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鲁艳锋

课文品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简明评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诗,七言古诗,咏雪诗,送别诗,边塞诗,军营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所喜爱。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风狂雪骤,写的是外景、动景、全景。写了地域之远,季节之早,风力之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雪的名句,特写镜头,壮阔迷人的塞北雪景图。比喻生动,画面奇丽。“忽”“一夜”生动地写出了诗人的惊讶和赞叹;“千树万树”足见雪景的壮阔;“梨花”不仅写皎洁悦目的白色,而且传神地表现了雪花成簇的形态。

以上四句写边地雄奇壮丽的雪景,先写风狂雪猛,再写雪景之明丽。作者以神来之笔写变幻之景,表达了惊奇而又惊喜的感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写雪天里的军帐、军营。虽是写人,实则写雪。“狐裘不暖”、“锦衾”嫌薄,“角弓”难拉、“铁衣”难着等几个反常细节,刻画出塞外风雪的气势,突出了北方雪天之奇冷。

    这四句写军营之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

从开头眼见“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威猛,到观赏“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再到体验奇寒难熬的艰苦,诗人抒发了种种真情实感;从雪的瑰美写到雪的严寒,大多是以特写从正面到侧面来表现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里写的是外景,是定格的静景:由近及远,一写千里冰封的地上景色,一写万里凝云的天上景色,语势夸张,画面壮阔,气势磅礴地勾勒出了瑰奇的沙漠雪景,进一步描写了环境之奇冷。

这两句是过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不仅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而且暗写了武判官归京的路途艰辛。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内景,点出“归客”,写人,写事,写声,写热烈的气氛,写酒宴的热闹场面,写边塞的音乐特色。让人想象劝酒的热闹,话别的殷切,与乐曲的悠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写辕门外的冰雪画面,写归客起程的情景,写雪大风寒。“风掣红旗冻不翻”是描写边塞奇寒奇景的名句。纷纷暮雪与不翻红旗相互映照:一白一红,一动一静,描绘出庄严沉滞的气氛,深切地表现出人们送行时刻的沉重心情。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一幅雪中送别的感人场面。深情送别,送出辕门,送至轮胎东门,“雪满天山路”,感情深沉,暗含着作者的担心与牵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诗眼。叙述作结,寓浓情与淡墨之中,给人一种言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从那望着雪地上的马蹄印迹的默默沉思中,我们似乎真切地看到了诗人依依惜别、怅然若失的情状。

以上八句写送别情景。“胡琴琵琶与羌笛”的音乐声烘托着离别的惆怅,“风掣红旗冻不翻”的特写生动地表现了边塞的奇寒,而画面上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记、更是让人思绪绵延。

整首诗从咏雪写到送人,在咏雪中含送人,在送人中有咏雪,景情合一,匠心独具。作者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浓重铺叙风狂雪重、设宴饯别、依依相送等场面和细节,既表现了鲜明的边塞雪景特色,又写出了古代戍边将领的特殊生活感受,更表达了雪中送别的深挚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鲁艳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