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场心灵的朝圣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学习时间:568天

学习方法:137累积方法

一、今日学习:

1、《易经》恒卦第三十二

2、《论语》先进第十一

3、《诗经》 35谷风

二、今日养生:

1、花生红枣

2、甩手功200个

三、每日一记(9)

教育,是当今父母与孩子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国家一直在力求改革发展的话题。如今的教育如何,我们心中都有一杆秤。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兴旺,教育关乎着每个家庭,每个人。我们都是受教育的一份子,都有授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教育于我们,是始在学生时代,终在学生时代。

从接受教育开始,我们会接受来自三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从出生就应该开始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国家制定的学龄儿童义务接受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完成义务教育之后踏入社会的教育。这三种教育在我看来,缺一不可,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又相互影响。

古有言:“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之父母是何其重要,可以说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启蒙教育最开始是来自家庭。可能有人会说,学校教育时间那么长,还不重要吗?不可否定的说学校教育也重要,从三岁开始就接受学校教育,十年寒窗,是掌握各种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如今的学校能不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很难判断。唯一能对孩子有终身影响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意识的开始,什么样的家庭家育就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一出生,他是对整个世界完全陌生的,最初熟悉的只有妈妈,来自妈妈的味道,在妈妈的怀里才能感受到温暖与安全。当他不在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才渐渐在自我意识当中增加了对爸爸爷爷奶奶的印象和认识。孩子是带着一片空白来的,他的所有意识,思想有一部分来自爸爸妈妈的遗传因素,更多的是在后天的培养当中受环境的影响而形成最终的思想意识。摆在第一位的就是来自家庭的环境。

所以,当我们的父母还在说着学校教育很重要,自己对孩子不管不顾,不闻不问的时候,可曾看到孩子那双充满着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爱,渴望被关注的眼神吗?

教育不是孩子的事情,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作为孩子要正常接受教育,作为老师要传授教育,作为父母也要不断接受新的教育。我们提倡说人人接受教育,人人接受终生教育,当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求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父母接受终身教育是为了教育三代。

没错,教育是影响三代的,哪三代不用我说想必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孩子要接受教育,那是因为受教育与不受教育,在本质上差距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会很重视学校教育,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家庭教育。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意识。教育也左右一个人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

在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不单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知行合一。把学习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在的教育。不单单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教育模式已经由传统单一模式逐渐向综合模式发展。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体育、美术也成了孩子学习当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别以为离开了学校,教育就停止了。离开学校教育,是踏入社会教育的开始。社会教育会将学校教育相结合,会发挥学习知识的长处,把自己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80年代我们说大学生就是国宝,家里走出来一个大学生那要张灯结彩好几天,现在,你去大街上,估计端盘子刷碗的都是大学文聘的,更有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回家种田的例子,屡见不鲜。

是什么造就今天的社会局面,是教育。教育始终是走在发展前,没有教育,就没有经济、科技的发展。你去到一家餐厅吃饭,当机器人端着盘子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可曾想过,机器时代的来临,将面临的是更多无工作可做的人类。什么能替代机器而不被机器取代呢?那就是人的思维意识,纵使机器再高科技,人的思维意识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那些需要灵感创作的,艺术、文学、发明等等,靠智力劳动的工作,永远最具价值。

只有靠智慧的头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智慧从何而来?从我们所学的知识而来,从我们的教育而来。

敞开心扉的接受教育,来一场心灵的朝圣。

教育,一场心灵的朝圣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一场心灵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