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

我不读余秋雨已经有些年头了,打开《中国文化课》是因为大少爷,他问我知不知道余秋雨,我说知道,他又说他的《中国文华课》挺好看的,这句话让我紧张了一下,我最早读到余秋雨作品时也觉得挺好看的,但是那时候自己认知、判别能力不够,是把他的散文当真实历史读的,我害怕大少爷也受其影响分不清史实与散文的区别,最终他知识结构的基础会松散。于是我带着尽量客观的态度打开这本书,读完之后,重新总结了自己感受——从一开始,余秋雨就没有放弃自我表扬,我说的一开始指《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时期,到《借我十年》达到了一个膨胀式的高峰,这种显摆(陕北说日能)充斥在字里行间,就好像他胸中的知识都是用来装点虚荣用的,若是和一副柏拉图、孔圣人作派的木心一比较,余秋雨就被甩了几条街。但是客观的说,我还是喜欢吃这种显摆式甜瓜的。这些年余秋雨被人诟病的无非是历史观点不严谨与马兰式狗粮背后的个人婚姻隐私,第一点可以忽视,余秋雨写的大部分文章是散文,不是史学论文,非要拿来和太史慈的著作比较,还骂人家史学不严谨,这就和抓了只猫,骂它——你这个“汪汪汪”发音不准确是一样的道理。马兰式狗粮不做评价,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总之,书挺好,可是依然不建意价值观未完全建立、不能独立思考的人读。

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_第1张图片

《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以前通读余华作品时读漏了的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它,我能联想到的是——温暖,暗恋一样的温暖(不解释)。我印象中的余华作品中《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是在较着劲儿写人能惨到什么程度的三本书,其实看一部就够了。更喜欢《第七天》,这本不一样,不是很佘华,更冷静,笔锋却不那聪明,以一种愤世疾俗的态度游走在政审的锋刃上。

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_第2张图片

通读了能找到的尾鱼的所有书,少一部《怨气撞铃》,特别喜欢《西出玉门》和《司藤》,这两部之前让我点灯熬夜通霄读完的上一部书多是年前的《缥缈录》再往前是金庸。故事引人入胜,设定更加迷人,《七根凶简》、《西出玉门》和《司藤》有一个大设定,很宏大,每个故事侧重不一样。但尾鱼没有把自己在作品中藏住,流西、司藤、木代、岑今都是一样的性格、拥有一样的爱情观,最终和同一类型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尾鱼再写下去也很难跳出自己的故事,期待的是她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我吃素的真实原因自己还没能确定,但绝对不是宗教,吃素是挺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人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但这本就不推荐了,我有杀猪屠狗以肉为生的朋友,不能因为我的改变强迫别人改变。



莫泊桑短篇小说名气太大盖过他仅有的几个长篇,上学时读过的《漂亮朋友》那个译版本再没有找到过,一直觉外国文学的译者与作者几乎同样重要,很多外国作品都因为翻译的平庸而大大失色,我有一柜子因为文笔而没能读下去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有著名的《冰与火》、《龙枪》、《飘》、《焚舟记》……,当然,遇到一本翻译好的书也是让人欣喜若狂的,比如李继宏译本《追风筝的人》至今仍是我读过最漂亮的外国文学作品。说回《一生》,雅娜的一生平凡而辛酸,老莫要说的只有一句话——生活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美好,当然也不是你想象中那样糟糕!


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_第3张图片

《布拉练习曲》就比较厉害了,作者德内克·斯维拉克不仅是一名作家,他还是一名编剧,他同时还是一名演员,还不是个一般演员或编剧,他编并演的电影甚至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他之前上一个捷克共和国国宝级的作家叫卡夫卡。个人认为电影比书好看。

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_第4张图片

毛姆实在不合我胃口,《刀锋》读了三年才读完,主要还是他关注的那个阶层与我隔了一个世界。不喜欢毛姆,但乱画书封面的人不是我!

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_第5张图片


《圈子圈套》是二刷,当年被誉为职场圣经,号称白领人手一套,据说还被拍成了电视剧。作者王强还有一部写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书忘记了名字,个人认为比这个更精彩,但是看过太久了想不起来名字,无法推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一找。

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上最长寒假读过的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