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陪读到放手

陪读可能是困扰很多家庭的大问题。

下班回到家还有辅导任务等着你,人累心累。乖乖写完也就罢了,偏偏各种拖延、磨蹭、不认真,简直是坏情绪的火上浇油。

从陪读到放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幼儿园到小学,由于学习场所、学习内容、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变化,父母在初期的陪读是必须的;但在陪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在熟悉新生活后要及时放手。

孩子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独立完成作业,这让我们轻松不少。

有几点经验分享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一、培养求知欲

培养求知欲的方法有很多,我从培养阅读入手。有次在读章红的《踏上阅读之路》时,发现上面有段话提到阅读的种子。心想这个主意好,喊来儿子故弄玄虚地在他心间点上一粒,并告知他这粒种子很奇特,只能通过看书去灌溉。

后来他多次质疑过我的魔法,忍着笑耐心跟他解释。终于有一天他说他懂了:“知识就像是路,如果不学习路走着走着就断了,如果学习的话不同的路可以连接在一起,我想往哪儿走就往哪儿走。”也许他是真的明白了。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只需告诉他学校是学知识的地方,他就会对之充满期待。

二、不用学习取代玩耍,不以限制玩作为惩罚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我们要尊重并遵循这个规律。不能因为上学了有作业了就突然各种限制,要保持玩的连贯性。特别是在小学初期,我认为这点很重要,不能给他们造成玩耍与学习是敌对的概念,即不要让他反感学校。

一年级上学期,放学后我都会让他看电视,玩玩具,好好放松,等我下班后再开始辅导作业。小学作业不会太多,集中精力一小时内可以完成。一年级下学期,回家先放松玩会儿,然后自己写作业,下班后检查签字。

约定好作业外的时间都可以自行安排,目前执行良好。

(推荐阅读彼得.格雷《玩耍精神》)

三、唤醒成就感

我们知道成就感是继续某项事由的动力和兴趣,当兴趣形成剩下的就是乐在其中了。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会了会开心,被夸奖了会更有动力,家长可以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鼓励他们、肯定他们。

例如,他拿了一张打着优星的作业向你展示,你可以说:“你的作业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你一定感到特别开心”;例如,他拿着一张100的试卷给你看,你可以说:“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学的不错,你肯定为自己感到自豪!”诸如此类,让他明白这些成绩是自己取得的,是对自己的嘉奖,以此唤醒他内心的成就感。

我们要注意措辞,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不要说“好好学,给我考个一百分回来!”不要让他产生为取悦家长而学的念头,也留心他因逆反心理而抵触学习。

(推荐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四、宽松对待成绩,不用物质奖励成绩

当孩子拿试卷回来时要理性的提醒自己,考试目的只是让家长知道孩子学的怎么样,无关你的面子问题。

尽量控制好自己,不要表现出太大的情绪波动,考的好就肯定他,考的不理想就一起分析原因。不要让他看出你很在意分数,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才可以轻装上阵。

另外,我不赞同用物质奖励成绩。明确他的学习目的:为自己的求知欲和成就感而学,不为得到物质上的奖励。建立在物质上的喜悦都只能是短暂的,自我超越的成就感才持久。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想要的礼物只要合理都可以得到满足,不会受你的成绩或者其他表现的影响,我们爱你只因为你是你。”让孩子明白你对他的爱没有附加条件,给他以安全感。

(推荐阅读《无条件养育》)

五、不布置“妈妈的作业”

在低年级,我认为只需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就够了(当然视孩子的接受能力可酌情考虑增加练习,方式要巧妙不逼迫)。余下的时间用来干嘛呢?作为他的自由时间,自行安排。

每个人都有自由的需求,对于精力旺盛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需要玩和探索,别用学习束缚他。记得有句话是说:很多有用的知识都是在无意中获得的。

当每天的作业任务很明确,作业后的大片时间就是他的诱惑,还有什么理由去拖延呢?但如果他意识到家长见不得他"闲",那就说不准他会有怎样的招数了。

(推荐阅读《爱与自由》)

六、陪读中情绪稳定,多用轻松幽默语句

目的是让孩子有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果每次陪读中都充满父母的责怪、呵斥,孩子很难对写作业感兴趣,类似于条件反射吧。再者,低声沟通更有效。

陪读中父母情绪要稳定,面对小错误要宽容,能以开玩笑的口吻提醒最好,多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或者拟人化的语言,笑闹中轻松搞定。寓教于乐,给孩子乐的感觉是重点。

有时检查作业,小小的失误都会被我偷偷改掉,太多的修改其实是一种打击,初期培养信心很重要。日久天长,小毛病慢慢修正,操之过急反而效果不好。

(推荐阅读《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七、不报过多的兴趣班

这个问题也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个人观点是不宜太多,一到两个足矣。

很多兴趣的发展是靠持续接触,外部影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带着轻松的心情。显然多个不同兴趣班间的转场并达不到深入培养兴趣的目的。目标不专一,精力被分散。也许得到满足的只是父母的恐慌?

最近陈涌海教授的《将进酒》火了,他的职业是科学家,兴趣是音乐,音乐作为他缓解压力的方式与之和谐共存,这才是真兴趣。但他也是在大学才爱上的音乐,而后一发不可收拾。这说明兴趣的培养不在早,在真。

事实是,很多兴趣班并不能被很好的坚持,特别是升入初中后,大多是直接放弃。在该玩的时候没时间玩,在需要放松的时候没有兴趣相伴,很矛盾的论题。

如果现在问你的孩子:你真正的兴趣是什么?我想答案很统一:玩。

(推荐阅读《解放孩子,解放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陪读到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