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第一代支边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从内地来到新疆,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
当初他们刚来支援边疆的时候,这里只是茫茫戈壁,荒无人烟,气候条件恶劣,漫长的冬季白雪皑皑,一年里有半年多看不到一点绿色,“白菜、萝卜和土豆”这老三样就是冬季所有的蔬菜,所以特别珍惜春天菜园子里刚露出一点红色的西红柿,吃第一口西红柿的感觉那就是天下至尊美味。
也正是他们第一代边疆人用青春、汗水和热血浇灌了这片热土,把戈壁变成了绿洲,让无人居住的荒漠成为了宜居城市,很难想象现在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的小城市,以前曾经那么荒芜。
他们“疆一代”亲眼见证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他们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我们作为“疆二代”,坐享父辈的劳动成果,非常感恩父辈的辛勤付出。
在这片热土上,有大片的农田,种植着棉花、玉米、小麦和葵花等农作物,棉花生长需要足够的热量资源和生长期的降水或灌溉条件,新疆为干旱地区,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活动积温高,这是特别适合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在新疆西北侧山地较低,有许多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少量水汽可以进入,天山地区降水稍多。冰雪融水也是主要水源,只要解决灌溉问题就可以种植棉花。
由于新疆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74.31%。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比重的83.84%。
记忆中,只要当年妈妈承包的是棉花地,那我们几个孩子也就没有所谓轻松的假期了,棉花从播种到采摘,整个生长期都有各种活要干,播种、拔苗、剔苗、除草、打药、打尖、浇水、施肥、采摘,一遍一遍地在望不到头的地里劳作着,有时真的是绝望,干不完的活儿啊,一人包地,全家上阵。
让人又爱又恨的棉花,它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棉农的孩子,所有的心思都在它的身上,天天关注它、喂养它,修剪它,希望它长得强壮、健康、开花、结果。
棉花全身都是宝,白白的棉花抓在手里软软的,里面的棉籽可以榨油,棉绒的价值就更大了,做成棉布、棉被、一切棉制品,穿着用着都特别舒服。
一到棉花采摘的季节,无论男女老少,建设兵团的所有劳力都会出现在棉花地里,那时作为学生的我们,基本都是秋季刚开学,就吃住在连队里,与大人们一块儿起早贪黑,与时间抢速度,都希望在最快的时间里,趁着还没下霜,把白花花的棉花采摘出来。
前面摘完,后面又开了,至少要采摘三遍才能拾干净,直到下雪了,在地里冻得伸不出手,还尽力把最后的棉花采回去。
那一朵朵棉花是兵团职工的命根子啊,倾注了一年的辛勤劳动,怎么舍得让一朵棉花留在地里。
天气不好的年份,辛苦一年最后还挣不到钱,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日子无以为继,也曾经有多少人因此而寻了短见,生活就是那么残酷!
就像辗转迁移的“麦客”一样,新疆也会出现一批“拾棉花”大军,他们集中在棉花的成熟采摘期,用一两个月的辛苦换来对他们来说可观的收入。
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当时还是孩子的我们都怕了,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以种棉花来吓唬我们: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包棉花去!
这竟然也成了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和压力源泉,只有上大学这条捷径,才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当时的想法就是:离开这里,不再种地!
现在人们都返璞归真了,对棉质衣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说应该是好事,看着一望无际的棉花地,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就连以前最费劳动力的采摘,也已经由机器代劳,这在以前真的不可思议。
我还没有亲眼见过机器采摘,据说是快到成熟期,就把所有棉花催熟,再把叶片脱掉,然后统一由机器一遍采完,虽然失去了采摘的乐趣,但毕竟解放了人力。
想起小时候拾棉花的时候,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我们小孩子都累得受不了,大人们就更不用提多辛苦了,真不知道年年是怎么干下来的。
多年以后,再次踏入这片棉田,心中百感交集,小时候的那种惧怕感没有了,有的只是植入骨子里的亲切感,也有对现代农业的敬畏感,更有对辛勤工作人们的感恩。
我们的所穿所用,都是他们的双手带来,通过那一双双粗糙、沾满泥土的大手,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才让我们生活得幸福踏实。
马上就到收获的季节了,丰收在望,衷心祝愿风调雨顺,心想事成!
微信公众号:踏雪来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