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3

六、宇宙综述

1、三重宇宙的总体结构

宇宙的总体结构是一个具有三重宇宙重叠在一起的三维空间。其中最外层是相对静止的“母宇宙或白洞宇宙”,它是一个无限大而有边界的圆球形空间,因其中蕴藏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可化生物质的“真空能”,故也称之为“真空宇宙”。在母宇宙中形成一个由“真空能”演化而来的与“母宇宙”同中心,并绕其中心逆时针旋转的如灯笼状的椭圆形物质宇宙。而物质宇宙又是以两种物质存在形态不同的方式形成两种物质形态的宇宙。一种是存在于整个物质宇宙空间及物质体中间具有传递相互作用力的场的状态的场态物质宇宙。场态物质就是直接由“母宇宙”中的“真空能”演化而成的极冷极黑的黑光量子(简称量子),它是一种起步速度即为光速(每秒30万公里)运动的黑色线体微波辐射微粒子,线性尺度约为10-33厘米,在光速下质量趋于0,它充满整个物质空间而无所不在。整个场态物质宇宙是一个极冷(平均温度约3K以下)极黑的空间,无一丝可见之光,就像是“母宇宙或白洞宇宙”中的一个大黑洞。故场态物质宇宙或量子宇宙又称为黑洞宇宙或隐形宇宙。亦可称为相应的空间或时空。另一种是具有静止质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实体形态物质形成的实体物质宇宙。它是由量子在极高温下演化为气态的中子,并在高温激化下化生为气态的氢原子,在膨胀降温过程中,气态中子和氢原子在不同量子场力作用下,化生出各种物质元素,并在场态物质宇宙中演化形成的。其外层物质微粒子与场态物质宇宙相融于一体,并随其一起绕宇宙中心同步旋转。实体物质宇宙的外貌就像银河系一样,为一个圆盘状结构,其中心是宇宙核球,外侧为宇宙盘,宇宙盘外为宇宙晕。宇宙核由1250亿个以上的气态氢形成的恒星系及由气态氦形成的氦星系壳层组成,所有恒星系,三五成群,成百上千而成团,众多星团又是超星系团的成员,它们都 在量子场力的作用和平衡下对称平衡。(宇宙万物的结构从外至里或从里至外,都是对称性和不对性的统一体,在显性对称之中存在着隐性(不易发觉)的不对称性,在显性不对称之中也存在着隐性的对称性。其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均表现在物体的结构形态和质量中心(重心)及质能的对立平衡之中。如人的左、右手的长短,左、右眼的大小,看似对称,其实它们都不是绝对的对称、长短和大小各有其差异。对宇宙大结构来讲,更重要的是质量的对称(形态不一定绝对地对称)的平衡统一,否则宇宙整体就会发生倾斜)。所有星系均成三角形网眼状结构。其恒星系呈球层间隔分布于宇宙中心。全天可见星系按国际天文机构划分为88个星座,其中沿黄道(四周)天区分布12个星座。在北半天球区分布有29个星座。在南半天球区分布有47个星座。这88个星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每一个星座都由若干个星系,星系群(由几个至几十个星系组成)或星系团(由几百至几千个星系群组成)构成。由于这些星系呈球层间隔对称分布,故星座中有不少星系存在重叠投影现象。由于所有星座实为由很多与宇宙中心由近致远的星系重叠投影,各个星系实际上又在距宇宙中心不同距离的轨道上运动,故难见其庐山真面目。恒星系越趋于宇宙核中心越密集。越远离宇宙核中心,星系越稀少。再者,几乎所有由其它重物质元素构成的不可见星系或星球,都因上下场力大于四周(因张力或离心力抵消了部分量子场压力或向心力)而都被压在宇宙盘上,越趋近于宇宙核,星系越密集,厚度越厚。越远离宇宙核,星系或星体越稀少,厚度也越薄,直至尖灭于场态物质宇宙中。它们绕宇宙中心旋转的轨道就像巨大树干的年轮线一样,均在宇宙盘的盘面上从而形成宇宙核外的平坦宇宙。我们人类所在的银河系位于宇宙核球的中心位置。为一个圆盘状的漩涡星系。其银心(也是宇宙中心)是一个高密度的其质量为太阳质量665.7万亿倍的巨型漩涡黑洞 。其中心轴也就是宇宙的中心轴。实体物质宇宙的结构形状如银河系结构形状的放大。整个物质宇宙(包括场态物质宇宙和实体物质宇宙)就像一个上、下略扁的椭圆球形灯笼。从上府视或从下仰视的投影为圆形,从侧面看,则为椭圆形。其结构图如(图十二俯视和侧视图)。



