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山游记

         

图片发自App

 

  戊戌季春,友人约游孟子山,山在梅城东,我住梅城西,几十里山路不远,而我却第一次听见本县域有这样一座亚圣人命名的山,自嘲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只认定远处有风景,却无视于眼前的山水。

  人过了天命之年,久历江湖的尘心,已经厌倦,总想远离尘俗,趁自己还能走得动,将余生放浪于山水,灵魂与自然相悦。

那一日,我带着孙儿与友人乘车东出梅城,进入酒仙湖风景区,一路蜿蜒向罗霄山脉进发。雨后的风,从车窗灌进来,吹得我身心凉如水,沿途的湖光山色,扑入眼帘,来不及细看,就成了过往的境。远处的群山如青龙起伏,白云出岫生缥缈,也不知是谁将孟子的名字嵌在这罗霄山脉的家族中,又是怎样的用意?

  问同行中的陈国云老师,他是孟子山脚下的人,此行也是他预先跟孟子山云峰寺香首联系安排的,陈老师也不知道孟子山的来历,只知道前辈老古传下来,孟子山原名仙子山,后来名字改作孟子山,何时因何而改的,他是不知道的。

  车到孟子山脚下的凤塔村,当地小学的谭老师已在路边候着我们,握手互相介绍后,一行谈笑着踏向登山的路。带路的谭老师说,以前通往山顶的路,是羊肠鸟道,现在拓宽了。看得出都是新土,踏上去还松松的。几个孩子甚欢,蹦蹦跳跳跑在前头。雨后的山路潮湿得很,山道弯弯,林深幽幽,峡谷溪水潺潺,如果没有鸟啼,倒是我们这些一身红尘烟火的不速之客,破了这山的宁静。

  也不知转过几道山路,一身汗水地登上山巅,以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飘然,然四周树高林密,障了望眼,一座规模不大的寺庙,被苍松杂林四周环抱着,形成一个禅的道场。抬头望,"云峰寺"三个黑色隶书字,嵌在斑驳的寺庙门顶上,透着岁月沧桑。

  边上矮墙上,嵌着几块残碑,走近蹲下看碑上的文字,却是断断续续,依稀难辨,庙里香首介绍,云峰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后破败在清乾隆壬戌年复修,可惜一九五七年被毁,现在的云峰寺建于一九九七年,分前后殿,中间隔个天井,遗憾的是庙里无僧,轮值守庙上香的是当地信士。

  从前殿到后殿转了一圈,觉得庙里环境很幽静,陈设也很简陋,前后殿供奉的神像也塑得粗糙,既有佛家的,又有道家的,现代人的和谐创建,把佛道两家统一在同一殿受香火,虽然不成规矩,想想神也不会怪罪,毕竟庙小,凡人要供的菩萨多,痴念也多,大道至简,也就让菩萨随缘随度吧!

  庙前坪台下有五个墓塔,高矮大小不一,墓塔上有字,据记载,五座墓塔下葬的都是佛家青原下曹洞宗门中的禅师,分别为三十四世生琥禅师,三十五世云克禅师,三十六世梅芳禅师,以及心庾禅师和心定禅师。香首跟我们说;再大的"普同塔"下有石室,安置着数十个僧人的骨灰。

  来到"普同塔"前,见地上全是青砖铺就,幽辟得"点苍苔滑露冷冷"。不进入这个苍凉的禅境,又谁能知道,这里深藏着五位禅师和数十个僧人的脱身凡骨,而他们的灵魂已涅槃永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伫立在墓塔前,我的思绪越过千年,佛文化自汉传入中土,至唐而鼎盛,派生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曹洞宗,系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七宗之一,由于良价禅师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的洞山创宗,其弟子曹山本寂在宜黄吉水(今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曹山(原来叫吉水)的曹山寺传禅,故后世称为曹洞宗。

  云峰寺碑刻中的青原,系江西吉安青原山的行思禅师,他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徒弟,南岳石头禅师的师父,自唐以来,石头门下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云门,法眼二宗传至宋时,先后消失,惟曹洞宗一直流传。

  曹洞宗主要在江南地区传播,传至明末清初时,仅在江西,湖南少数地方传承,史载,禅宗五家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宋以后皆失传,只有临济,曹洞二宗并存,曹洞宗又没临济宗那么盛行,所以,佛教史上有"临天下,曹一角"之说。

  明末清初,曹洞宗只剩下寿昌,云门二支传衍,寿昌一系,清朝之后逐渐衰落,云门一系,即洞山下三十四世万峰和尚来到攸县宝宁寺弘法,传至民国,并经历十一代,使曹洞宗发扬光大,万峰禅师与柏市天子山云峰寺生琥禅师为师兄弟,据说,这是云峰寺碑塔上有记载的。

  我敬佩云峰寺的禅师和僧人,也不知在红尘中经历怎样的境遇,让他们看破世相,而选择这样一个远离人间烟火的地方做道场,伴随着青灯古佛,在晨钟暮鼓,木鱼经忏中,圆满自己的一生,这需要有怎样的信念和毅力!

  想起昔时孟母三次择邻,最后选一读书人家作邻,只不过是为儿孟子选一个好的境,以利精进学习,致使孟家出了个千古亚圣人。而眼前的孟子山至所以取名孟子,我想也是出于此地环境之幽静,尘烟之远隔,再借圣人之德馨,而立此山名。这只是我一己之揣测。我笑自己多心,何必穷究其出处?山水养人,人亦养山水。如此清净的道场,我来,有心无心,我去,有得无得,这一生,注定了因缘要来这里一转,这一生,转山转水,我只是个过客,就算带着一心的伤痕,依然停不下自己风雨兼程的脚步,荷一份责任,守一方净土,注定了走不出红尘烟火……

  归来留下这些文字,吟得一韵以记之:

霭霭云腾蒸妙峰,罗霄缥渺入虚空

禅林滴落清心雨,幽谷长生醒脑风

古寺无僧唯自度,灵山有佛性相通

尘心已作莲花地,消得平生五蕴盅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子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