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学能力为什么那么弱?如何提高?

如果我告诉你,你的自学能力与你的社交有关,你会不会很吃惊?这两者是怎么发生关系的?最后,你竟然能够通过社交提高自学能力,这是不是有点太神奇了。

先来看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

医院里,医生给患者打针,小明在旁边看着,当小明看到医生把针扎进患者屁股的那一刻,小明感觉自己的屁股也被扎了一下,“感觉”好疼。

你的自学能力为什么那么弱?如何提高?_第1张图片
打针

场景二

朋友聚会,小明被朋友的笑话逗得哈哈大笑,小红刚上完厕所回来,看到小明大笑,自己也不由自主发出笑声;时间有点晚了,小红打了个哈欠,小明看到后,受到感染,也有了困意。

场景三

围观世界杯,德国VS阿根廷,德国1比0绝杀阿根廷,德国的球迷们为自己的球队胜利集体起舞狂欢;阿根廷的球迷们为自己的球队失败而集体哭泣宣泄。


以上场景,你是否熟悉,生活中是否也会碰到类似的场景。你是否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看别人打针,为什么你会觉的疼?看别人大笑,打哈欠,为什么你会被感染?球队赢球或输球,你为什么会有下意识的“从众”?

这源自于我们大脑神经元的一部分“镜像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会在我们看到别人的某个行为时被触发,这些神经元会“镜像”被观察者的行为,就好像我们自己有同样的行为似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看到别人打针的时候,自己会觉得疼--你的镜像神经元被触发,正在模拟你看到的行为,然后产生相似的“感受”。

简而言之,当我们的镜像神经元被触发时,我们会迅速了解他人的意图,体验他人的的情感,表现结果是不暇思索地模仿他们,或者有与他们类似的行为,而不需要有任何复杂的推理过程。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镜像神经元好像只能由亲眼见到的人触发。语音,图片,文字等,几乎很难触发镜像神经元。

朋友生日,你打电话给朋友说,你在网上买了一把吉他送给他做生日礼物,朋友本身对吉他并没有兴趣,如果你只是送一把吉他给他,他一般也不会因为这是礼物而直接对其产生兴趣。

可若是你带着吉他过去朋友的生日宴会,在宴会上弹奏了一曲,而且你竟然弹的那么帅气,于是,你朋友的镜像神经元被你帅气的行为而触发,进而对弹吉他产生兴趣。

而你若是在弹吉他的时候,带着某种能够打动你朋友的的情绪,那你朋友会更容易被你影响从而喜欢上弹吉他,这时,你再把吉他送给他,他一定会感觉:“哇,知我者,非你莫属!”

你朋友的镜像神经元被触发了,产生了学习模仿的动力,而这源自于他看到了你这个真人做到了。所以说,一切的模仿都源自模仿者看到的真人的行为--哪怕是电视里看到的。

学习与镜像神经元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切学习过程在最初都是基于模仿的,而模仿最高效的方式就是你的镜像神经元被触发,而希望镜像神经元被触发,就需要社交,需要见到真人,又或者,至少能看到视频。

见到身边的活人做到很重要:

当你需要学习某项技能是,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寻找你身边拥有这项技能的人,然后靠近他,接触他,与他产生社交,这样,你的镜像神经元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触发,你的学习效率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很多牛人的分享或演讲,明明电视上或网络视频平台上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还要到现场?

到现场虽然花的钱更多,花的时间更多,但是他们得到的社交是你在屏幕面前所不能比拟的,他们亲眼看到牛人如何做到,他们亲眼看到一起到场的人如何做到,在现场,他们可以产生更多的社交,他们的镜像神经元更多,更频繁的被激活,最终他们才是最高效,最有收获的人。

教师和教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和教练就是为了激活你的镜像神经元而存在的,他们本身是某个领域已经做到的人,当你有主动学习意愿的时候,有他们做指导,你的镜像神经元就更可能被激活,从而成长的更快。所有与人接触的行为,都是一种社交行为,所以,与教师和教练接触,也是社交。

你的自学能力为什么那么弱?

