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的法治反思

《三块广告牌》的法治反思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块广告牌》主要讲述的是一位7个月前女儿被奸杀了的母亲,如何利用三块广告牌向警方施加压力,督促其破案的故事。

全剧,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看到的只有美国的法治。


女主在广告牌上刊登标语后,引起了掀然大波。全城九成以上的市民均站在了女主的对立面,各种挑事,同时也激发了警方与广告牌管理方之间的矛盾。但警方对此无可奈何,广告牌依然依据合同高挂着刺眼的标语。甚至到了广告牌管理方也试图撤下标语,而依据合同,有人为女主支付租金后,广告牌管理方仍坚持执行。

这是西方社会的根基——契约精神。


整部剧,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印象最深刻的是威洛比局长说的三次“民权法不允许”。

明知破案的途径,但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法,这是对法律、对“执法者”这个称呼的最基本尊重。捍卫法治,尽管那需要付出代价。

这让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想起了前段时间的汽车轨迹数据收集。大概一年前,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开车出门,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发现有人对着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的车拍照。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开始以为是违停举报。经了解,发现是汽车轨迹数据收集。在停车的时候记录下停车地点,就能分析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的行车轨迹,甚至了解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的生活。这种行为正确与否,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不便作出评价,但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担忧。

这又让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更深一层,想起了刘慈欢在《三体》中描述的“面壁者计划”。人类最终能突破无处不在的智子的监控,全因人类保留了“思维”这块唯一的自留地。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不希望人类走到这一步。

如果哪天,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国的执法者能做到威洛比局长的“民权法不允许”,那中国的法治时代就来临了。


另外,剧中出现了很多个违法的情节。女主在牙医拇指开了个洞、狄克森扔广告牌管理方下楼、女主火烧警察局,和最后女主伙同狄克森要去惩治另一个强奸犯等等。在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看来,这些都不违背法治精神。

法治,不代表都不违法,而是,要清楚违法会付出代价。

当在警察找上门要求拆掉广告牌,并说出广告委托方信息的时候,广告牌管理方敢于跟警察叫板,正是因为大家都懂法,知道什么违法、什么不违法。同时也清楚,这种行为会有什么后果。

这印证了吴思的《血酬定律》。

反观我国社会,目前更多是是运用吓唬手段,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树立自己的权威。

容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感叹,中国普法工作还任重道远啊!


青崖狂客(、知乎、豆瓣、微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块广告牌》的法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