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张图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Monday

27.08.2018

世人都爱美女,但对美的态度却模棱两可。欣赏艳羡的同时,又不免在内心嘀咕一句:生得一副好皮囊,真是独得上天厚爱,难怪一生顺风顺水花团锦簇呢。

说到美女,尤其是民国美女,林徽因便是其中名声最大的了。只是有人奉她为女神,也有人觉得她不过如此而已。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2张图片

挽着个梁思成,念念不忘徐志摩,甚至还让人家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嫁。

在这些评说里,大家都只将她视为女人、长得漂亮的女人,却忽略了她所做的事情。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3张图片

林徽因在陕西长安县调查古建筑

林徽因曾说过:“真讨厌,什么美人、美人,好像女人没有什么事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在她看来,仅以“美人”来看待她,是对她的轻视。因为对林徽因的生命历程来说,姣好的容貌却是她身上最不足称道的东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意地栖居:24位中国现代诗人小传》,看看去除掉一次次标签式的误读,那个完整的真实的林徽因是什么样子~

01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4张图片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在这个江南女子的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面,但无论哪一面的林徽因都让人惊叹,让人忍不住怀疑:世间真有这般的女子吗?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5张图片

少女时期的林徽因

唯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才子徐志摩的一场飞蛾扑火;唯有这样的女子,才能让金岳霖痴情守望一生。她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无法让所有人喜欢,正如当年的冰心笔下的嘲讽,现代网络上无数人的揶揄。但不得不说,即使是这些犀利而尖锐的文字,也依然无损她的丰姿和才华。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6张图片

童年时期的林徽因

生于官宦之家,拥有开明的祖父和国外留学经历的父亲,注定了林徽因的世界比别人的更加广阔。祖父林孝恂为其取名为“林徽音”(后为与作家林微音区分,于1934年改名为“林徽因”),名字出自诗经《大雅.思齐》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一句。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7张图片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对于幼小的林徽因而言,关于父母的童年记忆,充斥着母亲的抱怨和父亲的不耐烦。父母的结合并不是两情相悦而是传统的父母之命,而这样的封建婚姻也注定父母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一个传统保守,一个开放进步,这之间的鸿沟早已在无形之中越来越深,无法逾越。目睹了这切的林徽因既不愿意做一个母亲那般自怨自艾的深闺怨妇,也不想如父亲一般冷漠。

02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8张图片

泰戈尔访华期间与林徽因徐志摩合影

后人总是喜欢将徐志摩跟林徽因的感情定义为爱情。无疑,徐志摩是爱过林徽因的,而且是如飞蛾扑火般不不顾切地爱,但对林徽因而言,这段故事或许有另外的注解。

林徽因不过是十几岁的少女,无论多么沉静平和总会有悸动。而此时徐志摩出现了,他仿佛是这个寂寞海洋中的启明星,一下让林徽因找到了寄托。

但这段感情注定无疾而终,不能说林徽因从未心动,而是这份心动在尚未演变成爱情之前便走上了末路。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理智上她都无法坦然地接受徐志摩。

”深夜里听到乐声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三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林徽因这一首《深夜里听到乐声》道尽了对这段感情的无奈。爱情就是如此,倘若不是在最对的时间遇到最对的人,那便只剩下凄凉的结局。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翡翠冷的一夜·偶然》是徐志摩对于自己与林徽因这段爱情的注解。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9张图片

徐志摩

在徐志摩跟张幼仪开始讨论离婚之时,林徽因离开了伦敦,自此彻底割舍了她跟徐志摩的联系。

林徽因是聪明的,同样她也是个懂得自爱的人。她明白唯有潇洒挥别过去才能让自己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加坦荡和勇敢,才能让自己的心获得自由。

倘若林徽因真的如众人所期待的那般嫁了徐志摩,我们可以相信聪慧如她,不会如陆小曼一般任性胡为,也不会如张幼仪一般凄凉悲惨,但会为了徐志摩而疲于奔命,要把精力用在跟这个长不大的“孩子”斗智斗勇之上。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0张图片

林徽因

如果这样,那么中国建筑史上将不会有林徽因的名字,那个曾经名满京城的才女将褪去光芒。这显然不是林徽因的人生。她独立、有梦想,不会成为任何人的附庸,也不会让自己成为生活琐事的奴仆。

