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我们曾热爱的,现在却打算抛弃的

游戏|我们曾热爱的,现在却打算抛弃的_第1张图片
来自陈二皮的手机相册

1.

多年之后当我再次站到游戏机旁,我依稀还能想起第一次去游戏机厅的心情。

那是种怎样的复杂心情,有刺激,有忐忑,有羞愧还有些许后悔。

我第一次去游戏机厅玩游戏是跟堂弟一起。堂弟是个有趣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跟他相比,我就显得木讷许多,我不会玩游戏,不会打台球,甚至连朋友也比他少。

一个平常的周末,堂弟蹬着自行车到我家来,我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游戏机厅,他有些诧异,“你真的想去?不会告诉我爸吧?”

“走走走,哪那么多话,回来肯定不跟你爸说”我有些不耐烦,天知道家里人啥时候回来。

蹬着车到了游戏厅门口,我有些纠结,好像不怎么样啊。光着膀子的、大声叫嚷的、吞云吐雾的,一切都在说明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场所”。

我该来么,不会有人在里面打架吧,看着一个个都挺凶,我有点后悔了,正当我纠结的时候,堂弟一把把我拉了进去。

看着他流利的买币,然后走到游戏机前,操作着游戏机,我一下子被这些闪着大屏幕的机器迷住了。

“这是啥?”,“拳皇97”

”这是啥?“,“合金弹头”

“这个呢?”,“三国战记啊,你怎么什么都不晓得?”

我指着一台台游戏机问堂弟,对我而言这些此前从没玩过的游戏都是那么新奇,我得试试,我想。

跟其他初学者一样,我一边笨拙地拍着键位,一边疯狂地扭动着操作杆,侥幸过了一关会大声叫好,失败了也会懊恼地拍拍头。

“走了走了,回去了”,身上的币很快就被我消耗一空,我过去拍拍堂弟。他正玩得高兴,也没理我,我在他身后看了看,他确实厉害,四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联合闯关,走到哪儿该怎么操作,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完成了沟通,看得我好不羡慕。

之后我俩经常跑去玩儿,算是我们的一个小秘密吧,直到我到市里去上学才就此作罢。

2.

上高中之后,我开始玩网络游戏。

曾经被无数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网游,如今却成了茶余饭后消遣的主力军。

还记得“杨教授”“网瘾治疗班”么,或许85至90一代还会有印象,甚至对一些人而言算的上是印象深刻,但现在都差不多变成了历史,活在我们用以调侃的段子里了。

我第一次接触电脑还是在初中,对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来说,电脑算的上是个稀罕物件。

比尔盖茨在和我差不多的年纪已经用电脑编出了软件,而我在那个时候只想着能在一个星期一堂的微机课上玩会儿游戏。

到了高中,我接触了网游。游戏是高中同学交流的一个重要话题,组队、打副本,你如果不知道这些就仿佛跟他们在两个世界一样。

顺理成章的我学会了跟他们一样的术语,学会了游戏操作,放假时偷偷摸摸地去网吧,甚至一宿不睡地盯着电脑。

但这些乐趣来的快,消失的也快。

3.

“恭喜Rng!”

今年的五月二十号,朋友圈里被这样一条信息刷屏了。

不玩游戏的朋友问我,rng是啥,为啥都在恭喜rng,我对朋友说,对那些死忠粉来说,rng这支队伍夺冠就跟奥运会里中国拿金牌没什么两样。

是的,游戏已经变成了一种竞技项目,一种职业,一种产业。“游戏玩的好能当饭吃吗”,这是过去最常被问到的事情,现在看来,游戏玩得好,不仅仅能吃饱饭,还能比别人吃得更好。

然而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背后必然有不为人道的艰辛与苦楚。

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给了一部分人一个假象,似乎人人都能在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然而事实却是,能成为职业的游戏玩家、游戏从业者的人凤毛麟角。

想把这样一个事情变成一个职业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一部分年轻人没有分析其中的道道就一头扎进了这个矿山想要淘得属于自己的一桶金,而现实却毫不留情地给了他一巴掌。

4.

对于大多数男孩来说,玩儿是一种天性。他们会本能地去追逐着新鲜和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尝试、去创造、去冒险。

也许每个人对于游戏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刺激,有的是为了生计,有的只是为了消磨时间,但最终回归到游戏的本质还是竞争。

一个游戏最终会死亡,但竞争却不会停止。生活中的“游戏”远比电子游戏来得残酷和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我们曾热爱的,现在却打算抛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