物质宇宙的结构,就像原子(尤其是大质量多层次电子轨道)的结构。更像有10大行星绕着太阳旋转的太阳系。其整体外貌就像是用银河系结构(有银核、银盘、银晕)克隆出来的。只不过银河系的体积相对物质宇宙体积来讲小得趋于0,而且所有的星系或天体的运动都是复合式运动,并处于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它说明了我们的宇宙(不论是“母宇宙”还是物质宇宙)是一个三维空间而不是四维空间。如果宇宙是四维的,那么宇宙中的一切天体的运动状态,如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绕宇宙中心旋转的星系、星系群、星系团……等都将是不稳定的。然而,这些不稳定现象都没有发生,一切正常运动的天体,都始终在各自的轨道上处于动态平衡的稳定运行状态。所以宇宙空间只能是三维,不能是四维,更不能是多维。

物质宇宙中心部位的实体物质宇宙也和银河系一样,若从上、下府视看,它就像一个旋转着的大圆盘,而侧视看,则像一个双面凸透镜或像一个中间厚四周向外渐薄的体育专用铁饼。

2、三重宇宙的运动状态。

母宇宙和物质宇宙(包括场态物质宇宙和实体物质宇宙)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在物质宇宙中所有星系和星体,往往看似无序运动,但实际上都是在作有序的运动。即从局部来看为无序运动,而从整体来看都是有序运动。而且所有天体都处于相互运动之中。就三重宇宙中的母宇宙相对于“物质宇宙或子宇宙”来讲,母宇宙处于相对静止的微观运动状态中,物质宇宙相对于“母宇宙”来讲,物质宇宙处于相对动态的宏观运动状态之中。物质宇宙是在0.16K左右特殊温度下凝聚为不运动的量子构成的边界与母宇宙隔开,而且,宇宙中两个最大、作用强度相等、作用方向相反的极限作用力----推动宇宙运动的第一种推动力和第二推动力,就相互作用在物质宇宙的边界上。宇宙不仅有边界,而且和太阳系一样有一个中心,即银河系漩涡中心。银心即银河系漩涡黑洞中心垂轴与银盘之交点。而且“母宇宙和场态的物质宇宙及实体物质宇宙三心重合,并且整个物质宇宙整体(包括星系、星系群、星系团……等)以同一旋转角速度绕银心旋转。其最大直径边界(宇宙赤道)的水平切线旋转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

当然,宇宙或银河系中心轴的运动状态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既静止不动,且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又在作相对的运动(即有一定的位移)。宇宙或银河系整体始终围绕着中心轴旋转,而中心轴本身的旋转速度为0(即静止不动)。由于银河系与四周星系之间互相屏蔽量子场力的影响,都处于相互运动之中。故银河系也会整体向着屏蔽量子场力大的方向或顺着宇宙量子场力大的方向移动。而且,其位移或运动的方向亦随与之对应星系运动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由于银河系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四周宇宙中的物质是均匀对称分布的(若不是均匀对称分布,那么宇宙就会发生倾斜,那么宇宙中就会产生异常变化之后再重新平衡。如我们地球上的水、动植物的分布及气候……等都要发生变化)。所受的平衡作用力的大小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银河系或宇宙作旋转运动时,其中心轴始终在宇宙盘水平面中心区域内,从中心点起,呈螺旋形轨道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返回中心点,作周而复始的螺旋形位移或运动。


