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记】体检室里的思维奔逸20181107

时间:今天上午。

地点:B超室。

人物:体检大夫、我。

事件:单位体检。

按照大夫的指示躺在床上,她蒙着口罩,我只看到她那两道又黑又细的眉毛。她把凝胶涂在了我的脖子上,开始检查,在我的左侧颈部看了很长时间,弄得我有点疼。待她检查完,啪地一下把卫生纸往我脖子上一扔说:“把毛衣拉起来,检查腹部。”我边擦着已经被温热了的凝胶边问:“甲状腺有结节是吧?”她目不斜视地看着屏幕,“嗯”了一下,声音好象是从喉咙里发出来的。我又问:“多发的吗?”其实去年体检已经发现有结节了,我只不过是再确认一下,她又嗯了一声,然后说:“麻烦你快点,项目还挺多的。”言语极其礼貌,口气极为平和,我却有点不舒服了:“我得擦干净啊!”“你可以把纸先垫在那儿,最后一块儿擦。”没毛病,一点也没毛病。

突然想起了上课时老师反复敲黑板的那句话:求助者是活生生的人。

没错,假如我头脑中没有这句话,可能就会像往常一样,按照大夫的要求,迅速地配合她,可今天我偏偏把动作放慢了。

她继续工作,我的大脑却开始了飞速的运转,感情反应也很快变成了理性反应。医生眼中是“人的病”,他们发现问题会迅速诊断,诊断完,该复查复查,该吃药吃药,该做手术做手术,“病”除为止,这是他们的工作。而老师却一再强调,作为心理咨询师,不仅要看到“人的病”,还要看到“病的人”。看到“人的病”,是和医生一样,需要做出诊断,能治疗的治疗,不能治疗的转诊。而后看到“病的人”,却是在确定了一个在职责范围内的求助者以后,给与力所能及的人文关怀。

复盘周日课堂,拆解一下“求助者是活生生的人”是什么意思?

对于职业心理咨询来讲,求助者必须满意三个条件:1.意识到自身有问题;2.愿意改变;3.付费。很多爸爸妈妈走进咨询室,都是带着一个想法:怎样让孩子改变?仅仅通过父母的描述,我们无法对一个不曾谋面的孩子做出任何判断,更无从解决“让TA改变”的问题。这些家长付费没问题,也因为孩子问题而痛苦,满足后两个条件,可绝大部分却不认为自身在“问题”中有什么责任,也没想过做出改变。这样的人,并不能算作是求助者。

怎么理解“活生生”呢?简而言之,就是活在当下。从求助者的情绪来看,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担忧,而真正没有抑郁或焦虑情绪的人恐怕也不会走进咨询室。老师曾教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看对方的眼睛。在没有眼神接触的情况下,对方的心理状态相当于是“死”的。比如一个人只顾哭诉时、一个人正在出神时、一个人坐立不安眼神不能聚焦时,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时,首先“激活”TA,也就是要把TA拉回当下、眼前,一旦回到当下,抑郁或焦虑情况的指数会大大下降,才能开始沟通。

想到今天的不舒服,就想到要时刻保持警醒——对方是一个人。无论TA是带着什么问题来的,问题都包含了认知、情绪和意志行为三个方面;而问题背后,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再深一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上有天,下有地,此为一个整体。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才能把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无年龄、无性别、无道德”是对咨询师的基本要求,需要长期觉察和练习。在这个基础上,区分不同的求助者,比如,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领导、百姓,各有不同的特点,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有四个不同的层次:

1. 把别人当自己。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动辄“应该”、“必须”、“一定”,这是典型的自恋,当别人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会不舒服乃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2. 把自己当自己。也就是提高自己的自尊,摆脱内心“共生”的要求,划清界限,不再需要通过要求别人来满足自己;

3. 把别人当别人。这与上一条其实是一体两面,能够把自己当自己的人,通常也会把别人当别人;

4. 最后,也是最高境界,能把自己当别人,这就是共情,需要我们终生练习的。 

这些都是老师一直强调的。他说这些内容可能不一定严谨、科学,但我觉得却是实用、好用。也是经过了多年咨询实践、思考、总结和提炼的,现在毫无保留地拿出来,我们这些学生也算是抓到一条锦鲤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修日记】体检室里的思维奔逸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