又冒出来。

后来我才明白,通过自我激励的宣传口号短时间是有效的,但是长时期而言,是无法真正控制自己的想法。

至于情绪也是如此,我们同样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比如愤怒、伤心、恐惧、内疚等等。

为什么?

归根到底,还是我们人类大脑十几万进化的结果,岂能通过一些心理暗示就能控制的。

当然,我们在不同情绪下,通过后天练习,我们的行动是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上面就是我们常见的4种幸福陷阱,每陷入任何一个陷阱,都会让我们追求幸福反向而行。

为什么你会一直焦虑浮躁?先避开这4个幸福陷阱(附实操方法)_第2张图片

02

很大可能是想法害了你

首先分享下基于心理学的ACT接纳承诺疗法,它的核心观点是:

A=接纳内部体验并且安处当下

C=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方向

T=采取行动

关键词:接纳而不是排斥,更不是消灭。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治疗方法,先定义下什么是想法特别重要。

你的大脑中是不是经常冒出各种想法出来呢?

那想法到底是什么?它是以何种形式怎样停留在我们大脑上的呢?它的可信程度有多高呢?

我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

在纸上的文字我们称为“文章”,把文字从我们嘴巴上读出来称为“演讲”,那么脑海中的文字则称为“想法”。

进一步拓展下,脑海中的画面和身体上的感觉则称为意像和感觉。

概括下:

想法=脑海中的文字

意像=头脑中的画面

感觉=身体上的感觉

这样我们对想法,意像,和感觉有了区分。

也就是说,我们脑海中不断冒出的想法,只不过是语言文字而已!只不过这些文字有些代表积极的,有些代表消极的。

换句话说,大脑中的想法用另外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故事,绝大部分是虚假的故事。

但故事不等于事实。

研究表明,我们大脑有大约80%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是消极的。

而我们很大程度依赖于自己的想法,因为想法会不断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如何度过生活。

如果把想法当做事实,那么就自然而然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焦虑、抑郁、愤怒、低自尊、自我怀疑和不安。

为什么?

因为我们就掉到“认知融合”的陷阱里。

什么是认知融合?

认知融合是指:我们把我们的想法(故事)和客观事实混为一谈

所有就有:

想法即现实——我们想的就是真实的

想法即真实——我们对想法深信不疑

想法很重要——我们全力以赴,极其关注想法

想法即命令——我们自动化服从想法

想法即智慧——我们听从想法的建议,认为想法无所不知

想法即威胁——我们对某些想法感到特别恐惧和困扰

你可能会问,大脑真的会冒出这么多的想法吗?

这就不用怀疑了,还是和之前说一样,这是大脑进化的结果,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逃避分享,大脑会无时无刻在冒出各种想法出来。

那问题来了,我们那如何解决“认知融合”问题呢?

这个很好理解,既然融合是陷阱,那么我们想法和事实分隔开,不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所以就给出了“认知解离”的方法。

认知解离核心原则:

解离不是消除这个想法,也不是迫使你接受某个想法,而是让自己认识到想法的本质只不过是一串串文字而已,然后任由它游走即可。

换句话说,你就是相当于以上帝的视角或者第三方视角看待这些想法。

那具体如何操作呢?

有5种方法,我还是比较推荐用好前面3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想法前面加上“我有个想法……”。

比如 当你的脑海中冒出:“我好失败”或“我是一个没有魅力的人”时。

这种想法对你是消极的,对未来的生活是没有帮助的。

这时候,你就脑海中给这个想法前面加个短语“我有个想法……”,于是就变成“我有个想法,我好失败”、“我有个想法,我是一个没有魅力的人”,然后保持这个想法几秒钟,慢慢感受到这个想法对你的感觉。

