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我阅读着干国祥老师编著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文章,似乎是踏上了一次陌生的旅程,旅途中见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些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声音,但是却能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

一、课堂不需要虚假的主体。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已经成了我们很多人的口头语。可实际上呢,反思我们的课堂,仍然是强势的牵引远远大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多时候,教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上转圈,难以给学生以真正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成了虚假的主体。其实,知识都是有它的魅力的,都会勾起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需要关注的是“这一群”。

      干老师在书中说:第二重境界的主体是全体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文本”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他心中有学生,课堂中的他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一切的引导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我很欣赏干老师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很感动的是,一个“共”正是体现了班级授课的理念,全体师生共同学习,课堂应该把目光放在“一群”上,而不是特殊的“一个”,当“这一个”在呈现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其他的学生和他共同面对问题来学习、探讨,使得“这一群”都动起来。

三、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一段旅程。

        这段旅程是怎样的?我们来听听干老师的表述:“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

        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干老师所呈现的,也只是他众多研究的很少一部分,不是我寥寥数语就能概述的,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思维有时被固定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理念充斥着很多“应该是的”想法,有时蒙蔽了自己的心灵。干老师的教学理念,他犹如一把钥匙,打开我对于教学封闭已久的求知欲望,他就像为我们开启通往度语文的大门,使我们在教学前行的道路上,会俯下身来倾听文字的召唤。他正如一缕春风,让我们所有的同行都感到阵阵的暖意……

      总之,经常反思自己所走过的教育之路,我渴望在教育中努力提升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去练习属于自己的教育舞步。即便过程艰苦,但我愿意付出努力,只要我努力去经历、去实践我终归会收获那朵属于自己的花,终归会迈向真正的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