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选择第一份全职工作
这个标题里的年轻人指哪些人?
主要是指在校大学生,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其他即将进入职场或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迷茫的年轻人士。
第一份全职工作重要吗?
第一份全职工作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重要程度因人而异。相对来说,对于越是草根,越是缺乏背景的人,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越高,反之亦然。这里有一个要点,即对于没有参加过工作的人来说,这种重要性往往会高于预期,很多人因为对第一份工作选择相对盲目,空耗了不少时间。因此对第一份全职工作的选择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应加倍谨慎,切忌草率。
这种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人一生期间做的每个决定是一次性的,无法重来,那些看似可以重来的选择也难免留下之前的种种痕迹。对第一份全职工作的选择是人生诸多选择里尤为重要的一个,其重要性甚至程度接近于高考志愿填报,但是对应的受重视程度似乎远低于高考。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
1) 对个人职业生涯奠定初步基调
一旦开始一份工作,那么之后在从事这份工作的时间段内,个人所提升的大部分技能,经验和人脉资源等都是基于这份工作的。而之后的职业发展,包括晋升,业内跳槽,重新规划,乃至创业等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这段时期工作的影响。
2) 提升或降低个人的职业发展起点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把职场发展比作爬100层的楼,那么大部分人的起点在1~20层之间,而第一次的职业选择有机会在这个基础上上下浮动大约5~10层。进入职场后,每向上5层都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向上的速度因人而异,长期停滞不前者大有人在。相比之后的职业道路选择,人们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是背景最不固化,灵活度最高的时候,因此富有弹性,选择面和操作空间也相对最大。简单来说,可以大致理解为,在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上多投入一分精力,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上可以节省两分精力。
如何选择第一份全职工作?
做这个选择,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擅长做什么和你希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些都不应该通过一份已经找到的全职工作来被动回答,而是在寻找工作之前通过更加主动地自我分析和研究相对清晰地确认,或至少有个合理的轮廓上的规划。这三个问题在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生阶段会被频繁提及。比如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常见于综艺评委,你擅长做什么常见于面试官,而你长大希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又常见于小学老师。这三个烂大街的问题一旦真的想清楚了,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由于这些问题每个人都听过许多遍,耳朵磨成了茧子,反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成为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迷茫的根源。这三个问题由于比较耗神,建议分别攻克,每个问题具体需要投入的时间自行把握,但建议考虑的过程和结果用文字尽可能详细记录以便之后回顾和审视。
下面简单说一下怎么系统性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1) 你的梦想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更深层次就变成一些哲学问题,例如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或者你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等等。小时候的梦想可能和现实有很大距离,到了即将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重新思考自己的梦想就迫在眉睫了。大部分人都没有在最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阶段好好考虑这个问题,因此,很大程度降低了之后对第一份工作的满意度。
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确认一下什么是梦想。字典上有三种定义:1.梦中怀想。 2.空想;妄想。 3.指理想。显然,这里的梦想是第三种,也就是理想。第一次看到选手在综艺选秀节目上被嘉宾问起这样的问题,似乎有选手不被尊重的感觉,但说不上为什么,后来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是由于梦想也指带有贬义的空想。那我们再研究一下理想的定义:1.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2. 符合希望的。这里的理想是指第一种。不少人有一个误解,认为理想就是针对自己个人的,或者至少是从自体出发的,其实理想不是特指自己,而是一切事物,比如可以针对人类:希望未来人们的出行更便捷;希望未来的人没有肥胖的烦恼;可以针对大自然:希望地球没有环境污染;希望动植物多样性更丰富;当然也可以针对自己:希望未来自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以上这些都是理想。
那么了解了定义后进一步怎么着手呢?我把后续分为10个操作性很强的步骤:
1.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单独安排一个或多个不被打扰的时间段,冥想一段时间或者试图进入完全放松的心境,进入可以仔细考虑这个问题的状态。(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可能会比较长)
2.尽情发挥,对未来的事物提出希望,挑选发自内心深处最希望的。(15个以上,越多越好,做成理想列表,后面筛选)
3.对每种希望打付出分,是否愿意为此付出,付出多少,最愿意付出的5分,最不愿意付出的0分,付出分4分和5分的存活。
4.尽情想象,对剩余理想目标状态的细节做脑补(比如希望未来人们出行更便捷,那么脑补的就是具体怎么便捷法)。
5.开始打细节分,单位时间内能够想到的细节最多的5分,能够想到的细节最少的0分,付出分4分和5分的存活。
6.尽情想象,对剩余理想如何实现做脑补。
7.开始打实现分,单位时间内能够想到的实现措施,路径,计划等最多的5分,最少的0分,实现分4分和5分存活。(注意:实现分和是否容易实现是两回事,你单位时间能想到的越多,实现分就高,不用也无法认证方法本身是否有问题)
8.尽情想象,对剩余理想的潜在价值(个人,社会两发方面)做脑补。
9.开始打价值打分,单位时间内能想象到的潜在价值最大的5分,最小的0分,价值分4分和5分存活。(同理,价值分和理想的实际价值也是两回事,根据你能想象到的价值打分即可)
10.最后一步,把存活下来的理想各分相加(付出分,细节分,实现分,价值分),最高的胜出,并列最高的看看这几个理想哪个是你最希望的,这个时候你会知道如何选择。参考的理想评分表如下:
2) 你擅长做什么?