比如,当我冒出一个这样的想法时,“我做不到”就会变成“我有个想法,我做不到”。

这样,就把自己的想法和事实区分开了。

不妨你也试试。

第二种方法:为你的想法配音乐

这个方法很好理解,就是把你的想法用搞笑特别滑稽的音乐配乐。

比如,你的想法是:我是一个很蠢的人。

这时,你用生日歌或者葫芦娃的音乐配乐,然后你再哼出来试一试。

你会发现,这个想法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第三种方法:给想法故事命名

因为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冒出各种想法,有些想法经常出现,来来往往。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这些故事一一命名。

比如,这个想法是“我没有女朋友的故事”、这个想法是“我是个失败者的故事”、这个想法是“自卑的故事”等等。

比如,当你冒出“我不受人喜欢”这个想法时,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认出你来了,你这是来自于“我的自卑的故事”,我看到你几次了,真的是老掉牙了”。

慢慢练习几次,你会觉得蛮有意思,渐渐地对这个想法也就没这么重视,反而会专注当下要做的事情。

要不你也试一试这个方法?

当然还有另外两种方法。

第四种方法:向大脑道谢

怎么道谢呢?

就是当大脑又冒出各种消极的想法时,你知道那仅仅是故事片段而已,于是你可以单纯自言自语对大脑说“谢谢你大脑!你真的是丰富的信息!”或者“真的吗?太有意思啦!”

我个人觉得这个还是稍微有点小自恋,蛮有意思的,我就不太适合这种方法,有可能你挺适合这样方法。

当然,这种方法可以和第四种方法连接在一起,于是变成“谢谢你大脑!你真的是太棒了!你现在又给我上映“我的自卑”的故事呢”

第五种方法:用可笑的卡通角色配音

当你消极想法又冒出来的时,用你觉得很喜欢又很搞笑的卡通或人物,然后想象用他们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你再听听。

比如,你的想法是:“我是一个失败的人”。

这时候你就可以想象一个猪八戒挖着鼻孔,大摇大摆走来念叨:“我是一个失败的人”,然后你想象站在路边听就行了。

接着你还可以换做另外一个形象的人,比如盖茨比也说同样的话,你也是负责倾听而已。

每当大脑冒出一些想法,你感觉到压力和焦虑时,可以问问自己“大脑又在上演什么故事?”

然后用上面的方法,自己选择1-2种,每天练习5次左右。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对这些消极想法已经没有那么重视了。

你有没有发现,上面的种种方法,其实本质是让你知道脑海中的想法仅仅是文字而已,并不是事实,你无需和它对抗,任其游走就行。

当你完成了认知解离,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怎样专注当下要做的事情。

为什么你会一直焦虑浮躁?先避开这4个幸福陷阱(附实操方法)_第3张图片

03

如何深度聚焦当下要做的事?

我们为什么要专注于当下的事呢?

这句话你可能听到过:“既过不恋,当时不杂,未来不迎”,所谓当时不杂意思是聚焦当下要做的事情。

为什么要聚焦当下的事情?

你有没有经历过,一旦当你有消极情绪上头后,当你和这些消极想法/情绪斗智斗勇时,你是没法专心当下工作和学习。

甚至是,坏情绪坏想法一冒出来,如果没有处理好,极大可能就是毁灭一整天。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快速调整状态,进入当下工作或者生活状况吗?

方法还是有的。

正如上面我们说的,想法只不过是我们脑海中的一系列文字而已,而且大约80%的文字是消极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排斥它,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它。

专注当下的方法也是利用了这个原则。

这个方法是:10次深呼吸法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 尽量以缓慢的速度做呼吸,可以选择闭眼或不闭眼;

2.吸气时,将注意力专注在吸气本身,跟随者空气进入从鼻腔进入胸腔,感受到吸气时胸腔扩张;

3.呼气时,将注意力专注感受到肺部收缩;

4.循环步骤2-3;

5.现在允许你的任何想法和意像在你的脑海里走来走去,仿佛是自由穿梭的汽车。

如果有想法出现时,你就好像对这些汽车司机行注目礼,然后继续专注于你的呼吸上来。

6.将注意力继续专注在你的呼吸上。

7.如此循环练习10次深呼吸。

你会发现,这个好像和冥想很相似?(了解冥想戳这里)

是的,他们的底层用的方法都是心理行为学,只不过冥想更具有仪式感。

所以,当你发现你被你的想法干扰,无法专注当下的事情时,不妨多尝试下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最好是每天练习多次,我也尝试练习很多次,效果还是蛮明显的。

最后,到了很关键的一步!我们怎样找到自己有价值的事情呢?

