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驼子 | 贾薇盐津记忆

我父亲他们那辈人,说起盐津街上挑水卖的“杨驼子”还有印象:力气大、能吃苦、有良心但命不好。

时间倒回1919年盐津一个冬日。

那天冷得要命,天上的濛濛小雪像雨一样不断线地下,路上又湿又滑。

“家里的菜刀早就该磨了,再不磨过年没得刀用。”

赵大嬢看看屋顶上的亮瓦,知道外面下雪天寒地冻,还是把门打开。

刚开门就吓了一跳,门口咋睡个小娃娃?

她凑近了看,寒风中蜷缩的娃娃看上去只有几岁。

她赶紧把娃娃从地上拉起来问,咋个会睡在她家门槛边?

娃娃拉起来的时候发现是个驼背,光着脚丫身上衣服单薄,抖得像筛糠。

问半天娃娃不说话,她以为又驼又哑。

赵大嬢忙斗去磨刀,对娃娃说“你再不说话不管你了,我要磨刀去喽。”

邻居谢婆婆早起扫屋檐坎,看见赵大嬢拉斗一个娃娃说话,忙过来问“娃娃从哪点来呢哟?”

赵大嬢说,“我也晓不得,一打开门就睡在大门槛边。”

谢婆婆说,“看斗可怜得很,怕是哪家丢呢哟。”

那些年兵荒马乱,把这么大的残疾娃娃丢掉,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寒冬腊月哪家父母弄个缺德,好歹是条命啊。”谢婆婆摇摇头,转身去扫自家屋檐坎了。

赵大嬢看娃娃实在可怜,只好先把娃娃带进家,从甑子里舀了碗昨天的剩饭,娃娃狼吞虎咽就吃。

看斗娃娃吃饭,赵大嬢心想这件事管起来麻烦,不管又怕娃娃大冬天冷死在门口。等娃娃吃完她牵斗就去找当时的民政,民政的人一看说没得办法,要么还是给他丢到街上,说不定他父母会回来找。

赵大嬢只好牵着娃娃先去磨刀。

街上的人看见问“赵大嬢你捡个娃娃来带蛮?”

“捡啥子哟,讨口讨到我门口喽。”

有人凑过来看叹口气“可惜是个残疾,又在吃长饭。”

赵大嬢在磨刀铺磨完刀,又牵着娃娃回到家。

到了家门口她跟娃娃说,“这两天我管你吃饭,你就在门口坐斗,万一你父母来找你也看得见。”

娃娃又脏又黑衣服又烂,赵大嬢就把自己一件棉袄改给娃娃穿,又连夜给他赶做了一双棉鞋。

娃娃穿上衣服鞋子,开始呜呜呜呜地哭。

赵大嬢听得心头不好过。孤身一人的她要不是家里出变故,孙子都怕这么大了。

等娃娃哭一阵她又问,“你到底是不是哑巴?”“再不说话就把你喊出去了。”

“呜呜呜...我妈死了,伯伯养不活我就把我送到街上来喽...呜呜呜呜。”

娃娃边说边哭,赵大嬢听得一阵心酸。

眼看20多天就过年了,突然来个娃娃你说怎么办?赵大嬢思来想去,看来只能等过完年天气热呵点再说。

靠着在盐津街上帮人做鞋子、纳鞋垫缝缝补补讨生活,赵大嬢过得也不容易,但大雪天不管娃娃死活,她又下不起心。

娃娃残疾却不笨。见赵大嬢并不真的撵他走,赶紧就帮赵大嬢扫地。

人不比扫把高多少,但他努力扫干净的样子,赵大嬢看得心软。

娃娃就这样先在赵大嬢家住下了。

杨驼子 | 贾薇盐津记忆_第1张图片
By:cgdbing

一晃年过完,天气慢慢热呵起来。赵大嬢一直在想拿这个残疾娃娃怎么办?

邻居谢婆婆看斗娃娃又可怜又勤快,就跟赵大嬢说,“你干脆收养他算了,好歹有个人做伴。他孝心好的话,等你老了为你养老送终。”

好几个邻居也跟斗喊赵大嬢收养。

赵大嬢心想,就当是个缘分,不然一个残疾娃娃哪家会要?

一晃10年,小娃娃长成了“杨驼子”。

小时候驼背也小,人家喊他小娃娃,长大了驼背跟斗长大就很明显。问他姓啥子,他只记得自己姓杨,人家就喊他“杨驼子”。

杨驼子力气大,七八岁的小娃娃,挑水跟大人挑一样的桶,走得还飞快。

街上很多人看见,议论起来又同情又夸赞,“你说他大个驼背咋个一点不影响,挑得动那么大挑水?”

“是不是因为驼背好放扁担?”

“这个娃娃心善勤快,赵大嬢没白捡他一条命。”

刚满12岁,驼子就跟赵大嬢说,“干娘我不能吃闲饭,我想挑水来卖。”

赵大嬢说,“你哪点吃闲饭了?一天到晚做那么多事。”

这些年不光赵大嬢使唤他,驼子从小就是热心肠。

隔壁邻居砌个墙、修个院子,翻修下瓦房,他跟着大人跑上跑下出大力,从来不偷懒,街上人人竖大拇指夸。

驼子说,“干娘眼睛不好,我挑水卖找点钱,你就不用帮人家做鞋子喽。”

一句话说得赵大嬢眼泪水淌。

赵大嬢已经60多岁,眼睛越来越不好,纳鞋底经常把手戳出血。

看见驼子诚心诚意,赵大嬢说“好嘛找的钱干娘帮你攒起来,以后帮你讨个婆娘。”

刚满12岁的杨驼子,一开始在盐津老街挑水买。后来新街修好,又在新街上挑。

一挑水两分钱,最远挑到过吊桥坎上。

下场口周婆婆也是个孤老太,杨驼子经常帮她挑水一分钱不收。

后来盐津街上靠挑水为生的人多了几个,只有杨驼子好喊:

“驼子帮我挑挑水上大操坝。”

“驼子帮我挑挑水去邮电局。”

“驼子帮我挑挑水赶下场口。”

只要有人喊挑水,驼子应声就到。一挑水不管挑多远,从不多要价钱。

干娘赵大嬢没有等到帮杨驼子讨婆娘,活到70多岁去世。

杨驼子拿出自己攒的钱,帮干娘买棺材做道场端灵牌,把干娘好好送上了山。

街上的人无不夸杨驼子重情重义,说赵大嬢当年没白收养他。

过了两年下场口的周婆婆去世,也是杨驼子安埋。

1955年冬月,不到50岁的杨驼子挑着空桶回家,身子一歪倒在赵大嬢门槛边。

几十年后突然死在他来的那个地方,盐津人说这就叫: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驼子 | 贾薇盐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