知道了自己的梦想,再来考虑自己擅长什么。擅长的事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天生擅长,即天赋,天赋分已发现的和潜在的,另一类是后天习得,后天习得又分主动习得与被动习得。可以分别考虑四个问题:
1.审视自己是否有已发现的天赋;
2.自己至今有无主动习得的擅长的事;
3.自己至今有无被动习得的擅长的事;
4.除以上外其他感兴趣的事情或者自己感觉的潜在天赋有哪些;
以上4个问题考虑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自己擅长的事的整体集合,做成一个擅长列表。
接下来就是给以上这些事分别打分。
1.兴趣分:这个事能给你带来快乐吗?快乐最大的5分,最小的0分。
2.理想分:这个事和你的理想有关吗?关联最大的5分,最小的0分。
3.水准分:这个事你达到了哪种水准?水准最高的5分,最低的0分。(5分的概念大约是百万挑一的量级,换句话说全国随机挑1000万人比较,你感觉至少能进前十,4分就是能进前百,以此类推)
4.总分=(兴趣分+理想分)*水准分,总分从高到低大概形成了你擅长事情的排序。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个排序不是擅长度的排序,而是判断之后是否值得为之付出更多精力的排序。参考的擅长评分表如下:
3) 你希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在知道了自己的梦想,了解了自己擅长什么以后就比较容易考虑希望从事的职业了。总的来说,最好是选择和自己梦想匹配的职业,同时能尽可能用到擅长列表里排前的技能(事情)。大致分为5个步骤:
1.查阅行业分类的相关信息,看看自己排名靠前的几个梦想在哪些行业里相对容易实现或者关联度最高。由于很多梦想是可以在不同行业实现的,所以一开始可以扩大范围,大约找15个,形成你自己的行业目录。
2.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对行业目录里的行业进行初步了解。对于在校大学生以及刚准备进入职场的人来说,对这些行业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初级层面,这种初级的概念就类似于你高考时选大学专业时对目标专业的理解。为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很有必要提升对这些行业的认知。
3有了对行业的初步了解后,进一步搜索相关行业的企业排名,形成不同行业的企业排名列表,如果你有15个行业,就不要嫌麻烦,形成15个分列表,最好有一个总目录放在一个Word里面便于之后的查询和更新(可以取名行业目录),然后就有大约150家目标公司了。
4.浏览以上列表内企业的官网,看一下哪些公司在国内没有工作机会的,在排名表里做标记(如斜体,删除线),同时进一步了解剩余企业的工作机会有哪些,建议通过招聘网站上搜集相关信息。针对每个企业形成岗位列表,加到总的行业目录下的分列表里。
至此,你已经有了如下几份量身定制的资料:带排序的理想列表,带排序的擅长列表和带岗位信息的行业目录(1级目录为行业,2及目录为企业,3级目录为岗位)
5.用擅长列表和行业目录里的每个岗位进行匹配,匹配度最高的5分,最低的0分,这一步可能是耗时很多的,因为这个表会比较大。不太建议根据喜好把行业和公司过滤一遍缩小范围,但是可以排除一些自己肯定做不了,或者不感兴趣的岗位,然后对擅长列表里排前三的进行匹配。前三个擅长的匹配度之和为总分。参考的岗位匹配表如下:
根据以上表格,按总分从高到低,就可以大致形成你希望从事的职业了。这个表格可参考性取决于之前的你几次筛选时做的如何。有可能这15个行业最终都不是你会选择的,因为一开始不小心漏掉了那个你会选择的行业,或者出于某些无奈的原因不得不放弃这些行业,或者会把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做最后一步岗位匹配表时提前排除了。但是无论如何,经过这样一遍系统地分析,你对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自长什么和希望从事什么职业的认知与此前比已经有了一个本质上的飞跃。当然,这个匹配表里总分高并不等同于你适合这些公司的这些岗位,也不要被这几个公司框死,但是至少你可以尝试了,或者今后在对应行业里找最能够欣赏你的公司和职业机会。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对行业,相关企业和岗位开展学习和研究,那么就会对这个问题越来越清楚了。
欢迎随时提问和建议。
若您对以上内容感兴趣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禾马千职场记》,之后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