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那句"今晚月色真美啊",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出自夏目漱石。
早年间夏目漱石在东京大学教授英文的课堂上对"Ilove you"翻译,他认为传统的"我爱你",并不符合日本传统中对情感委婉的表达情愫,而一句"今晚月色真美啊"则恰到好处。
夏目漱石一生著作颇丰,最著名的就是《我是猫》和他的爱情三部曲,而我以为,他的未尽之作《明暗》,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刻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
《明暗》中,夏目簌石留下了开放式结局,没有写完就去世了。
《明暗》以津田和阿延这对夫妇为主线,以津田的叔叔一家、妹妹一家,阿延的姨母一家及小林等人物为辅线,讲述了结婚半年的时间后,津田与阿延夫妇逐渐产生了隔阂,导致了双方的猜疑、不满以及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嫉妒、固执、偏见等人性特点。
每个人生存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与人产生链接,而在链接的过程中,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利益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刚刚冒出时,他们竟然是毫无知觉的,在别人的提醒下,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这种自私的想法。
人物设置特点
在《明暗》中,津田是被叔父养大的,而妻子阿延是跟着姨母长大的,那么,夏目簌石为什么会这样设置人物的成长环境呢?
夏目漱石原名夏目新之助,1876年出生于日本江户,他出生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于是把他过继给了朋友家。
他的养父自私贪婪、唯利是图,在夏目簌石十岁时,养父离婚,这时他才重新回到了自己家,所以,他与自己的父亲之间感情不是特别融洽,在家没几年,他就离家去追求自己的文学梦了!
他改名为"夏目漱石","漱石"一词出自中国古代的《晋书》,寓意洁身自好、志存高远的生活追求。
因为这样的成长经历,夏目簌石给津田和阿延设置了这样的身份,他们都不是在自己父母身边长大,而津田与自己的父亲,由于经济问题而不和,可能夏目溯石也是借由津田这个人物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明暗》中最讨厌的人
这部小说中,我以为,人物刻画最成功的当属小林。
小林是津田的朋友,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林的妹妹在津田的叔父家打工,小林是津田叔父藤井的部下,小林熟知津田的一切。
小林也想打一个翻身仗,他羡慕津田的地位,羡慕津田已经结婚,而且妻子地位和普通百姓不同,津田处处呵护阿延,再反观自己,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要前途没前途,这种情况下,小林不是在自己身上想办法,而是把心思都花在津田身上,期望不劳而获。
小林深知津田的过往,趁着津田住院,去找阿延要津田的外套,并且还含沙射影地告诉阿延,津田有事瞒着她。
小林去医院看津田,也有着目的性,就是让津田给他出去朝鲜的费用,等津田终于同意给他践行,并给了他路费,小林又开始说三道四,不仅表达对上流社会的不满,又想让津田对他的朋友原进行援助。
这个人物着实让人讨厌,讨厌正说明夏目簌石人物刻画得很成功,小林就是那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他期望不劳而获,想占点小便宜、期望有一日能高人一等,可是自己却不愿付出努力,干等着坐享其成,而且还把自己这种境遇归罪于社会和阶级,自己则一点责任都没有,小林就是小市民的代表。
夏目簌石目光敏锐,笔锋犀利,勾画了日本明治时期的种种社会丑态,晚年的夏目簌石已经不再对现实抱有希望。
鲁迅先生曾评价:"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在《明暗》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夏目簌石的笔下,你就犹如身临其境,书中刻画的情景就如在眼前展现。
夏目漱石一生都在不停地创作,他就如中国的鲁迅一样,试图用文字来拯救、唤醒一个国家,直到年仅四十九岁的他终于死于病魔的手中,结束了他"以笔救国,以文唤心"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