04

怎样寻找有价值的事情?

那,什么是价值?价值和目标有什么区别呢?

目标是什么?目标是你想要达到某种程度的结果。

价值是什么?

我们内心深层渴望: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持有什么立场,以及我们该如何和周围世界发生联系

在人生旅途中,能够引导和激励我们的那些首要原则

是不是听起来比较虚?

那就来个问题回答:

在你内心深处,你认为什么最重要?

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如果不再为回避恐惧陷入情绪的斗争,你会将时间投入到哪些事情?

如果你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你做的事情就是有价值的。

什么?很难回答?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找到核心的价值呢?

其实还是有的。

我突然想到曾经看到一个很巧妙的方法,暂且把这个方法叫“重生法”:

第一步:假设自己能穿越,写下曾经你很想改变的事情

比如,我可能会写:

①填写志愿时太随意了,对专业一点概念都没有,没有选择一线城市去上大学,视野太小。

②职业规划意识太晚,直到工作后2年后才开始有职业规划概念和意识。

③没有花时间去追求自己想要认识的人。

……

你也可以写下来。

第二步:假设你已经到80岁,往事回首,快速想想这两个问题,越详细越好,可以写下来:

我花费太多时间去担心……

我花费太少时间去做……

比如,我可能写的是:

①我花费太多时间去担心失败了,怎么办,经常犹豫,错过了很多可以改变的机会。

②我花费太少时间和自己共处,制造太少让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甜蜜或快乐的时光。

……

这时你充满了懊悔,要是能回到过去,该多好呀?!

这时候,来到了第三步。

第三步:你睁开眼,这时上天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可以改变你现在的行为,不能再有80岁后悔了

于是你快速写下,现在做什么事情,我之后不会后悔。

比如我可能写的是:

①想到什么先快速测试,做一件事用心去做,尽全力,尽可能把每一项都当做自己的作品,先行动再思考;

②遇到心动的人,要主动去告诉她,哪怕失败;

……

当你写完这些列表以后,这就是你坚持的原则和价值,别人再也不会忽悠到你放弃,你甚至可以备份手机,时刻看看

此外,当你觉得生活很难或者走不下的时候,你可以掏出写的这些原则,看看这些行动清单,你也会重新再点燃起新的斗志!

因为,这些驱动力是你发自内心的,你知道你想要什么。

当然,有些原则,随着阅历的增加,你会适当修改调整,但是不影响你整体的行动原则。

最后再说几句

好啦,总结下,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4方面内容,即:

4个常见对幸福的误解。

5个可用于“认知解离”的方法,重点分享了“想法”只不过是脑海中的浮出来文字而已,并不是事实。

可以用“10次深呼吸法”聚焦放下的事情。

利用“重生法”找到自己内心认可的价值和原则。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最后,只要能呼吸,就能说明自己活着,而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正如我的特别好好好的好友cold经常和我唠叨的:

莫慌,莫慌,除了生和死,其它的都是小事!

共勉!

----------------

本文首发个人微信公众号『砖先生谈成长』,一个想飞的个人成长号,谈学习,扯淡职场,只讲对成长有用的,欢迎关注。

关注公号回复“逻辑”,可获得接地气的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回复“面试作品”,可获得转行求职面试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会一直焦虑浮躁?先避开这4个幸福陷阱(附实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