银河系或宇宙绕中心轴的运动状态,就像一个在平面上作高速旋转运动的陀螺一样。当银河系刚形成时是绕着中心A旋转运动,但当四周形成有星系时,因屏蔽量子场的影响,就使银河系或宇宙的中心轴在其旋转过程中处在有规律性的位移之中。因四周星系形成时,距离银河系最远。但从宇宙尺度来讲它们之间的距离又非常的近,它们之间互相屏蔽量子场力的影响也足以有限地引起运动方向的相互变化(两星系互相屏蔽量子场力的程度与两者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最终在宇宙量子场力的综合平衡下使之作相对运动。即银河系或宇宙中心轴随着四周星系绕宇宙中心旋转的轨道呈螺旋形从形成恒星系时的最远处向内位移的同时,也随即离开宇宙中心点A,呈螺旋形逐渐向外运动,最后达最远点B。这时外星系离银河中心最近,相互受到的屏蔽力最大,但中心轴位于B点的时间仅为一瞬间,因为四周星系在宇宙量子场力的平衡作用下,又呈螺旋形往外运动。屏蔽量子场力的能力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故银河系或宇宙中心轴也会在宇宙量子场力的平衡作用下呈螺旋形逐渐往回运动,最后其中心轴的运动轨迹就从B点回到了宇宙最中心的A点。而银河系或宇宙的中心轴在A点的时间也仅是一瞬间,随后又开始了下一次的往返运动。总之,宇宙既有一个中心点,但又不是固定不动的,它时刻处在有规律性的变化及周而复始的运动之中。这一个中心点,就在宇宙中心星系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或宇宙中心轴与银面或宇宙中心平面的垂直交点)因受星系间相互屏蔽量子场力的影响而產生位移并在宇宙量子场力的综合平衡下,呈螺旋形由中心向外运动一定范围后,再返回中心点。其中心轴的运动轨迹,始终是在宇宙或银河系中心区域内作周而复始的螺旋形往复运动。若我们将长蛇座星系视为不动的。那么我们的银河系目前正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向长蛇座运动。这和太阳系以每秒246公里的速度带着它的十大行星绕银河系中心运转的同时,又带着太阳系的全体成员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向武仙座方向运动相类似。假如我们能活2.5亿年(太阳系绕银河旋转一周的时间)以上,那么我们就能够观察到太阳系在随银河系运动的同时,在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周的沿途中,因受沿途所遇不同星体或星系的屏蔽作用而向各屏蔽方向运动的情况和绕银河一周的运动的轨迹。假如我们有6.3X1013年(银河系与宇宙以同一旋转角速度绕中心旋转一周的周期)的时间,那么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银河系随宇宙旋转一周时的运动轨迹及因受四周星系屏蔽作用呈螺旋形往返运动情况。总之,银河系或太阳系带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走向一个完全陌生的空间,直到下一个旋转周期的始点方可重复。但是银河系沿着一个近园形的轨道运动和轨道呈螺旋往复位移的尺度按宇宙尺度来讲非常微小,不用说与宇宙尺度相比,就是与银河系尺度比较,其位移值都趋于0。可以这样讲,宇宙旋转时中心轴的居中精确度,若与世界上走时最准确的时钟之主轴的居中精确度相比,不知要精确若干千万倍,故宇宙或银河系在旋转过程中,其中心轴的位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在物质宇宙中场态物质宇宙(量子场宇宙)或黑洞宇宙(隐形宇宙)相对实体物质宇宙来讲,场态物质宇宙又处于相对静止的微观运动状态之中。而实体物质宇宙相对于场态物质宇宙来讲,实体物质宇宙又处于相对动态的宏观运动状态之中,并整体随场态物质宇宙绕宇宙中心运转。而且在物质宇宙中一切天体的运行,万物互化,质能演化,均受场态物质宇宙中量子场力(每秒30万公里速度运动的量子的撞击力的合力)的制约而达其动态平衡。始终保持在大尺度范围内处于一种力和物质的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一些天体在某个地方消失了,而在另一个地方一定会有新的天体创生。而且是有多少物质在转化为能量的同时,就有相应的能量演化为物质。即物质宇宙只在局部发生变化而在整体上保持动态平衡。

