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间道》的问世,给当时低迷的香港电影市场一个高峰,彼时的香港电影票房和质量都急剧下滑,不及以往辉煌了。
《无间道》这部现象级的电影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影片里的经典台词快要被玩坏了。
原版台词:“对不起,我是警察。”
改编版台词:
学生抱怨作业太多,想要求减少点作业。老师说:“对不起,我是老师。”
租房合同到期,房客质问房东为何突然加租。房东说:“对不起,我是房东。”
不良下属问公司为何要解聘自己的时候。老板说:“对不起,我是老板。”
无论何时抛出这句经典的台词,总有人能心领神会。
这句台词包含有“嚣张”的意味,换上不同的职业,就有不同的玩法。
网络还出现了这句经典台词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包。
可见,电影《无间道》影响力之大。
在这电影之后,警匪片开始走强,而《无间道》又几乎很少有以往那种警匪片中的枪战。
一部成功的电影,要么人物描述得足够精彩,要么剧情足够震撼。
如果两方面都有,显然这是一部卖得的电影。
如果这两方面都挖掘得足够深,那么这是一部口碑又好,又能大卖的电影。
否则,像某些商业动作大片那样,追求视觉刺激,也能使电影获得高的票房。
而电影《无间道》在众多商业元素的包围下,却能有一个严肃的故事内核:永生就是无间地狱的最大痛苦(来自《涅槃经》第十九卷: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电影《无间道》豆瓣评分高达9.2分。
在豆瓣的评分系统中,是排名第20位的优秀电影作品。评分在其前面的,是《泰坦尼克号》、《这个杀手不太冷》、《霸王别姬》等电影,电影《教父》也仅仅是排在第22位,在其之后。
但更能证明其好口碑的,是电影的高票房,和在金像奖、金马奖上获得的各个奖项,以及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花高价购买重拍版权。
为何电影《无间道》能取得好口碑,高票房,多奖项?
一、新颖的人物角色设定
当时,不同于那时候的警匪片,单方面的警察卧底,《无间道》影片分为黑帮、警察两大阵型,采用“黑、白”双线交错来推进故事。
(梁朝伟饰演陈永仁,曾志伟饰演韩琛,刘德华饰演刘建明,黄秋生饰演黄志诚)
黑帮在警队里安插了内鬼:刘建明。
警队也在黑帮内安插了卧底:陈永仁,而警察卧底的资料,只有黄志诚和警校的校长叶Sir知道。
黑白两道阵型鲜明对立,但内鬼和卧底之间的缠绕交错,提高了影片的理解难度。
韩琛和黄志诚的人物设定比较简单:两大阵型的头目,一个是黑帮的大哥,一个是重案组警司。
而陈永仁和刘建明的人物背景与内心渴求有着强烈的冲突,造成了他们各自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1)陈永仁
表面的身份:是混黑道的,行为、穿着、打扮也比较痞。与韩琛站在黑帮一方代表黑道。
暗中的身份:是一名警察,与黄志诚站在警察一方代表白道。
陈永仁内心十分渴望恢复自己的警察身份,奈何当卧底已接近十年还未能如愿。
身份经常来回切换的陈永仁,压力十分巨大,给他造成了人格分裂,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而心理医生那里是他最放松的地方,可以让他暂时卸下伪装的面具,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
(2)刘建明
我认为他是影片中内心最矛盾的人,人格撕裂而不自知。
表面的身份:刑事情报科高级督察,与黄志诚站在警察一方代表白道。
暗中的身份:韩琛将他送进警队,当内应。与韩琛站在黑帮一方代表黑道。
多年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在韩琛的支持下,平步青云,一路高升。
但他明白韩琛的用意:职位更高,为韩琛提供的情报就更多。
尽管他有黑帮背景,但影片一开篇就表明他的态度:当陈永仁被赶出警校的时候,他想和陈永仁对调。
因为离开警校,就意味着自己离开韩琛的控制。此时,少年时期的刘建明,已想逃离黑帮。
内心向善,但又做着丑恶的事,每天衣冠楚楚的他,从起床那一刻开始,就开始跟自己演戏,戴上伪装的面具。
影片借其未婚妻之口,说了这段台词来讽刺他。
当命运让他有得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做个好人而杀掉韩琛,为的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前途和家庭。
兵与贼的双重身份,造成了陈永仁和刘建明的人格分裂,身份迷失,分不清到底我是谁。
最终,陈永仁和刘建明陷入了无间地狱般的境况。
二、跌宕起伏的剧情
影片剧情紧凑,给人全面的紧张感。
影片没打悬疑牌,而是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谁是内鬼,谁是卧底。
所以,观众一早就知道谁是忠,谁是奸。
这样的电影吸引人的在于:(内鬼与卧底)如何发现与如何不被发现。
这也是让观众看得揪心的地方,“怎么这样,你应该......”、“如果你怎么怎么样就好了,因为......”等等是观众看这类电影最经常出现的想法,观众急起来的时候,就差点跑进银幕将谜底告诉里面的角色了。
这是这类电影的魅力所在!
