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人语一:新经济——射击,然后瞄准(2002年6月)

村中人语一:新经济——射击,然后瞄准


我正在做个思想的麦客,在中关村的田野里收获着熟黄、抑或涩绿的“比特”的果实。我感到荣幸,因为我完全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新自耕农,是凭着对这片村庄的良好印象冒失地闯了进来。

这里流传着新经济的神话和历来就固有的人们对新知的向往,有太多的新词汇、新概念从某些不见经传的角角落落滋生出来,并很快成为翩然振翅的带有新生代标签的大怪鸟,在白颐路的一端起飞,掠过村子的上空便飞向神州。

“准备、射击,然后瞄准”,在传统的眼睛看来,这简直就是怪论,是惯常思维下的悖论。然而,这却是新经济下高科技领域的生存哲学,这是美国的卡伦?索斯威克在他的《新经济规则》一书中,描绘的硅谷新生代在新的条件下的生命节律。这个从大洋另一边的硅谷新生代们所营造出来的显然怪诞的短语很快传染到了大洋彼岸并衍生开来,连其语音的节奏感都十分紧迫甚至令人窒息。

这个速度感产生于不断变化、向未来进发的时空间,以至于它将村里的人们都感染了一种怪病:脚步愈来愈快,车轮越转越急,直显得道路一天天变窄,变拥挤,人则一天天变得焦虑和急噪。这种怪诞在村里不论创业者、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都兼而有之,完全不同于村外的传统所为,因为它合了人们血液中固有的一种斗争意识。在被称为信息社会的村里,由于那些前卫的工具的存在,使得人与人的沟通不再有距离,这边电话刚放下,那边的传真就来了;鼠标虚握、食指轻点之际,一封既无油墨、又无纸香,带着虚拟世界“比特”果味的E-MAIL便潜入了你的电脑屏幕。电脑,这种意境超然的通灵宝物一旦被你我喜欢上,便感到实在无法割舍掉了,只一个小小的E-MAIL竟有如此巨大的神奇法力,你甚至对这以光电速度为核的信息社会产生怀疑,从前那个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时代总怀有的期盼飞鸿、等待邮差的心情和心境哪里去了?

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反动”令所有传统意识来不及思考甚至叹息。一眼望去,凝固在村里黄庄路口那一对迅疾螺旋上升的生命核子——生物链造型也透露出时速的飞快。

在这里,人与人互相感染着,无论是腋下夹着皮包的白领、还是穿着牛仔裤的大学生、抑或是旁边工地上搅拌水泥的民工,步履都是急匆匆的,几乎看不到闲庭信步的闲汉。

中关村恰似一条流速极快的河流,一条跳动着色彩、奔流着鲜活生命、也涌动着财富的河流。众多的人们此时此刻也许还不知晓要被这条河流带向何方,但也都被这股新鲜、有趣、奇异的气息濡染着、导引着,因为前面很可能充满希望。

“准备、射击,然后瞄准”道出了高科技产业的心灵感触,没有瞻前顾后的祈盼,没有思虑重重的盘算,只有仓促上阵先干一番再说,再微调修正。唯一不能选择的是深思而又熟虑,患得患失只能让别人抢去了先机。

新经济规则下的思维往往对一切旧事物都产生怀疑,对百年思想、千年共识、著论学说、思维定势提出新解乃至挑战。甚至打破的正是立说者本人,在中关村,一批精神兼财富的新贵们胆大妄为地推论着这一切,再用自己的成功继续构筑着他理论抑或是物质的大厦。在村里,这样的“大厦”比邻而峰起不在少数。

在大小书市上,你会常常看到各色各样五彩斑斓的电脑书籍、计算机刊物、新经济及各类导引类报章。村里人喜爱IT书籍的程度绝对火过时装、化妆品、影视、歌星消闲类书籍,一个美国人说:“这些书籍就像一本本现金支票”。知识的流动性模糊了长幼之份,尊卑之身,模糊了经理和员工的界限,普通的员工可能是掌握信息最丰厚的人,成功的总裁往往不是掌握信息而是理解信息、利用有价值信息的人。所以,有人说真正打造中关村航母的人应该是几十万白领阶层。

一句著名的广告语在中关村的夜空中发散着又聚合着:“知识改变命运,网络改变生活”。对新知的渴望、对世界原动力的仰拜构成了村里人学习热情二十年始终高涨不衰的原因,“知识英雄”们被显示身手的动力一再激励着,走出象牙塔,甘愿改变“全民”的身份,成为“自由人”,昼夜不停地打造着财富的“航母”,更多的淘金者一拨一拨地赶往这里,在不同的环境和际遇中生存、发展和破灭着。昨日还是某知名公司的老总,今天可能成了另外企业的白领或高级雇员,身份似乎并不重要,才干却不能被轻易埋没。北大清华等众多思想的火药库静静地偏于一隅,如一片温暖的怀抱,如沙场旁边的绿洲,默默注视着海里的竞游人,拼搏久了的战士会回来斜倚片刻、抖落尘埃;刀枪钝了的战士便不约而同地折返回来,继续在这膛不熄的炉火里煅烧、淬火。

创业的激情让他们不能静静地坐下来,如川味麻辣烫,创业让他们“痛并快乐着”。许多有才华的程序员、市场营销员和经理人源源不断地从大公司流向小公司,是因为小公司的成长性高于大公司,小公司更重视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当一场场国际间的项目合作或顶尖峰会在大小会堂举行时,来自海内外的各个国籍、不同肤色的宾客们指点江山、纵论天下的时候,尽管只是涉及某个行业或某个独立的领域,但你仍会感到这个拥有无限财富、增长潜力甚至权力的产业的强劲心跳和生命脉搏,会感到这是来自世界高端的声音,感觉到它距离世界核心这么的近,距离我们期盼的高尚生活这么近。在这里,我们常常被其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的巨大魅力所倾倒,我们还会看到中国的年轻一代(决不超过40岁的年轻一代)已经与世界巨擘们比肩而立。是新经济下的信息产业为他们搭建了冲刺捷径的“舟桥”。

有人说,“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新世纪头10年看中关村”,北京正全力打造着中关村这张有着世纪意义的城市名片。曾经一度,国内出现了“硅谷”热,于是什么“光谷”、“电谷”也来了个雨后春笋般的显身。也有人说中关村也是硅谷,其实完全不必这样套搬,它永远也不是硅谷,它就是中关村,它的英名早已在世界各地非同凡响了。

在中关村的每一块田地里,不同的庄稼在不同的季节里,吸收着国家给予他们的丰裕的养分和充足的阳光,每一片叶子上都满溢着独特的光泽,接续着一个共同的梦想。

                       2002年6月

                      王延锐于上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中人语一:新经济——射击,然后瞄准(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