03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1张图片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事实上,梁思成才是林徽因的理想伴侣。他更像是普普通通的白米饭,看似平淡无奇,但不可或缺。人生中很多选择从来都不是根据最爱而决定,而是依靠更合适来决定。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学。而在这时林徽因早就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理想,希望能够在美国研修建筑学。而恋人之间不但能够产生爱情的荷尔蒙,同样也会因为对方想要变成更好的人。这成了梁、林爱情中最美好的部分。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2张图片

林徽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两人都进入了美国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只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当时并不招收女生,因为这个学科太过艰苦,经常要熬夜作图,考虑到女生的身体情况,学校便不招收女学生。

这让林徽因感到遗憾,毕竟她原本就希望能够就读建筑学,但她并没有因此失望,而是积极寻求其他折中的方法,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系学习,而且时常跟随梁思成一起去旁听建筑系的课程。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3张图片

林徽因与梁思成

1927年12月18日,这对历经风雨的年轻男女在北京正式订婚,次年他们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婚礼。这一天林徽因穿着自己亲手设计的婚纱,跟梁思成走进教堂,彼此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4张图片

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照,婚纱林徽因自己设计

林徽因曾经对梁思成说:“为什么选择你这件事情,我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用来给你答案。”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自此走向细水长流的平淡生活。

04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5张图片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钻研建筑,在大学任教,为中国占建筑研究兢兢业业,而林徽因因此也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她还参与了国微的设计。

结婚二十年,林徽因携手梁思成走遍了中国的大大江商北,绘制了两百多处古建筑物。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6张图片

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在北平天坛正在修缮的祈年殿屋顶上

后来,她跟梁思成搬到了北京的总布胡同,经常在这里米行聚会、招待客人,沈从文、胡适、徐志摩、金岳霖都是她家的常客。而林徽因作为女主人总是侃侃而谈,与这些才子们打成一片。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7张图片

1930年代总布胡同著名的“太太客厅”林徽因也没有停止她的文学创作,从1931年开始,她陆续在《诗刊》《新月》《北斗》《文学杂志》等文学刊物上发表诗作十余首。这个瘦小女子的身体里充满了如此不可思议的能量,她似乎永远不知道疲惫,总能不停地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8张图片

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在昆明但是林徽因也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柔弱女子,总有累倒的时候。

1955年4月1日,久病多时的林徽因在北京同仁医院病逝了。风华绝代的佳人、名满北京城的才女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19张图片

不过,这一生已经足矣,她已经让多数人望尘莫及。能够令三位才子倾心,能够让无数人追逐,能够在中国建筑史上留名。林徽因的一生已经拥有了太多太多的精彩。

当沧海桑田已过,人世百转千回之后,林徽因依然是绽放在人间的那一朵清莲。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20张图片

一生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只可惜,随着时光流逝,

随着一次次误读,

林徽因的一身诗意,

都变成了污蔑的标签。

人们编织她的绯闻,

揣测她的私情,为她勾勒心机,

却忽略了她对生命的热忱、

对美的执着和面对苦痛的勇气。

这或许是林徽因一生最大的不幸。

《诗意地栖居:24位中国现代诗人小传》

带我们穿越时间的迷雾,

再回看林徽因的一生,

我们可以看到的,

是一个崇尚独立、尽情绽放的灵魂。

推荐阅读

《诗意地栖居:中国24位现代诗人小传》

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_第21张图片

作者:陈陶

内容简介:

他们有传世的诗情,他们留下了绵延深远的绝唱和那清澈见底的纯粹信仰。

本书梳理中国现代诗发展脉络,全景展现了24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希望读者能从他们的诗歌中,重温诗人的爱与痛,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体会他们奋发向上、阔达的生活态度。

作者简介:

陈陶,文学硕士,热爱生活的小文青,内外兼修的生活者。喜欢听故事,更喜欢讲故事。追求品质生活,崇尚精神的高贵。笔墨清丽,愿此生执笔,以文字的力量,凝聚起更多的缘分时光。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徽因 | 真正长存于世的美,从来不止于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