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发现了一部小众的日剧神作,深夜食堂
故事地点简单,一个深夜开张的小店,做些日常的食物,炸天妇罗,猪排烩饭,酱油拌饭,,都是些日常的食材
人物简单,老板是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店里的客人也都是一些普通人,多是社会上的一些底层人物,职场白领,脱衣舞女,黑道混混
情节更简单,每集二十分钟,大多数的对话在店里发生呢,没有惊心动魄的戏剧,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故事
然而一切的简单碰撞到了一起却给人一种轮回之感,熟悉的音乐,熟悉的开头,熟悉的人物,是日复一日发生着的故事,是我们身边的故事
白天毫无交集的人们在深夜里聚集到一起,说一些闲话,分享一些故事,却透露出一种日常中少有的温情
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的作品,却在素以严苛著称的豆瓣上得到了9.2的高分,足见观众们对他的喜爱
然而东京的生活毕竟不同,我们渴望自己的深夜食堂,无奈国产深夜食堂是个拙劣的翻版,忠粉们借豆瓣评分发泄着自己的愤怒,更精美的画面,更大笔的资金,换来的是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当加班加到十二点的女人跑到居酒屋,去点一份价格昂贵的泡面,我们又怎能感同身受?
翻版只学来了日剧的外表,却忘记了他的内核
这内核,是对于人的理解
2
什么叫做理解
在快节奏的现在,理解是一个很奢侈的词
上学的孩子得不到理解
应试教育体制下分数决定着一切也定义着我们,一代代的人投入高考的洪流,我们的青春不是偶像剧里的少年欢喜,一地狗血,是无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是做不完的卷子,写不尽的作业,纵使侥幸过了独木桥,又有考研考证在前方等侯,分数面前, 谈何理解?
工作的白领得不到理解
钱难赚,屎难吃,微信二十四小时守候,工作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时间越来越少,随时准备投入加班,一个消息错过就要万分懊恼,身体不适,心情不好,都不是理由,没人理解你的无助,成年人的世界不看过程,只要结果。
于是白天的我们不得不戴上一层冷漠的面具,拒绝着别人也麻痹着自己,做好手头事,不要想乱七八遭的,我们不得不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关心别人也不关心自己。
而当夜晚来临,我们终于不再拥有自己的社会身份,在深夜里,我们终能属于自己,人类终究不是机器,我们在深夜重归感性,夜的世界里没有老师同学, 也没有领导同事,有的只有一颗颗孤独的渴望理解的心灵,在深夜里游荡。
不再希图效率,深夜里的人儿渴望的是心与心的碰撞,于是我们喜欢上了深夜食堂,喜欢上了这样带着烟火气的暖心故事,没有强行圆满故事结局来喂观众糖吃,也没有强行悲剧来折磨观众的感官,没有所谓的存不存在奇迹,有的只是世事无常。而在这无常之中又处处透露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温情。
于是我们也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深夜食堂,在漫漫长夜里能安放灵魂的小小地方,然而当我们外出寻觅,眼前却无半点熟悉的场景
商业社会把人们往大城市里赶,资源向大城市聚集,为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我们被迫着也自主着,聚集到一个个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里,远离家乡,即使侥幸留在了家乡,也不再是熟悉的地方,早点摊大排档,这些都曾是我们的深夜食堂,而城市的美观容不下他们,我们享受着城市的便捷,却也在同时失去着一些东西。
天堂电影院里老人对多多说
离开家乡,永远不要回来
我们承担了同样的寄托
儿时的玩伴业已不再,旧时的街景也早已消失,我们随着罗大佑唱起鹿港小镇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都是过去了。
3
曾经真实的记忆变得虚幻,
而我们亦在虚幻中寻找真实
在soul中,随处可见这样深夜出游的魂灵
我们在深夜中寻找理解
深夜中有着最真实的我们
卸下防备,我们笑着笑着留了泪
每一个点赞都是一次心灵的共鸣,我们说着自己的话,收获着别人的小心心,柔软的心灵在深夜中共鸣
当现实的深夜食堂逐渐消退,虚拟世界中人们却找到了真实的温情
我们在soul中抱团取暖,在孤单星球中寻找同类
有人在soul上收货了友情
有人在soul上收获了爱情
4
从此我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
前路漫漫,我们一起走呀
原来从始至终
我们怕的都不是眼前的山丘
而是是那越过山丘的无人等候
5
王勃有言
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有些情感是不会变的,比如不想睡的夜晚,思念的感情,渴望理解的魂灵
而寻找的方式却在逐渐改变
网络给了我们更大的可能性,让我们能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灵魂之友
虚拟的深夜食堂
承载着现实中坚持不下去的人们
他们在这里
被允许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