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艺术的能力与状态——读《文学慧悟十八点》所悟

《文学慧悟十八点》是由刘再复先生于2016年75岁时,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讲稿汇编而成。每读一篇等于聆听了他的一节课。

原以为这是本文学理论书,实则是他关于文学话题的精觉心得与体悟,并结合了许多真实事例,从文学的起点、特点、优点、弱点、基点、难点、亮点、盲点、戒点……等十八个方面,诠释了他的文学观。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我特意搜了关于他的信息:中国当代著名人文学者、文学家、思想家、红学家、自由主义者,中国第一位受邀参与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嘉宾,……有八十多部学术论著。知道了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更深地认识和理解作者文学观点的原由。

之所以写这些,是有感于书中所言的“文体之难”——作者在文学的难点一节中,说:文学之难难在形式的创造上;体现在四个方面:文句之难、文眼之难、文心之难、文体之难。

我概括理解为:文句之难难在深刻而精炼的语句上;文眼之难难在思想的独有性上;文心之难难在思想的深刻程度上;文体之难难在形式的创造性上。

后一部分是我感触最深的,因为于文学而言,我是门外汉——关于散文、小说、诗歌,甚至读后感等类的文章,其格式、规范等俗规,我不太了然。但是,若依作者的意思,这不仅不算缺点,反而是有利之处——受到的束缚小,思想容易放松。

作者认为:文体和个性、性格一样,永远是独创的。并且在随后的“戒点”一节中说:力戒平庸——不要随大流。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因为从小别说抄袭,即便模仿我都不会,特立独行惯了,以至于写的不伦不类。

作者之言,让我有了开窍的感觉。不仅对其所言的文体浮雕性及本书所讲的内容,有了清晰而全面的认识,还仿佛窥见到了作者的心境。于是,便有了搜一搜作者经历的举动。

话归正题。连同后记,掩卷反思后,我有两个感悟。

一是关于文学艺术的能力。

文学就是能丰富人类心灵的审美存在形式——刘再复先生对文学艺术的这个解释可能不太好理解。度娘的解释为: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文学都属于艺术。当文字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才可称为文学艺术。

从这一简一繁的解释中不难看出文学的原理:人的心灵感知到了存在于主客观世界中的美,产生想象,经过理解,融入情感,再通过文字传达到其他的心灵;被其他心灵感知后,转化成新的文字,并传达出去,如此周而复始地无限循环下去。而区别文学与文学艺术的关键在于美的程度与形式。文学艺术必是美的,或者说只有美的才算文学艺术。

有这么一句很有哲理的话:真的,一定是美的;美的,不一定是真的。它切合了文学艺术的真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同小说,它不见得是真人真事,但一定要表达出真性真情且能引起共鸣才算的上文学艺术。

由此可知,创造文学艺术的源头是人的心灵发现和觉察到美。在人的主客观世界里,可以说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个例子:我今早接到岳父摔倒,需要去医院的消息后,便火速去处理这事。这普通的事中有美吗?当我发觉到岳父那感激的眼神时,我想到了“孝”,孝不美吗?当我发现医院里那么多病人严肃而愁闷的表情时,我想到了“悲”,这悲不真吗?而孝和悲的另一面是什么?它们一般又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假如出现的时候,我会怎样对待?又会产生怎样的情感?……经过了这样的感知、想象、理解的过程后,把体会到的真情实感,用文字真切地表达出来,就是文学。

但这还远远达不到文学艺术的水平,因为这个事例太单薄——假如岳父不感激我呢?或者我并没察觉到他感激我呢?假如有些病人是来养病,甚至别有目的呢?或者有些病人并非悲伤而是痛不欲生呢?……

就是说这个事例缺乏共性,还不足以引起其他心灵的共鸣。只有从这个事例中挖掘出更深层的东西,也就是人性层面的共识、共情,才能引起普遍的共鸣。这种共鸣才称得上文学艺术,因为它源于真并传达出了美。所谓的文学经典就体现在: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且不受时空限制。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拥有文学艺术的创造能力。而所谓的天才,就是能把这种转化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人。

这种对美的创造能力,源于人的心灵。心灵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与眼耳鼻喉舌等器官不同的是,心灵是以气场的形式存在着,就是说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一个真实存在着的生命体,它有自己的能量场和情感场,并与其他有形的器官一同对人发挥作用。尤其是对文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能力是通过文字表达的方式来体现的,即文学能力。它源于人的心灵对现实的感受,觉于心灵的感知,发于心灵的想象,成于心灵的理解,升华于心灵的情感,最终通过文字把这种混合着个体思想与情感的美表达出来。并经过媒介的传播,传递给其他的心灵。

如果能滋养和丰富了其他的心灵,那么它就称得上文学艺术。必须强调的是它只对其他的心灵产生作用,也就是说文学艺术的对象是人的心灵,与物质无关。

二是关于文学艺术的状态。

知道了文学艺术与物质无关,自然会联想到它的处境:乏人问津。——本身枯燥无味又无利可图,谁还会重视它、追求它呢?

诚然,文学艺术的本身的确不能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除非能够遇到赞赏它的心灵。但是,它自身的美好——精神上的真正自由、自觉,只有在文学状态下才能体会得到。

而所谓的文学状态,用刘先生的话讲就是:写作的非功利状态、非功名状态、非集团状态、非zhengzhi状态。——这是他在“盲点”一节中所言。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层意思,举个例子来说明文学、文学艺术及文学状态三者的关系。

如果把爱情比喻成文学。没有爱情,男女照样可以发生关系,照样可以有婚姻家庭。这貌似爱情可有可无,然而,谁的人生不希望拥有爱情?谁又不想追求和拥抱真正的爱情?谁又能在不付出真情的状态下得到真正的爱情?

由此例推知,文学貌似无用,实则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心灵食粮。除非心灵衰亡,否则就有文学艺术的需求。而要满足这份需求就必须有人付出代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保得住人格。


写到这里,我必须老实交代,我脱离了“文学状态”的标准。因为我看到2300多字了,开始妄想此文会得多少赞,甚至……就是说,我此时写文已经带有了功利性。如果再写下去,必非真话、真情,自然也就无美可言。

现在,唯一正确的做法是住手。就如同作者在“拐点”一节所言:别硬写。这也符合书中在“戒点”一节,文学五戒——戒平庸、戒矫情、戒迎合、戒媚俗、戒认同,戒平庸的要义,因为我在文首就说过了,我要创作——通过本文浮雕出我的个性——真诚。

谈文学艺术的能力与状态——读《文学慧悟十八点》所悟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文学艺术的能力与状态——读《文学慧悟十八点》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