在量子场宇宙中的场态物质量子,在温度为3K左右的量子场中向四面八方各向同性地以光速运动,当温度在0.16K左右时,凝结为不运动的状态,即速度为0,但温度略高于0.16K左右时,一起步即以光速运动。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相对加快、随温度降低而相对减慢。

在实体物质宇宙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所受的作用力而变化,作用力大,速度快,反之速度慢。作用力极大时物体也产生超光速运动,但受量子场力的制约最终也将被平衡为最高仅以光的速度运动。质能演化、万物互化、天体的运动都受量子场力----宇宙运动的第三推动力作用和制约。

3、场态物质宇宙与实体物质宇宙的关系

⑴实体物质空间是与场态物质空间同时同位存在的空间

场态物质宇宙(空间)或时空,是一个隐形的黑洞时空。实体物质宇宙(空间或时空)就隐藏在这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中。在这个黑洞之中,即使是向四面八方各向同性发射高能辐射线的高能量天体(大恒星)也是看不见的。只有在由重物质元素构成的一些上空有大气层对其高能辐射线散射而显可见光的天体或绕恒星旋转的行星(如地球)才能看见它们。在实体物质宇宙中显现可见光和可见物体的这一部分空间或时空,称之为显性或显形空间或时空。场态物质时空与实体物质时空虽然是同时同位存在,但两者的物质存在形态不同。场态物质时空是充满黑色线体微波辐射的量子构成的黑暗时空。平均温度3K左右。量子的固有振动频率是稳定的,也是唯一的。而实体物质时空中的物质是由许多种重物质元素结合构成,物体的固有振动频率各不相同。而且万物每时每刻又处于变化之中,它们的物质特性(如电磁场、温度、振动频率……等)各不相同而可变,对场态物质时空中的场态物质(量子)的特性也略有影响。就地球上的时空来讲,两种时空同时同地的温度都一样。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在20-30℃(293.16—303.16K)左右。但此时场态物质(量子)的显性能量(热能)较温度为3K左右的量子高。它已不是发射黑色线谱的黑光量子,而是辐射看不见的极弱红外线光的光量子。故此部分与实体物质时空同在的场态物质时空,是充满同温度的光量子时空,由于光量子的光度极弱,并与黑光量子一样以光的速度在其空间向四面八方各向同性地运动,故此种光量子空间或时空仍然具有黑色量子空间或时空的隐形特性。

⑵在隐形宇宙中储存着万物变化过程的全息档案

在与场态物质宇宙共存的实体物质宇宙中,其质能演化、万物互化,万物运动都每时每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他们所占用的时空也随之而变(但不是时间和空间本身发生了变化)。我们见到的显性(显形)时空,仅是不断变化着的每一瞬间的连续显现。即将来或未来的物质时空的一切演化(不管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均从隐性(隐形)时空,一瞬间进入显性(显形)时空。而我们所见到的这一瞬间的显性(显形——显现真貌)时空中的景象,仅在一瞬间又进入到隐性(隐形)时空。我们再也不能重新看到前一瞬间万物形体的原来面貌。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永远(除特殊条件外)不能看到同一个人、同一条江河及日、月、星辰……等完全一样的面貌。即每时每刻之后的人,江河、大海、日、月、星辰……等等的面貌都和该时刻之前的面貌不一样了,似乎以前的状态永远消失不能重现了。其实物质宇宙中的一切演变(包括思维及一切信息载体的形成)过程的全息信息,就像档案资料一样被隐性(隐形)宇宙储存起来了。因为具有隐电磁性并以光速运动的量子组成的场态物质宇宙是一个强磁场,而实体物质宇宙中的天体(如地球)很多都是一个磁体,有的天体或局部(如地球上有磁铁矿处)的磁性还很强。它们就像一部永恒而可同时摄像和录音的摄像机。将实体物质宇宙中的一切演变过程(包括思维波、声波、及方案、图表、模型、文字资料……等信息载体)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尤如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的录像和录音。并以电磁波或光波为信息载体储存在事件发生地的隐性时空中。因受电磁场和环境的限制,有的声像(声音和画面)俱全,而有的则有声无像或者是有像而无声音。这些信息档案都是宇宙中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真实记录,如果人类一旦破译并开发利用这些宇宙档案信息,那么,人类就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宇宙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就能做到了解过去把握将来,为人类的美好未来服务。

