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丨由智立方“事件营销”方法论到自媒体运营实战

         这是向前的第17篇原创文章

本文将根据杨石头老师的事件营销课程,结合目前的自媒体运营,聊聊我的课程收获。以下选取对我较为深刻的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即产品策略、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产品与商品的有效转化

其实做自媒体就是做个人品牌,你的产品是你的公众号,公众号的文章是由你的认知、价值观、阅历等综合的内容输出。而别人花钱购买你的产品后它才跃升为商品,也就是说内容变现。从内容输出到内容变现的过程就是你的产品策略。

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你的产品人格化,让你的产品会说话,让它具备和用户进行对话的能力。你会说我的内容本身就是我自己的认知、价值观的输出,它本身就有人格属性啊。其实远远不够。

举个例子,如果你只是把你总结的知识点冷冰冰往那里一堆,它其实就是一篇文章而已,并不具备人格属性。你要让你的文字生动起来,让读者觉得是一个好朋友在与他对话,要有一种跃然屏幕的感觉。其实就是拉近你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最好还要有自己的风格,让读者不用看作者就能看出是你写的,那就厉害了!

如何将产品卖出去呢?如何实现内容变现呢?

那就需要我们抓准用户的痛点,或者说没有痛点制造痛点。因为其实有些痛点吧,并没有那么的痛。比如写作吧,这个痛点并没有缺钱来得痛。

但是你可以设计几个场景,通过场景描述渲染,让用户觉得很痛。将写作这件事升级到“不会写作的你,正在失去职场竞争力”、“不会写作的人,也许正在被职场边缘化”、“不会写作的人,也许正在失去职场身份”、“不会写作的人,也许正在失去职场话语权”等等。而且还列举了写作的好处,自媒体写作这件事还可以帮你扩大自身的职场影响力,建立个人品牌背书。

Spenser举了好几个场景来加深用户的焦虑,让用户觉得“确实是”、“有道理”、“不行我得学写作”这样一连串的连接。比如“很多人即使收入也不错,哪怕混到了中层,其实,内心也是不安的。因为,TA可能还没有构建好真正属于自己的职场话语权”等等,多么痛啊,即使本来不痛的痛点被他这么一说好像也痛起来了,怎么办,掏钱吧!

我们再来总结下,实现内容变现的方法就是让产品与人之间产生对话连接,以用户痛点入手,设计场景扩大痛点,从而使用户产生购买行为。

这大概也是我们目前知识焦虑的由来。好像不参加各种课程就会被淘汰,于是报了无数的课程,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认知有了,行动跟不上,也是扯淡!

再比如石头哥的16年末的过河大会,痛点就是解决企业难题。从描述资本寒冬开始,到裁员现象,直逼用户痛点——生意难做了,钱难赚了。说完痛点,抛出解决方案——针对企业八大课题,给出营销关键方法!能不心动吗?!怎么办?掏钱吧!

其实很多人都想要买一个机会,万一成了呢对不对!

2产品决定你走得多远,营销决定你飞得多高

想要飞得高,又飞得远,到达想要去的目的地,那么产品要好,营销手段也不能少。

这两个其实不存在谁轻谁重的问题。我们这么说,产品是根,你营销做得再好,可能就是风光一时,根基不打好,不会长远的。营销也不能少,在如今信息满天飞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回归到自媒体,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运营也不能少!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少一个都是折翼的天使,飞不远的。

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都要先从定位开始。

你要先了解自己,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才能做出产品,输出契合的内容。

内容也要不断地打磨,这需要你不断输入才能输出。就像电子产品似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等等。时间会是你的助攻。

再说营销,还是要先确定自己的价值观——确定你的价值观所对应的用户群——分析用户特性及行为模式——采取行动。

举个例子,比如红牛吧,功能型饮料,那么用户就是需要补充能量的群体,比如常熬夜的加班狗,运动达人,考前冲刺的学生,都需要来点咖啡或者红牛吧。加上90后开始崛起,直接定位这群人。再分析90后特性,这群人强调自我价值,有黑洞一般的自信,所以后来的广告语就从“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变成“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既然90后很自信,那么就让他更自信。

同理可用于自媒体。

总结下:心态要放正,持续输出不要停,内容是王道,学点套路锦上添花。

后记:越写越累,今天装得不好,先写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盘丨由智立方“事件营销”方法论到自媒体运营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