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與元認知

劉彥方

香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畢業於牛津及麻省理工,《思方網》(http://philosophy.hku.hk/think)主要創辦人,網站提供有關思考方法的開放教育資源。

2018/3/6 — 11:52

1. 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現代社會越來越複雜和競爭激烈,而批判性思維能夠提升我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育應該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個相信沒有人反對。

2010 年,美國的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訪問了二萬多名大學教師。其中有 99.6% 的教師同意,訓練批判性思維是「很重要」或者是「必要」的教育目標,是最多人認同的目標。除了老師以外, 2014 年美國有另一項調查發現,有 91% 的雇主認為,畢業生要事業成功,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比起他們在大學的主修科目更加重要。

在中國,批判性思維近年也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國務院辦公廳 2015 年發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也特別強調教育改革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2. 批判性思維與自我反省

雖然社會對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早有共識,但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在學術討論,批判性思維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多人採用的,應該是美國學者 Robert Ennis 的定義:

批判性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焦點是決定相信什麼和做什麼。

Critical thinking is reasonable reflective thinking that is focused on deciding what to believe or do. (Ennis, 1996)

根據這個定義,批判性思維必然是反思性的。事實上,被認為是批判性思維的始祖,美國哲學和教育家杜威 (John Dewey) ,在討論思考方法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是用上了「反思性思維 (reflective thinking) 」這個名詞,而很少提及「批判性思維」(Dewey, 1933) 。杜威的所謂「反思」,主要是指深思熟慮,探求理據的思考。1 但也有學者,把批判性思維的反思等同為自我反省。Paul and Elder (2006) 的定義便是一個例子:

批判性思維是分析和評價思考的藝術,目的是改進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art of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inking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it.

分析和評價自己的思考,當然是屬於自我反省。不過, Paul & Elder 的定義把批判性思維等同為自我反省,這個我相信是錯誤的。自我反省要求思考自己的思考,是高一層次的思維。當我們在想: 「今天會下雨」,我們思考的對像是外面的天氣。但如果我們在想: 「我相信今天會下雨這個信念是對的」,那麼我們思考的對象便是自己的心理狀況。批判性思維當然有時候會涉及這一種的自我反省,但不是所有時候都要這樣做。例如邏輯推理是批判性思維的一種,但進行推理時,例如從 (P  → Q), P 得出 Q 這個結論,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不一定要停下來反省自己在想什麼。還有,如果批判性思維必定是思考自己的思考,批判性思維的內容便永遠局限於內在的心理現象,不足以解決外面世界的種種問題。這並不符合我們對批判性思維的正常理解。[2]

批判性思維作為一個思考 「過程」並不等同自我反省。但我同意批判性思維的「能力」與自我反省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沒有批判性思維,自我反省的時候未必能夠作出準確的判斷。另一方面,欠缺自我反省,不知道自己思考有什麼毛病,批判性思維自然難以改進。不過,批判性思維強的人,不一定可以看見自己的思考盲點,有時候甚至更容易把自己的偏見合理化。相反,自我反省能力強,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反而有機會可以抵償批判性思維方面的不足,取得事業上面的成功。

3. 元認知

很多學者都同意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尤其是作為一種批判性思維傾向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傾向是指我們的思維態度或者習慣,並不等同知識和能力。一個懂得彈鋼琴,有能力彈鋼琴的人,不一定喜歡或者願意彈。就算是真的願意,也可能因為緊張或者不小心等種種原因,演奏時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表現令人失望。批判性思維,也是如此。明白了邏輯規律,不代表可以恰當地在日常生活上應用。

批判思維傾向到底包括什麼,學者的意見五花八門。不過,他們大都同意自我反省是其中一項傾向。比如 Perkins, Jay and Tishman (1993) 提出了七種批判思維傾向,包括「開放的思維」, 「習慣持續思考問題」等等,而最後一項正是 包括了自我反省。 Ennis (1996) 也提出了三項批判性思維傾向:

(1). 關心自己信念的正確性和決定的合理性;

(2). 誠實和清楚地反映不同的立場;