⑶在隐形时空和显形时空之间存在着通道。

在同时同位存在的隐形时空(场态物质时空)和实体物质时空之间,既相连系又相隔离。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对人类既关闭,又偶尔开放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门或通道,也称为“时空隧道”。谁碰上,谁就可以通过“时空隧道”从我们生存活动的实体物质时空进入场态物质时空(量子场时空)或黑洞(隐形)时空。其实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宇宙,就是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讲的“影子宇宙”。李政道博士并预言,21世纪将是人类与影子宇宙打交道的世纪。其实这道门或通道(时空隧道),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门或通道,而是场态物质宇宙中的场态物质(量子)的固有振动频率。隐形时空中的场态物质(量子)的固有频率是唯一的,而且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很小,故其振动频率比较稳定。而我们人的振动频率(如大脑的思维波频率和身体其它部位相应的振动频率)在特殊环境(如在宁静状态下的高兴、兴奋或有理智的紧张……等)条件下是可变的。并可达到与场态物质量子的振动频率合而为一的状态。

当我们自身的振动频率(主要是大脑思维波的频率)达到与当时当地场态物质时空中光量子的振动频率一致而合一时,或是突然进入当时当地某一实体物质时空中的物质(如地面和海面上的浓雾,高山上的云雾,天空中的一片白云或乌云)的频率与场态物质时空(隐形时空)中场态物质光量子的振动频率一致的时空区域内,因身临其景而自身频率自然而然地与之融合一致时,也就打开了由实体物质时空通向场态物质时空(隐形时空或隐形宇宙)的时空通道,或称之曰:突破了实体物质时空与隐形时空之间的时空屏障。就在其频率合而为一的一瞬间,人或包括被人操纵的设备(如汽车、轮船、飞机、热气球……等)一起被隐形时空中以每秒30万公里之速运动的光量子形成的量子云所笼罩,从而在一瞬间由实体物质时空进入到隐形时空内而突然神秘失踪。此种事件甚多,如1915年一个团的美国士兵在土尔其嘉里坡里地区爬上一个山头,走进云雾中,稍后云雾散开,人全无影无踪,寻找百日毫无结果。如1978年5月20日,美国新奥尔良城一所中学操场上,体育老师巴洛夫正教几名学生踢足球射门。14岁的巴尔莱克突然一球射入球门,他高兴地地跳起大叫一声,当着众人的面突然眨眼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若在隐形时空中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工作任务的完成,或对所遇到的环境感受到非常美好,从而使大脑思维的频率始终保持一致,那么就会长时间停留或永远消失在隐形时空或隐形宇宙之中。若在失踪期间,当事人的思维波频率因突然想起应做的事而发生了改变或又恢愎到原来的振动频率,又会在一瞬间从隐形的时空返回到现实的实体物质时空而突然间神秘再现。(有的从原进入点或附近区域再现,而有的则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显现)如1990年10月在美国乔治亚洲一高速公路旁发现一个南北战争时受伤的战士,叫本杰明·考奇,医生从他腿上取出一颗当年北方军旧式步枪子弹,据军史档案记载,他生于1834年8月25日,1862年11月入伍,1863年6月2日在葛底斯堡战役失踪,已失踪127年,当它再显现于实体物质时空时仍好像是刚受伤似的。

