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有事说事,没事散会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文/Eileen

早上,梳理完手上的工作,还没开始正式做,部门群里就跳出“马上开会”的消息,紧接着在一阵拿本子、端杯子、拉椅子的嘈杂声中,一群人呼啦啦都进了会议室。

老同事们都带了热水,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新同事们握着笔,做认真聆听状。在所有人的注目下,亲爱的上司开始了他的演(pi)讲(dou)。

一番慷慨陈词后,大概觉得没有反馈,大家轮番被点名,谁被点名了就附和几句。这样不尴不尬地持续了一上午……

会上说了很多,重点问题,准确说一个问题也没解决,连思路都没讨论出来,也对,缺乏引导和互动的讨论,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目标,没有成果出来实属正常。

大家为什么在会上都不发声呢?

一是这次会议上说的东西多而杂,上一个问题还没听明白,想清楚,下个问题就来了…实际上能听全就不错了。

二是之前的每次上会,只要发出与之相异的声音,一律被否定了,无论理由是什么。上司总会以他的角度,用他的道理让你闭嘴。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再自讨没趣。

这位会议专制的上司,也是个神奇的角色,有很多故事,有机会再专门说说他。

回到这次的重点。虽然很少有人喜欢开会,但并非每次会议都在浪费时间,比如分配项目任务、复盘总结的时候,开个会比逐个谈话的效率高的多,大家也不会诸多抱怨。

有事说事,没事散会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么,什么样的会议能够为大家所接受呢?

①会前有清晰的目标

开会前一定要清楚明了地知道本次会议到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是临时会议,最好在会议一开始就提出目标;如果是给出一定时间准备的会议,在会议消息公布时就应该给出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都带着目的和责任来参会,有想法的人,有话可说,没想法的人也可以专注听别人说。

②会中实时反馈

会上讨论的东西多,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不求反馈,接着就抛下个问题,那么这次会议就成了一个问题会议,后来除了做会议纪录的人,其他人可能只记得最后一个问题。一直得不到反馈,提问题的人会情绪低落甚至失控,听问题的人士气低迷,整个会议气氛压抑,最终整个会议除了传递了负能量就没表达出啥。

③会后及时跟进

开完会后出了会议结果,不是说问题就真正解决了,会上有结果只是说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还是贯彻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效果,会反过来检验会上结果的可行性。执行结束后,复盘总结,形成了一个闭环过程,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的操作流程。

④会不在多,而在于精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件事的完成度高低真的跟开多少会关系不大,关键问题一起讨论,有变动局部沟通,不用动不动就兴师动众,消耗了不必要的人力,也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毕竟会上占用了那么多时间,我们的工作还是要做,怎么做,就只能加班做,员工不愿,公司也不想。

会上还是说重点吧,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事说事,没事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