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是残酷VS更高位的公平

      新加坡教育体系之复杂,堪称世界第一。

     

分流,是残酷VS更高位的公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纵向看,新加坡的教育实行的是双轨制,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就是在普通教育之外,建立了从初中到大学的职业教育体系。从横向看,新加坡教育有四次分流:           

        第一次分流是小学四年级,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分别上不同的班级;

        第二次分流在小六离校考试之后,大约10%的优等生进入特选中学接受特别课程教育,50%学生接受快捷课程教育(四年制),40%学生学习普通课程(五年制);

        第三次分流,初中毕业后,学生又要面临初级学院、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3类学校的选拔考试,约25%学生进入初级学院,39%学生进入理工学院,21%学生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其余进入社会;

      第四次分流,从初级学校毕业的学生,参加“A水准“试,成绩优秀的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或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当然也可以出国留学。成绩不合格的毕业生进入国家经济发展局下属的联合训练中心进行高级技术训练,预期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

       

图片发自App

        新加坡的初中入学,与我们国内完全不同,不按照学区划分,也不给学校录取权,而是由学生自主挑选学校。全国的学生按照分数排名,从最高分开始依次挑选,高分的学生选择名校(自主学校和自治学校),低分的学校只能选择相对较差的学校(邻里学校)。所谓较差并不是指学校设施差或教师水平差(我们考察过好几所学校,新加坡学校的办学条件都差不多,个别名校办学设施甚至还落后于很多邻里学校),而是指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对比较差。这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分数高的学生优先选择学校的招生方法,让新加坡各个中学的质量梯度非常明显且稳定。因为学生间学习能力和成绩差异少,教学上既不需要照顾进度慢的差生而让优秀学生浪费时间失去兴趣,也不至于让太差的学生因为跟不上进度而自暴自弃。

       

图片发自App

        特别有温度的是新加坡政府先后开办了北烁学校和圣升明经学校,创造优质的办学条件,选派充满爱心和教育能力强的教师,专门辅导小六离校考试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学生(必要时实施一对一教学)。主要开设品格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三大课程,打造温馨有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重拾学习的信心,谋得一技之长。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希望入读工艺教育学校。现今,北烁学校已成为新加坡教育的骄傲,它点铁成金,让学业成绩最底层的0.5%的学生脱胎换骨成为乐观自信、勤奋好学的好青年。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教育工作者到北烁学校学习取经,探寻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图片发自App

        反观我们的每一个学校,智力发展迟缓或不足的学生也占据相当的比例,小学六年,他们是同学口中的差生,老师眼中的包袱,家长心中的苦恼,因为学习的不理想,很多学生出现已经出现厌学情绪甚至严重心理问题,更为痛心的是。这样的苦楚在初中阶段还得继续承受。初中三年是孩子“三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如果学生长期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成长,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人生态度,个性生成。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长达九年的冷板凳之苦是学生日日面对的残酷“折磨“,那么,我们的教育部门能否借鉴新加坡的做法,也给这些孩子多一份关爱,提供给他们一种适切的教育呢?

      中国的高中阶段,在新加坡对应着3类:初院、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是二年制,实际上是大学的预科班,注重综合课程的学习;理工学院为三年制,相当于中国的中专或大专高职,职业教育和升学二者兼顾。工艺教育学院则主要为今后就业做准备,主要培养技术工人。

      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可在学习期间考试合格后可以转入理工学院,初级学院的学生毕业后通过“A水准”考试可以升入大学。理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也可以参加“A”水准考试,如考试合格,也可以申请读大学本科,可以直接入读大学二年级课程,也可以先工作几年后再申请读大学。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设计充分体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理念,所有的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只不过,速度有快慢,过程有差异而已,在新加坡,儿子与父亲同时大学毕业也不是传说。通过层层分流、差异化的学习,打通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的隔阂和边界,也让每一位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在新加坡,高智商精英是需要天分的,高智商精英是需要特别栽培的,这已被政府和国民所认同。反观我们国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腐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很少有家长能正视孩子的个性特长、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主动为孩子寻找适切的教育,而是把就读职业高中当作是无奈之选,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地进入职业中学,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国内的职业教育体系也确实不如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完善,国内没有把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等而视之。职业教育的舆论导向、体制设置、课程建设、学习氛围、就业安排,都没有让民众意识到职业教育的出路。而德国、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成熟,职权分配合理,体系结构科学,就业导向和升学导向的的双导向制度科学地兼顾了学生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个体特征,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形式,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起来,受教育者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在职业学校则以"学生"身份接受完整、正规的职业教育,毕业后马上可以胜任相关专业的工作,为就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成熟实用的职业教育同样受到民众尊重和青睐。事实上,让禀赋不同,兴趣各异的所有学生,不加区别地去接受同一种教育、去挤占同一座独木桥,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这才是教育的最大不公平。

       

图片发自App

        为让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既能出国深造,获得最好的大学教育,又能保证他们学成后回来为国服务,新加坡政府实行了奖学金制度,最负盛名的有总统奖学金、政府部门奖学金和各种大型企业提供的奖学金,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为激励青少年刻苦读书、力求上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奖学金制度为来自社会中下层家庭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出路和机会,只要努力读书,就有机会荣获奖学金,即便家庭条件比较差,也能用奖学金前往海内外的著名大学深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新加坡,读书真的很有用!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未雨绸缪,开出优厚的条件,提供全额奖学金,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子就读新加坡的中学和大学,并与他们签约大学毕业后必须在新加坡工作满六年(单今年,从中国过来的学生就有120人之多)。这一举措,可谓一石三鸟:一是弥补了国内精英人才的不足;二是工作六年后会有相当比例的精英人士选择在新加坡定居,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三是借此宣传了新加坡教育的优势,吸引各国普通学子自费前来就读。这几年,新加坡学校的学费飞涨,教育也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生财之道。由此可见,我们不得不佩服新加坡政府的“计之深远”。

       

图片发自App

新加坡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将教育的重心与学生的未来生活、国家的现实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为每一个国民提供一份可供糊口的谋生工具,逐步转向最大程度地开发每一个小国民的天赋。无论是早慧的学生,还是身心发育较慢的学生,教育部门都给予一份“平等”的机会,一份“成长”的希望。双轨制教育、四次分流,看似残酷的表象下,体现的是更高位公平的实质,这才是新加坡教育的核心精神所在。而奖学金制度、留学生制度旨在培养、留住优质人才,为打造国民经济注入鲜活力量。高位公平、全位培养的教育制度打造出的是一支竞争力超强的国民队伍,我想,也是新加坡短短几十年强势崛起的力量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流,是残酷VS更高位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