电影将角色的背景交代清楚后,就将剧情转到戏剧冲突和角色心理的挖掘上来。
当韩琛为首的黑帮,在与泰国佬交易毒品的过程中,暴露出警察、黑帮双方阵型中都存在内鬼。
这是第一次让我感到紧张的地方。
双方阵型愤怒得表示一定要将内鬼揪出来,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
着急恢复警察身份的陈永仁,已开始着手调查谁是内鬼了。
他暗地里跟踪韩琛,看韩琛跟哪个可疑的人接触来调查:黑帮安插在警方的内鬼究竟是谁?
陈永仁意外地获知黑帮安插在警队的内鬼的习惯:右手拿着档案袋的时候,喜欢拍打脚。
陈永仁还差一点抓到他,这过程加上贴切的配乐,又让观众的心紧张起来。
讽刺的是:
后来
黑帮一方安排警方的卧底(陈永仁)来调查:到底黑帮里谁是警方的卧底?
警察一方安排黑帮的内鬼(刘建明)来调查:到底警队里谁是黑帮的内鬼?
之后,刘建明用警队内部的电脑,根据韩琛提供的资料(用档案袋装着的),调查黑帮里的警察卧底,但没收获。
不知情的黑白双方,都安排卧底与内鬼的表面身份,来调查卧底与内鬼的暗中身份,这样的结果,使调查陷入一个无解的境地。
这是《无间道》吸引人看热闹的地方:自己调查自己?我看你们两个最后怎么交代!
还没等我详细地想陈永仁和刘建明怎么交代的时候,黄志诚被韩琛干掉了!
刚与黄志诚见完面的陈永仁,面对坠楼,跌在车顶上的黄志诚,梁朝伟贡献了一波眼神级的演技。
这关乎到:演员的情绪控制和表情管理的能力。
突然遭遇巨大的悲痛时,梁朝伟通过眼神告诉观众:人的第一反应是懵的,还带着不相信,心里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心里缓过来之后,梁朝伟用眼神和脸部表情告诉你,他的情绪在迅速释放,痛苦和着急已在心底里蔓延开来。
此刻只剩下本能反应,也是最真实,没有伪装的陈永仁。
被傻强带走时,又迫不得已立刻恢复表面的黑帮身份的陈永仁,还眼定定地看着在车顶上的黄志诚,焦急、悲伤跃然于脸上。
但又碍于其表面的身份和任务,不能对黄志诚做任何事,进一步加剧了陈永仁的思想分裂。
面对巨大的悲伤时,对比那些模式化演绎的大吼大叫,和瞬间忘乎所以的痛哭流涕,我认为这才是专业演员好的表情管理,这才是专业演员准确的情绪表达,控制力好,感染力强。
逃跑过程中,陈永仁从傻强的口中得知,这也是韩琛揪出内鬼的一个计划。
黄志诚的死,给了刘建明摆脱韩琛控制的启示:干掉韩琛。于是,他找陈永仁合作。
韩琛死后,陈永仁找到刘建明,向其表明自己的卧底身份,并要其恢复自己的警察身份。
可以看出,陈永仁很累了,早已不想再做卧底。
但一个写着字的档案袋出卖了刘建明。
那个档案袋的字,正是陈永仁在黑帮时写的(原来戏中每个物件都会推动故事的发展)。
在观察到刘建明拿着文件类的物体时,喜欢拍打脚的习惯。
陈永仁终于确定了,原来韩琛在警察的内鬼,正是刘建明!
此刻的陈永仁并不确定刘建明在想什么,会不会删除自己的警察档案,先快速离开这里再做打算。
而刘建明凭借那个档案袋也发现了:陈永仁知道自己是韩琛的内鬼了。
尽管是这样,干掉韩琛的刘建明,还是以为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
一段出现在家里的录音(韩琛录下威胁刘建明用的,被陈永仁找到并送去刘建明家),当着其未婚妻的脸,彻底暴露出刘建明的黑帮身份,让其未婚妻看清他的真面目。
为了未婚妻而选择做一个好人的刘建明,为了恢复警察身份的陈永仁,最后在天台来了一场流传至今的对决!
两人在天台上的台词,可以说是经典。
“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的地位不亚于“对不起,我是警察”。
那段台词,我完全可以背出来,而且脑海中还会浮现出刘德华与梁朝伟的画面。
最后对决的结果,是陈永仁牺牲了,剩下的刘建明,继续遭受来自无间地狱的最大痛苦。
三、演员演技的出色发挥
影片的戏剧冲突表现为警察与黑帮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物身份与内心的冲突。
两种表现方式相互交错、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影片成功地讲述了人物身份的迷失感,梁朝伟、刘德华的演技功不可没。
只是,面对奖项的失利,刘德华表示自己是负责电影里的“商业”部分,是会随着时间流逝的,而梁朝伟是负责电影里的“艺术”部分,会成为永恒的。
当然,也少不了影片中《被遗忘的时光》、《再见警察》等配乐与剧情贴切地结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更强的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