⑷突破时空屏障后可以看到过去和提前发生的事件的全息过程

由于在实体物质宇宙中发生的一切质能演化、万物互化及万物运动的全息过程,均被具有强磁场的场态物质和实体物质录像或录音,并以电磁波或光波的形式储存在事件发生处的隐形宇宙中,从而使隐形宇宙成为一个保存有物质宇宙中万物演变运动的全息信息档案的储存库。而且所有信息都是开放的。所以,一旦突破时空屏障进入隐形时空时,可以看到随你当时思维所想的事件的全息过程。即你当时随看到的景像联想到什么事,那么过去储存在大脑中的那件事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就像你看原声录像带或原声光碟一样,在很短时间内看完全过程的景象。或者当我们在实体物质时空中某处恰巧遇到过去某一事件发生过程的环境(如电磁场强度、温度、光线、天阴或刮风、下雨……等)相同,且自身的频率也凑巧与之一致时,也可看到此地在以前某时某刻发生事件的一切景象。如1986年一名美国飞行员在飞越佛罗里达洲中心城区时,突然突破时空屏障看到了中世纪欧洲城市中因发生传染病“黑死病”使成千上万人倒毙街头尸体成堆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

突破时空屏障后,不仅可以再见过去所发生事件的真容,而且有时还可以提前看到在实体物质时空中还没有发生的事件的信息。这是因为此事件在以前曾有人强烈思维过那种场面,有的还有了方案,只是暂时没有实施,而他们的思维信息,设计图,模型、资料……等整个过程的活动景象都已被有电磁场的场态物质录制成音像,并保存于当地隐形时空中。当我们的思维环境在某处恰巧遇到和以前的人思维该事的环境条件一样时,那么以前的人所思维过的景象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如1932年德国记者伯纳德·胡顿在汉堡阿尔图纳造船厂(造军舰、潜水艇)采访。在结束刚离开厂区时,天色昏暗起来。突然听到飞机在上空响起。接着四周响起了高射炮的射击声,天空更加暗淡。炸弹在厂区不断坠下,倾刻间造船厂变成一片废墟。当他回到汉堡住地时,却发现天空明朗如初。更奇怪的是第二天一早再到该厂时,工厂仍然完好无损。但是过了11年后的1943年(二战快结束),已移居英国的胡顿,却在报上看到了英国皇家空军对汉堡造船厂成功空袭的报道,其情况和当年所见一样。

由于场态物质时空的特性(如电磁场强度、温度、物体运动或演化速度……等)是稳定而唯一的,而由各种重物质元素构成的各层实体物质时空之间的特性是各不相同和变化的。而我们人类在研究外层时空和隐形时空时都是用地球上的时空特性为参照。就时间来讲,隐形时空的走时相对地球而言走得很慢(或相对静止)。且人在隐形时空中对时间的快慢感觉也不一样,仅在其中呆几分钟,相对地球来说,就是失踪了几十年。也就是说,在隐形时空中呆几分钟是和地球上几十年的效果是相同的。例如,某人因突破时空屏障,在隐形时空中呆了三分钟,那么地球上已过30年。这是由于在隐形时空中人的身体处于高能光量子场中,可以直接摄取所需要的能量,致使人的新陈代谢处于几乎完全停止的休眠状态,尤如停止生长或无时间概念一般,所以,不管在隐形时空中呆的时间多么长久,也好像只呆了几分钟似的。故可使事件中的人能保持进入时的年轻状态而不显老。所以产生了在隐形时空中呆了三分钟后返回到现实时空时,他的面貌仍然和失踪前一样年轻,而地球上的人都老了30岁。(其实失踪者的年龄也和地球上的人一样,也老了30岁)。而且,就是所驾驶的动力设备(如飞机、轮船、热气球……等)也因能直接获得高能量的光量子作能源,从而不再需要消耗所携带的能源而保持正常运转。此种事件举不胜举,仅举二例,如,1955年一架飞机从美国诺福克飞往墨西哥的坦皮科,中途失踪,1992年却又安全飞达墨西哥,失踪37年,而机上人员则认为仅是一次正常飞行。1954年加勒比海地区举行载人气球越洋比赛,夏里·罗根和戴历诺顿驾驶的气球突然失踪,1990年在同区域海面上被古巴军用飞机发现,但他们说正参加比赛,仅一会儿,不知道已过去了36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