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成为亚洲首富,努力工作到90岁,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文/cinderella


70岁成为亚洲首富,努力工作到90岁,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_第1张图片

前几天刚宣布退休的李嘉诚已经90岁高龄。70岁成为亚洲首富的他,一辈子兢兢业业,一直努力工作了整整78年。李嘉诚说,“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极大的关系的。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关于李嘉诚的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他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李嘉诚并未接受过高尔夫专业训练,姿势算不上标准,但成绩通常不错。他认为,重点是打每一球时都保持冷静,有规划。

勤奋、有规划……也正是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介绍的“深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人气博主……作为人生赢家(虽然他并未如此自称),他工作的诀窍就是采用了“深度工作”的方法。

作为大学教授,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内容丰富。可贵的是,他并未停留在抽象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上,而是将问题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工作中进行剖析,最终提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四个准则,以帮助读者在实践中建立符合自身的深度工作应用体系。

《深度工作》由两大主要内容组成:1、论证深度工作假设的真实性;2、介绍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我们将顺着《深度工作》这本书的思路,分三部分介绍全书的主要内容。

一、两个概念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深度工作的主要应用对象是知识工作者,而非体力劳动者。

全书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两个概念: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

所谓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所谓浮浅工作(Shallow Work),是指对任职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因此,深度工作需要的是持续、长时间、无干扰、专注,这样之后才能提升自我并创造价值。浮浅工作则相反。

在信息时代,很多人都被各种眼花缭乱的信息包围。很多单位要求员工24小时待机,很多客户要求及时回复哪怕并不是很重要的信息;一到工作时间,邮件、电话狂轰滥炸,好不容易喘口气的间隙,还要刷刷微博、微信,否则便降低了存在感。

当这些习惯悄无声息地侵占我们的生活、工作领地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便支离破碎,很难集中注意力进入到深入工作状态,只能维持浮浅状态。长此以往,我们深度工作的能力被大大破坏。故事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本书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深度工作假设。

所谓深度工作假设(The Deep Work Hypothesis),是指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这个假设成为立论基础。卡尔·纽波特认为,想要成为难以替代的人,取得更大成就,就需要学习深度工作。因为我们处于大重组的时代,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知识工作者,深度工作成为核心货币。

在论证为什么深度工作很重要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例子: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Winifred Gallagher)在一段不期而至的可怕经历之后被确诊患癌症。“不仅仅是癌症,”她解释说,“而且是那种特别难缠的癌症晚期。”然后,她意外发现了注意力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加拉格尔的抗癌经历中,她刻意专注于生活中好的方面——“电影、散步和傍晚 6 点 30 的一杯马提尼”——产生了令人惊异的好效果。最后,她发现“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如果你关注的是癌症诊断,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幸福、暗无天日;但是如果你关注的是夜间的一杯马提尼,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尽管两种情境下的外部环境都是一样的。

最后,加拉格尔将她的发现总结成了一本书,并且她写道: “我将精心选择目标……然后全情投入。简言之,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二、四个哲学

在论证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之后,作者开始着眼于深度哲学,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

这种哲学通过摈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这种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并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能够排除纷杂的浮浅关注点。

作者坦言,这种几乎完全屏蔽掉职业生活中的干扰和浮浅内容的方式,可能只适用于少数人。

2、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

这种哲学要求把个人时间分成两块,某一段时间明确的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划分方法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从不同的层级来实施,比如可以按年、按月、按周来划分。

书中举了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亚当·格兰特的例子。他将所有的教学工作集中到秋季学期,而春夏两季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当中。

科研工作人员应该比较适用这种哲学。

3、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

这是一种将深度整合到生活中的普遍方法,它把深度工作转化为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创造出一种工作节奏,让人不需要投入精力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

典型的例子是链条法,即每天完成任务后在日历上做记号,保持下去就会在日历上形成一个链条,非常直观,形成习惯后,容易保持。现在流行的每日打卡学英语、读书、写作等方式,都是节奏哲学的例子。

4、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

这种哲学的要点在于在日程安排中随时插入深度工作。

这种方法有相当的难度。能够随时切换,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人并不多。普通人的大脑,从浮浅工作状态,转入到深度工作状态,都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

四种深度工作的哲学,难易程度不同,效果不同,也适合不同的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我们开始实践深度工作的时候,可以据此选定不同的深度哲学。

三、四个准则

卡尔·纽波特介绍的深度工作四准则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准则(个人认为,四大准则的标题并未将精髓总结出来,显得十分平淡):

1、工作要深入

乍看之下,深入地工作好像并不难。但由于我们已经习惯处于浮浅状态,因此时刻需要抑制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浮浅事物上的冲动。虽然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这种冲动会使专注于困难工作的努力变得无效,但大多数人低估了这种冲动出现的频率。而在抵抗的过程中,意志力不停地被消耗,最终被消耗殆尽。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此处又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出现了: 2007年,为了完成哈利·波特最后一部《死亡圣器》,J.K.罗琳入住了爱丁堡市中心的五星巴尔默勒尔酒店套房,隔绝了家里嘈杂的环境,创造了能够支持她进入深度工作的环境。作者形容这种策略叫“要有大手笔”。即舍得下本钱,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排除原有的一切干扰。这样,即使为了对得起那已经付出的成本,也要逼着自己全情投入。

2、拥抱无聊

作者提出,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一种需要训练的技能。如果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

仔细盘点一下,当我们排队结账、等车时,是不是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来刷一刷?卡尔·纽波特提出,当我们下定决心开始培养深度工作时,此种习惯是危险的。因为一旦你适应了分心或浮浅,就会迷恋于此。

那么,在这些无聊的间隙,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有两个策略,一个是不断训练专注能力;一个是做有成果的冥想。对于前者,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定期定时的使用网络,其他时间则屏蔽网络。对于后者,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意见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在这里,我特别想引用这句话:“学习梭罗,在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有一点点的失联”。

3、远离社交媒体

“人们相互联系如此紧密,令人吃惊。生活中,我遇到很多交流都不是令人受益,而是使人贫乏”。这是一个深度工作者路易斯的肺腑之言。

此处,作者提出了80/20定律,这个定律我们之前在《小强升职记》里面也曾经介绍过。不过此处又有不同的解读: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来源于20%的可能原因。其中暗含了一个零和博弈,即致力于低影响力的活动,就等同于挪用了本可用在高影响力活动上的时间。

作者认为,刷存在感是使人们草率地将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出了30天戒掉网络的尝试。30天结束后,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1、如果一直用这种服务,过去30天会过得更好吗?2、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网络将我们的生活塞满,却剥夺了我们活得更充实的机会。打开网络,各种娱乐信息铺天盖地,它们如此吸引人。可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些信息成为我们日常的一部分吗?如果想抵御娱乐网站对我们时间和精力的诱惑,就需要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比方说,阅读书籍。

4、摈弃浮浅

首先,作者认为,越来越多的占用知识工作者时间和注意力的浮浅工作往往不似原本看起来那么重要。

其次,我们要尽己所能地摒弃浮浅工作。包括: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要让一个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特别训练的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久?如果时间很长,那就是深度);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五点半之前结束工作;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李嘉诚虽然并没有在工作中运用《深度工作》的所有策略,但是他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我人生的座右铭”。又说,“我晚上一定会看书。如果我有一个钟头,即使是睡不够、迟睡,我一样会看书”。还说,“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60岁之后,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可见他无意中,一直都是这么践行的。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深度工作,提升生活和工作的价值。一切改变,从现在开始,从来也不晚。(配图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70岁成为亚洲首富,努力工作到90岁,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