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新看3
《阿朗的故事》
看电影避不开的就是港片。
说起港片我脑袋里出现的第一部就是《阿朗的故事》。15岁看到30岁。
如果这部片能够打出100分,那么就要分40分给罗大佑的音乐
每当罗大佑沙哑的嗓音《恋曲1990》和《你的样子》响起来时。周润发扮演的阿郎就会走在那条跑道上。
导演杜琪峰。这个香港导演眼中的江湖似乎女性地位挺重的。很多导演身上的标签太重。“兄弟情”的吴宇森和“侠义”江湖的徐老怪当然还有杜琪峰式“黑色”的暴力美学。前两年都市爱情电影《单身男女》《向左走,向右走》也是出自这位导演的手。清新爱情竟然可以让暴力美学导演拍的这么轻松。拍惯黑帮再拍爱情,竟比普通的爱情片多了几分执着。
这部电影时经典之作,经典之所以时经典因为他让人再多年后回想仍然感动。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浪子回头的电影“有的错人真的不能犯,一旦犯了,需要一生去弥补。说的人就是阿郎。
作为女性在没有结婚前高中时候看到阿朗(周润发)在外偷腥,酒醉后回家暴打怀孕爱人波波(张艾嘉)时。波波大肚子从楼梯上滚下来那一刻。刀就提在心口。
我不能理解波波从国外回来看到阿郎竟然还能平生静气和阿朗说话。她不是很恨他么?她应该恨他。要是我的话也许会从后面给他两板砖,拍不死他就算我输。
但是等到结了婚有了而孩子孩子心智成熟后才知道,波波走了10年了。10年足够让一个女人淡忘一段情和一个人。10年让一个女人成熟长大。她不是不恨阿郎,而是她已经忘记了所有。忘记爱也忘记了恨。突然出现的孩子让她不得不面对阿郎。
一个酒色之徒在尽心尽力的照顾着两个人的孩子。10年回来突然出现一个聪明活泼的儿子。孩子就像扣子一样羁绊着两个人。更何况这个孩子还是自己一生唯一的孩子,因为波波滚下楼梯时,造成了终身不孕。
她想把孩子带走弥补做妈妈的缺失。她没有考虑过阿郎对孩子的不舍。直到阿郎故意打走儿子,只为让孩子找妈妈。面对爸爸的打骂,波仔依然选择回去和阿郎在一起。波波才认清孩子是带不走的。张艾嘉的演技毋庸置疑,几次哭戏很是惊艳。在得知波仔是是自己的孩子时眼睛是慢慢红,眼泪不自觉的流出来。整个过程呈现在观众和阿郎面前。看到波仔和阿郎之间不舍。孩子哭痛苦和痛哭,张艾嘉站在旁边既割舍不断又明白,不停的流着泪。那种画面深入人心。
波仔对与阿郎就是全部,阿郎是矿场工人。没有过多的收入。没办法给孩子更好的环境。10年过去,除了多了个儿子,阿郎的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变化。清贫的家,多了一对欢乐的父子。
当初的错事哪那么容易被弥补。十年时间自己和爱人差距越来越大。把儿子从孤儿院接回来独自抚养十年,个中辛苦,作为父母都能体会。虽然环境一般但是对波仔的教育并没有少,不能随便收别人的礼物。要又礼貌。虽然教育简单粗暴。打骂都有。父子情深不是一两件礼物可以代替。阿郎能给的都给孩子了,但给不了孩子母爱,就算倾其所有也无法和妈妈给的相比。
阿郎想留住波波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孩子。孩子已经缺失妈妈十年了。他知道错了,阿郎不顾腿伤和最后的奋不顾身也算弥补了波波当当初为了和他结婚的离家出走的奋不顾身。想留住爱人想留住孩子的妈妈。能让他们联系起来的也只有赛车了。最后波波回来了,阿郎却死在了赛道上。你爱我,我对不起你,拿命表示我的诚意。
英雄末路也好。说悲剧英雄也好。结局就是阿郎死了。爱人回来了,一个“情”字充斥着一个简单的故事。爱情的另一种样子:浓烈报以浓烈。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就是阿郎的人生写照
有的人生注定结婚生子,有的人终其一生寻找自己。看遍花开花落。
年轻的父母犯下的错误孩子在无形的承担,等父母长大了。能做的用余生在弥补。
为了逼走波仔,不舍加上愤怒,一边流泪一边向孩子下手。孩子说要走发哥眼睛不敢看孩子,我的眼泪又不争气了。一个男人的心酸在那一刻也是展示尽了。因为爱,爱孩子也爱波波。
自己就就像道错题,不能被人爱人接受改正。
周润发张艾嘉是港片辉煌的代表,正版影片发哥贡献了最佳演技。发哥在刚开始的油腻造型,让人眼前一惊和最后出现在赛场上的短发形成了鲜明对比。形象代表决心和转变。面对刚回来的爱人自己无奈的盯着她。既欣喜又感觉差距千万里。最后的发哥车祸躺在火焰中,母子二人冲出车道向他跑来定格成永远的经典,最后满脸血的阿郎眼中竟是十分不舍。用命补给了母子也算补上了把。
我曾经想过如果阿郎没有死会是什么样的?他们会在一起么?阿郎的不羁,波波的温柔,波仔的可爱。好友的仗义,揉在了一个改变不了结局的故事中。香港谈“情”的电影最终似乎都不能两全。
当时的港片不需要多想。
阿郎只是在给我讲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