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你知道吗?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的12月21日诊断出来的。
确立这个纪念日,是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当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地球上,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病,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痛失父母。
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目前我国存活的约有125万名艾滋病感染者。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扭转流行传播态势。
2011年11月,自“关艾计划”启动后,已有3000多名基层艾滋病医生接受培训。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全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抵抗艾滋病。
红绸带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象征着我们对生命与和平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投入预防艾滋病工作。
今天,第31届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
2013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引入了90-90-90目标的概念:到2020年,90%艾滋病毒已感染者将被确诊;90%经确诊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将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0%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员,体内艾滋病毒将得到抑制。
这几年在实现90 - 90 - 90目标方面取得了进展。2017年底,四分之三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道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在了解自己状况的人中,有79 %的人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的人中,有81 %的人抑制了病毒载量。
当然,歧视依旧存在,阻止着人们去接受艾滋病毒检测。如何在艾滋病毒检测中获得隐私保护,至关重要。
可喜的是,现在有许多新方法可以扩大艾滋病毒检测服务。比如艾滋病毒自我检测、基于社区的检测以及多病毒检测等,都能帮助人们及时知晓自己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
当前,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扩大艾滋病毒检测服务覆盖范围。
面对艾滋病狂魔对人类幸福的掠夺,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我想起了艾滋病孩子的“大家长”郭小平,他曾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当时的颁奖词为:“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些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12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展羽翼的强者。”
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4个学龄孩子,没法上学。他就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
2006年9月1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临汾红丝带学校成了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担任校长。艾滋病患儿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接受与普通孩子一样的教育。
郭小平曾动情地说:“别人说,我有社会责任感。其实,啥社会责任呀……他们就是我的孩子……你养活自己的孩子,那能叫社会责任感?那就是个‘情’字。”
如果人人能像郭小平校长那样,对艾滋病患者多些关爱、多些共情,那么,世界艾滋阴霾终会散去,灿烂阳光终将普照大地!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不只在“世界艾滋病日”,而是从平常的每一个日子做起——让我们携起手,知艾防艾,一起抗击艾滋病魔,共享最可贵的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