(3). 關心每個人的尊嚴和價值。而第二項是包括了「留意自己的基本信念」,所以也是有類似自我反省的意思。 3

這些批判性思維傾向我們不一定要同意。例如 Ennis 說要「關心每個人的尊嚴和價值」,這個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道德價值,但我不覺得與批判性思維有直接的關係。不關心別人,不代表沒有批判思維。至於自我反省,我同意這是一個重要的批判性思維傾向。不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明白自己的弱點但不願意或者無能力作出改變。所以我認為,自我反省不應局限於認識和評估自己,而是應該包括主動的自我調控和改進這些元素。很多學者把這些元素結合為一個概念,稱為「元認知 (metacognition) 」。我相信,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相比批判性思維,可能是同樣重要,甚至是更加基本的教育目標。

有關元認知的學術討論在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以美國學者 John Flavell 為首 (Flavell, 1979) 。元認知通常解釋為「對認知的認知」,或者 「思考自己的思考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元認知主要分為自我監察 (self-monitoring) 和自我控制 (self-regulation) 兩部分。監察是明白和評估自己,控制是改變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元認知作為高層次的認知,是我們思維最重要的調節和修復機制。批判性思維要求思考清晰,但在那個地方清晰,清晰要達到什麼程度,這個要看情況而定。盲目地追求清晰,反而會浪費時間,阻礙我們解決問題。又例如要發揮創意,我們當然要分析不同的理念,認識清楚它們的好處和壞處。但理性分析之餘,我們很多時候也要停下來讓腦袋休息放鬆,給潛意識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很多的認知傾向,都可以走進應用不足或者過分應用兩個極端。所以我認為元認知不是一個普通的認知傾向。它有特別的凌駕性,幫助我們管理其它的認知傾向,調節思考和行為,加強自己的實踐能力。

雖然有關元認知的學術討論是近數十年左右的事情,但元認知裡面反躬自省的中心思想,其實也是中國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論語·學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元認知,可以說是這些古代智慧的現代版本。

4. 元認知的教學內容

傳統的思考方法教育,主要強調批判性思維,又或者加入創意思考。很多大學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內容主要是環繞邏輯推理,比如三段論,演繹邏輯這些先驗性 (a priori) 的思考定律。我認為,雖然這些都是重要的題目,也是元認知教育的一部分,但一個人能否有效地應用思考方法,很受到意志,性格以及其它心理因素所影響。所以比較全面的元認知培訓,也應該包括其它幫助我們應用思考方法的實用知識,特別是一些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內容。人類的心靈,是一個異常複雜的系統。要有效操作一台複雜的機器,必須對機器的運作有一定的基本認識。元認知教育要提供的,正是我們心理系統的操作手冊和訓練課程。所以我認為教育改革和課程設計,應該以培養元認知為指導思想,以及起碼涵蓋以下的內容。[4]

4.1 學習能力

自我反省和改進,通常要求我們學習新的技能。很多的教育研究發現,加強學生的元認知,習慣經常反省和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對自己的能力有準確和客觀的認識,可以提升學習效率。現代社會變化急速而且競爭激烈,終身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不過,如何學習才是最有效,這個並非單憑批判性思維可以知道。認知科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時更有效率。首先,我們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 (Dweck1999) 。有些人擁有 「成長心態 (growth mindset) 」,相信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努力改進的。但持有「固定心態(fixed mindset)」的人,會認為智力和才能是與生具來的,很難改變。鼓勵學生培養成長心態,更能夠發展他們的潛能,遇到挑戰和失敗不會那麼容易放棄。同樣,遇到壓力的時候,以迎接挑戰的正面心態面對,我們的表現可以更加出色,生理的反應也可能比較好 (Crum, Akinola, Martin, & Fath, 2017) 。當然,單是正確的學習心態不一定代表會進步,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同樣重要。心理學家 Ericsson (1993) 建議的「刻意練習 (deliberate practice) 」,是把要學習的複雜技能分成不同難度的部分,有意識和有計劃地分階段長時間進行高質素的練習,依賴反饋改進。學生從小應該習慣如何有系統地自學,通過實踐留意和修正自己的學習過程。這一種自我反省也可以應用於批判性思維教學。批判性思維的內容廣泛,每個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不一樣,如何使到他們明白應該在那一方面多加留意和努力,對他們的思考成長相信會有很大幫助。