现在你知道,你的自学能力为什么那么弱吗?学习也好,进步也罢,从来都不是单独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交行为。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所谓“自学”,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学”--这恰恰是绝大多数人一生学习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起来的确是在“一个人默默地折腾”,但是更深层次的动力很可能来自:

你亲眼见过一些人真正做到了。

你亲眼见过一些你知道确实有缺点的人竟然也做到了。

于是,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哦,(连)你(都)行,那我也(肯定)行”的想法。进而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有效的实际驱动力了。

所以,你自学能力差的原因就是:你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学,没有有效社交,见不到身边的活人做到,你可能就是闭门造车,而这些都无法激活你的镜像神经元,自学能力自然就强不起来。

老话说

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

阅人无数是社交,名师指路是社交,贵人相助是社交,总之,想要成长,你必须有社交行为。

这里最后的“自己去悟”,并不是说,你什么都没做,就开始自己去悟,也并不是说,你读完了书,就可以自己直接去悟,如果中间没有阅人无数,没有名师指路,没有贵人相助这些社交,你可能什么也悟不到。

而这跟自学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只自学而没有有效社交,你可能学了就忘,最终大抵也没学到什么。

为什么说环境很重要?

我们一直在说环境很重要:成长环境很重要,生活环境很重要,工作环境很重要。这些环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环境是我们的社交环境,牛人身边尽是牛人,富人身边尽是富人,因为他们生长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们有耳读目染,他们有言传身教,他们产生的社交更多是有效社交,他们的镜像神经元得到更多正向触发。

所以,环境很重要,不是所有的社交都可以让你有产生高效学习,当你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是,去做有效社交,看到真正的活人做到,接触他们,触发镜像神经元,模仿学习他们,你的学习才更有可能变高效。

高效学习公式

高效学习=有效社交+主动学习

如何选择“有效社交”环境?

你无法选择你的家庭环境,你可能也暂时无法更换你的工作环境,你可能会烦恼,自己想学的东西很多,但是身边能给自己提供有效社交的人太少,哪里去找真正做到的活人?哪里可以产生链接促成有效社交?哪里去找这样的环境?存在吗?

存在,【520亲子成长迹】社群就有这样的环境。

【520亲子成长迹】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社群,多数为宝爸宝妈,和教育工作者,现在社群里的所有人都在践行一件事情:记录。规则是:一周记录一篇,记录十年,不记录就出局。记录的意义可以看这篇文章《记录,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点击可阅读)。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50+的字友(520成员之间的称呼)遍布在中华大地的各个城市,当然还有国外的字友,最小95后,最大30后。他们爱学习,互帮互助,积极主动,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眼里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成长和践行。

什么是社群,社群的意义就是让你产生社交,而在【520亲子成长迹】这样一个有正向价值观的社群里,你还会担心产生无效社交吗?你会发现很多牛人,你能链接到很多牛人,只要你够主动,你足够想,你就能见到他们,与他们产生有效社交,见到身边的活人做到。

【520亲子成长迹】的价值观是:“育儿育己,成长相伴,彼此成就”,这个社群不仅给你提供“有效社交”的环境,还能给你提供人生算法,让你:输出-反馈-行动-输入-输出,拥有一个成长闭环,通过记录,最终让你的成长有迹可寻。

你的自学能力为什么那么弱?如何提高?_第2张图片
520成长闭环


由此得出:520亲子成长迹=有效社交

高效学习公式:高效学习=有效社交+主动学习

最终的结论:

高效学习=520亲子成长迹+主动学习

所以,最终标题中第二个问题“如何提高?”就有了答案:来【520亲子成长迹】,向优秀的字友学习。

总结

信息送达本身并不是教育,那顶多算是出版,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效社交,一定是群体共同成长。耳读目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耳读目染才能真正激活镜像神经元。

【520亲子成长迹】具备了所有这些有利于教育的特性,再看看那个公式,你还要继续犹豫吗?

见到那些“真正做到了”的人很重要;见到那些“确实优缺点”但“竟然也做到了”的人更重要。不要把自己隔离起来,而要想尽办法让自己接近那些优秀的人,哪怕无法与他们有太多的交往,能够见到优秀的人本身已经可能对镜像神经元产生刺激,“自然而然”地产生驱动了。

提高自学能力很简单,主动去见那些真正做到的人就可以了。有一点必须提醒,不要觉得“那和我没关系”,否则,再有效的社交,你最终也会错过升级机会。


1年52周,10年组成“520”。1周1篇育儿记录,10年之后,记录替我说出“我~爱~你”!

【520亲子成长迹】,一个关注家庭成长的社群,小班制精致群,52人报团儿成班,互为字友,彼此见证成长之路。

孩子有你的陪伴,你有我们的陪伴,加入520,十年之后,我们依然“见字如面”!

我是【520亲子成长迹】发起人,一个持续记录者,如果你也在做记录,也想让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循,欢迎扫码加入520,我们一起相伴走拾年。

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自学能力为什么那么弱?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