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与文化挪用

前一阵旗袍一事,吵得沸沸扬扬。本是美女一张“普通”晒照,却引发了推上激烈的争吵。事情缘由是一个白人姑娘晒了一张在毕业典礼穿中式旗袍的照片,大家纷纷点赞,都觉得好美,但一位美籍华人却指出这是我们华人的文化,不是你华美的礼裙。(原文为:My culture is NOT your goddamn porm dress.)。随即网友迅速两极分化,争吵不断升级以及引入“文化挪用”的概念,引发了传统媒体的关注。最后,这股讨论的热潮吹向了国内。

一个外国人穿了中国人的皮,到底是美还是丑?到底我们应该觉得高兴还是被冒犯。似乎身在中国和久居海外的华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我在国内媒体文章下面的评论看,几乎所有国人都对那位美籍华人持否定的态度,觉得那位美籍华人小题大做,十分小气,甚至有失“国格”。几乎所有同胞,对于“白人”能穿上我们传统的服饰都感到无上的“光荣”。大有觉得我们的中华文化终于输出到海外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看过陈丹青的一篇杂文。里面写了他在旅居纽约期间,看了一个专门介绍中国新艺术的大展。这个大展专门展出了来自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前卫艺术作品(八五新潮及之后)。其中来自蔡国强的一件巨大的装置《草船借箭》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写到,最使我惊叹,赞美,徘徊不去一看再看的是蔡国强巨大的装置《草船借箭》一具用陈旧木杠钉制的真船,船体四周密密麻麻插满利箭,船尾一枚小发动机吹拂着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

这是一个用纯西方的艺术概念和表现手法来讲述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妙就妙在草船借箭中这个“借”字。谁向谁借?借的什么?中国艺术家借此作品参加这个展览,来到西方朝圣,获得了西方文化的认可,给自己的前卫艺术,用陈丹青的话讲,叫“验明正身”。而西方也可以借着这个所谓东方的特别大展,来宣扬对远在东方的影响,来宣扬自己的文化霸权。而里面的东方元素,则是西方文化表面上“平等”与“包容”的注脚。蔡国强就是凭借这么一个古老的,关于“借”的典故,一语中的地说出当代东西方文化的地位与关系和我们中国当代艺术身份的悖论。

蔡国强在纽约的专访中,将此作品解释为一个中国人来到西方后的境遇和自处之道。不知道这件作品会不会表达出了推特上那位“激进”言论的华裔的境遇?在西方的华裔及中华文化长期不受重视甚至受到曲解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土生土长完全西方化的华裔,也难逃自己东方身份的标签。就像蔡国强《草船借箭》船尾飘扬的那面小小的五星红旗,虽然小但无时无刻在强调自己非“西方”的身份。然而西方所谓主流又乐于标榜自己文化“平等”,“包容”的高大形象。我们的东方元素都被他们借用去来装点他们的文化。凭良心讲,推上的白人妹子是无心之举。但其行为的确刺痛了一直生活在此文化语境下华人脆弱的神经。

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地位,我们从自己的宣传语言中就能略窥一二。同样是所谓的文化输出,盛唐时,我们的中华文化输出海外,影响了包括至今日本等周边国家。那时万国来朝,我们讲的是我们的文化包容。大诗人李白,不折不扣的外国人,但却成了我们大唐的诗人,唐诗一流。改革开放了,随着我们的产品不断“走出去”,我们的文化也在不断地“走出去”。我们的口号是走向世界。但世界是哪里?我们送我们的艺术家去金色大厅演唱,我们关注中国电影在奥斯卡奖,我们关注我们的文学作品在诺贝尔奖。不难看出,所谓世界其实就是指西方。我们的文化还在依靠世界其实是西方的承认。关于东西方的文化权力,高下立判。

关于中国人来到西方后的境遇和自处之道。另一位行为艺术家张恒也在那次大展上有所诠释。张恒做了一个题目叫《朝拜纽约的风水》的现场表演。面对纽约的观众,他赤身裸体俯在一张放置大冰块的仿明古榻上做藏人伏地跪拜的仪式,一招一式十分虔诚。现在,我们是否能感受到我们在虔诚朝拜时身下的刺骨寒冷?

我们是否能像鲁迅在《拿来主义》里说的那样?对于老借鉴我们文化的西方大喝一句“拿来”?拿来什么?是我们花大价钱买来的高档奢侈品吗?是满大街耀眼的弥红灯闪烁的巨大LOGO?还是金发碧眼的老外跟我们这享受超国民的待遇,不时地请人家坐次高铁来感受一下中国速度?可能关于拿来,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但请我们先对西方大喊一声,拿来!

2018年5月14日晚于895

你可能感兴趣的:(旗袍与文化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