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29ff98f71474
文章点评:春丽战友你好!读了你的文章,让我不由地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是的,正如战友在文中所说的,“如果父母太过爱子女,即使小孩成人工作了,子女们似乎也将这份爱视为理所当然,习惯了毫不费力的被父母爱,却忘记了要去爱父母。提醒我们做父母的,爱的天平不能倾斜了。”
但是中国的很多家长,却似乎并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一过四十岁,就放慢了自己事业上的节奏,转而将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并指望孩子将来长大后能对他们非常孝顺。但是其最后却往往是进入死循环,得到了一个差强人意、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详情可看吴军老师的专栏文章——《第166封信 | 递归和死循环》
而我们作为儿女的,则应学会回馈父母与社会,吴军老师在他的《谷歌方法论》专栏中说道:
“生活如此善待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花一些时间、精力和辛苦挣来的钱去感谢曾经帮助我们的人,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不是很幸运的人。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心里得到满足,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地改善那些人的生活,使得我们周围的人能够过得更好,并且反过来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环境。
回馈是多方面的。中国人所说的孝道本身就是一种回馈。但是,回馈不仅限于对我们的父母、恩人、母校和亲友,也包括整个社会以及那些和我们素不相识的人。
很多人讲,我现在太忙或者太穷,没有时间或者金钱回馈。其实回馈完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从现在开始身体力行。
世界最著名的慈善家恐怕当属老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了。据估计他一生捐出了5.5亿美元的巨款,折算成今天的 GDP 水平,相当于1000亿美元左右。他帮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公共卫生学院,这是美国今天最好的公共卫生学院,洛克菲勒还在中国创立了协和医院。
此外,他出巨资(8000万美元)帮助芝加哥大学从一个很小的教会学校变成后来的世界一流大学,还建立了在医学界非常有名的洛克菲勒大学(一所医学院)。在接受洛克菲勒捐赠的大学中,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布朗、卫斯理等名校都在其列。
洛克菲勒并非是在有钱后才开始做善事的,他在16岁有第一份工作时,就开始将自己收入的6%捐出来,并且一生都在做回馈社会的事情。
同样地,没有时间也不过是托词。大部分人恐怕不会比我更忙,我每周大约两天准时去看望我的母亲,我想我能做到,99%的人应该也有时间做到。
至于工作,我是这样处理的。到了时间,不论我是在开会,还是在做别的事情,我会和其他人讲,我现在必须离开了。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那些天不要指望我会加班,也不要在快下班时安排事情。而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做的那点事情,远没有我们自以为的那么重要。”
所以中国式父母与孩子的问题在于,父母一方面过分地寄希望于孩子,希望孩子能完成他们的心愿并在将来能对他们孝顺;而孩子在另外一方面又因受父母过分期望与中国“孝道”传统的双重压力,让他们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背上了过重的心理负担,以至于虽然可能在高考这类的百米冲刺上占优,却更有可能在人生其他的马拉松长跑中受挫。而受挫后的许多中年人索性就干脆放弃成长,选择接受自己平庸的现状,并再次寄希望于下一代人…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永远的死循环!
要解开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多学习下美国家长的做法——即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在中国文化中,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财产,而在美国的文化中,他们认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
相比而言,中国的家长比较溺爱孩子,这可能和过去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但与此同时,对孩子的约束也比较多。在美国,家长也管孩子,但是更多地是给他们提供机会,而不是帮他们做事情。
对于孩子的未来,中国家长有个普遍的问题是把自己的意志,以及没有实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身上。在美国,家长更多地是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东方的文化中,孩子即使再大,也是父母自己的孩子,自己好歹是长辈,应该得到孩子的尊重甚至将来的照顾。当然,父母也会帮助孩子带孙子孙女。
但是,在美国,孩子离开家以后,和父母的关系就比较淡了,尤其是在孩子自己结婚后,孩子很少照顾父母,当然父母也就不会为孩子带第三代。
此外,很多父母并不会勒紧裤腰带帮助孩子贷款买房,因为孩子和他们的联系并没有中国人那么亲,而美国的父母老了以后,会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而不会一切为了孩子。
所以中国的父母如果能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自己的事业成就上,而不是一切都为了孩子。我想,这样一代代人不断地通过事业上的成功来实现阶级跃迁的可能性,要远比后者要大得多吧!也许类似电视剧《幸福一家人》中主人公房永福的中国式家长们的救赎之道,就在这中美文化的差异之中吧!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对战友有所启发!如有不到之处,还望战友多多包涵!非常喜欢战友的文章,期待看到你的下一篇佳作,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