4.2 合作能力

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要處理各種複雜的問題,無可避免要向其他人學習,以及共同解決問題。無論是商業或者學術研究,越來越是基於研究團隊的共同努力。如何與人相處和工作,借用群體的力量令自己進步,這裡涉及溝通技巧,情緒以及人際關係的管理。這些技能也是應該在學校生活中有意識地慢慢培養。另一方面,群體的壓力和成員之間的關係也很容易導致羊群效應和團體迷思 (groupthink) 。群體思考過分一致,自我封閉,便會失去客觀性,很難糾正錯誤。很多人擔心社交媒體會令到意見兩極化,我們只是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交流,形成一個 「回音谷」,學生應該對這些危險有所警惕。

4.3 認知偏差

忽略相反的意見和證據,過分注重與自己立場一致的觀點,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 。認知偏差是一些負面的思維傾向,很容易影響我們判斷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阻礙批判性思維 (Kahneman, 2011) 。例如印像比較深刻的事件,我們很容易高估它們發生的機會。大部分人也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多數司機覺得自己的駕駛技術比一般司機強。多數老師也會覺得自己的教學能力高於平均。大部分投資者,基金經理,也高估自己的投資回報。還有一些有趣的研究顯示,中國的學生高估自己表現的程度,竟然比美國學生高 (Meise, Ning, Campell  & Goodie, 2016)  。除了這些自信過強的現像以外,我們的思考也經常不自覺地受到環境和其它因素影響。這些認知偏差往往很難避免,並非我們努力思考便可以消除。我們有很多先入為主的反應,自己不一定知道。例如同一份履歷表,換了名字,性別,字形,其它的資料不變,我們可以有非常不同的評價。很多人聽音樂時覺得古董小提琴的音色特別好,就好像紅酒貼上一個比較貴的價格牌會更多人喜歡一樣。[5]但其實客觀上他們可能根本沒有分辨能力。認知偏差的研究告訴我們,要改善我們決策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不能單是加強內在的思考能力,我們同時也要留意決策環境的設計是否恰當。傳統的批判性思維課程,通常都會討論邏輯謬誤,但從實用的角度來看,認知偏差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題目。

4.4. 性格管理

思考方法長遠來說能否帶來成功,與性格有很密切的關係。課堂裡面的邏輯問題,可能幾分鐘便可以解答到。但人生路上的種種問題,思考和行動的過程可以是以年和月來量度。批判性思維能力高,但脾氣暴燥,容易衝動,沒有耐性或者不能應付壓力,實踐能力會大打折扣。我們向學生推廣批判性思維的時候,不應該忽略其它的輔助條件。

所以我認為,性格管理也應該是元認知的一部分。在這方面,我對元認知的定義比較闊。不少學者把元認知界定為只是對思考的監察與調控: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of one’s own thought'' (Kuhn & Dean, 2004) ,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hought" (martinez, 2006) 。對我來說,元認知的監察與調控對象除了思考以外也應該包括情緒、性格和其它心理現象。心理學有一個大五人格理論,把性格分為五大類型:開放 (openness) 、隨和  (agreeableness) 、外傾 (extraversion) 、神經質 (neuroticism) 、審慎 (conscientiousness) 。五大類型當中,以開放型的性格與創意的關係最為密切 (Feist, 1998) 。另外也有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審慎型的性格傾向學業和事業比較成功,有較好的健康和人際關係,吸煙和嗜酒的機會相對地低。當然,性格某程度上可能是先天決定,但也絕非一成不變。認識清楚自己的性格,可以盡量補償個性上的缺點,避開自己容易失準的陷阱。除了審慎以外,很多心理學家也強調抗逆力 (resilience) 和堅毅力 (grit) 的重要性。這兩個性格因素和審慎有一個共通的地方,便是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是勤奮和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的基礎。小孩的自我控制能力,與長大後的健康和經濟狀況很有關係,獨立於他們的智商和社會階層 (moffitt, 2011) 。有證據顯示,自我控制能力是可以通過不同方法培養和改變的,雖然有關的研究還有很多有爭議的地方。 (Friese, Frankenbach, Job, & Loschelder, 2017)

結論

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和教學,近年已經上了軌道,得到各方面的重視。不過,我的意見是,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改革,除了批判性思維,也應該重點培養元認知能力。其中一個發展的方向,是把相關的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納入課程。但詳細的規劃,以及教學方法如何才最有效,有待大家的探索。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思考能力的培養和應用,沒有可能與外在環境分割。我們自身的思考能力,是在群體中學習和實踐。我們能否通過思考體現自主,創造意義和價值,視乎社會能否給予恰當的資源,提供真正的選擇和公平的機會。尤其是元認知強調自我反省,以開放的態度認真考慮相反的意見,這不單是考驗個人的修為和氣量,也是對社會文化能否容納不同意識形態的挑戰。

所以關心教育的人,無可避免的也必須關心社會的大氣候,大環境。這個世界每個地區都不一樣,也沒有完美的製度,但如何在不完美的製度下,為下一代的思考空間,發展出最大和最有意義的可能性,這是我們作為老師和社會一分子的責任。

註腳

[1] “Active, persistent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any belief or supposed form of knowledge in light of the grounds that support it, and the further conclusions to which it tends, constitutes re゚ective thought.” (Dewey, 1933, p. 73)

[2] 同樣,Paul and Elder (2006) 認為批判性思維的目的是改進思考,這個也不太正確。我們當然希望批判性思維可以改進我們的思考能能力,但運用批判性思維的目的通常是來解決生活或者工作上面遇到的問題。是否改進思考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目的。

[3] 另外也可以參考 Facione (1990) 和 Costa and Kallick (1999) 。

[4]  請參考 Lau (2015) 比較詳細的討論。

[5] Plassmann, O’Doherty, Shiv, and Rangel (2008).

參考文獻

Costa, A. L., & Kallick, B. (1999). Habits of mind across the curriculum: Practical and crea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 Curriculum Deve.

Crum, A. J., Akinola, M., Martin, A., & Fath, S. (2017). The role of stress mindset in shaping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challenging and threatening stress. Anxiety, Stress, & Coping, 30(4), 379–395.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Boston: D. C. Heath and Company.

Dweck, C. S. (1999). Self-theories: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Psychology Press.

Ennis, R. H. (1996).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Their Nature and Assessability. Informal Logic, 18(2). Retrieved 2017-05-17, from http://ojs.uwindsor.ca/ojs/leddy/index .php/informal_logic/article/view/2378 doi: 10.22329/il.v18i2.2378

Ericsson, K. A., Krampe, R. T., & Tesch-Römer, C. (1993).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3), 363.

Facione, P. (1990).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delphi report). I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eric) (pp. 1–112). Feist, G. J. (1998). 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in scient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4), 290–309.

Flavell, J. H. (1979).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06.

Friese, M., Frankenbach, J., Job, V., & Loschelder, D. D. (2017). Does self-control training improve self-control?: A meta-analysis.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Hurtado, S., Eagan, K., Pryor, J. H., Whang, H., & Tran, S. (2012). Undergraduate teaching faculty: The 2010–2011 HERI faculty survey.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Retrieved 2017-05-17, from https://www.heri.ucla.edu/researchers/ instruments/FACULTY/2010FAC.pdf

Kahneman, D.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Macmillan.

Kuhn, D., & Dean, D., Jr. (2004). Metacognition: A bridge betwee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ory into practice, 43(4), 268–273.

Lau, J. Y. (2015). Metacognitive education: Going beyond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pp. 373–389). Springer.

Martinez, M. E. (2006). What is metacognition? Phi Delta Kappan, 87(9), 696-699. doi: 10.1177/ 003172170608700916.

Meisel, M. K., Ning, H., Campbell, W. K., & Goodie, A. S. (2016). Narcissism, overcon゙dence, and risk taking in us and chinese student sampl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7(3), 385–400.

Mofitt, T. E., Arseneault, L., Belsky, D., Dickson, N., Hancox, R. J., Harrington, H., … others (2011). A gradient of childhood self-control predicts health, wealth, and public safe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7), 2693–2698.

Paul, R., & Elder, L. (2006). The Miniature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 Concepts & Tools (4th ed.). The 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

Perkins, D. N., Jay, E., & Tishman, S. (1993). Beyond abilities: A dispositional theory of thinking.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39(1), 1–21.

Plassmann, H., O’Doherty, J., Shiv, B., & Rangel, A. (2008). Marketing actions can modulat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of experienced pleasantne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 1050–1054. 7

(編按:本篇文章獲邀在中國《第七屆全國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教育研討會》作主題報告發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批判性思維與元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