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 愿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能救赎自己曾经的懦弱

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社区中一个仰慕纳粹的普什图族孩子阿塞夫和阿米尔、哈桑发生冲突。哈桑用弹弓维护了阿米尔。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了赢得爸爸的好感而勇夺冠军,哈桑则保证去追到第二名的风筝以证明阿米尔的战绩。但在哈桑的归途被阿塞夫等人截住。阿塞夫要哈桑把风筝给他,但哈桑不肯,于是他强暴了哈桑。这一切被阿米尔看到,但由于怯懦阿米尔没有挺身而出。

当阿米尔背叛哈桑的时候,阿米尔分明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可他的第一反应却并不是向哈桑道歉试图去弥补这个错误,他首先给自己找了借口,哈桑只是一个扎哈拉人,是一个仆人,他作为主人并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仆人。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很为哈桑感到不值,阿米尔根本不配哈桑对他这样的好。可静下心来想一想,我其实并不比阿米尔高尚到哪里去。

扪心自问,我对我的家人我的朋友们足够好么?当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都能够为他们挺身而出么?当我知道我没能够做到的时候,我是否也和阿米尔一样一味的给自己找借口,去逃避自己的错误?

我和阿米尔一样,在犯错的时候,首先会为自己开脱,试图说服自己其实我并没有犯错或者是我的错误并不严重,是可以被原谅的。归根到底,我们选择逃避、不作为的原因是因为害怕自己受到伤害。

人的天性是自私的,一旦遇到事情,自保是一种条件反射。

但是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人组成了社会,社会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人更好的生存。如果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就很难得到进步,比如掌握知识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把知识传授给别人,那么更多的人会处于无知的状态,社会也无法像今天这样快速发展,人们可能也享受不到现在社会带来的安全与便利。

我们自小就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下懂得礼让和分享,明白互帮互助的重要性。而互帮互助之所以会被普遍的认可,是因为当立场互换的时候,我们谁都不想自己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当你对世界友善的时候,世界会回赠给你同样的善意。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实际上在现代社会,行善特别是去帮助一个陌生人,本身所要承担的风险可能十分巨大。比如说有些人利用年轻女性的善意将女孩子拐卖到深山老林里去。

记得前两年看过一个新闻,“女子遭遇追杀,路人冷眼旁观最终惨死”。反应社会冷漠的新闻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反思过,但自保的心理又让我们继续沉默。

在唐朝时,法律规定有规定不作为犯罪,当街道上有人行凶,而有能力制止的人选择袖手旁观的话,最后这部分不作为的人也将被法律治罪;在秦朝时,如有人犯罪,他的家人亲友或者战友等,都有可能被连坐牵连,一同治罪。

封建社会对人命的蔑视,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当时人们强烈的威慑;而现代社会则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水平行事,即便不作为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然而阿米尔其实除了选择自己挺身而出以外,他还可以有别的选择,他可以向巷子里的大人求助,可以选择一个相对自保又保护哈桑的方式。阿米尔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选择,可能是因为他的自尊心不允许,或者是别的什么,终不可而知。

我们也是一样,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一个相对能够保护自己又能为别人提供帮助的方式。

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方式有很多种,将自己和他人都置身于危险之中明显不是最佳的选择。我们应当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明白做每一件事所应该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有些事事发突然,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在仓促的时间内所作出的决定是本能在起主导作用。能够避免当时作出不太明智的选择,我想只能在平时多多思考当你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时,能有多少种应对的方案。

承认自己的软弱是可敬的,只有当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拥有改变自己的能力。阿米尔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勇敢无畏的人,他知道自己是软弱的,是畏惧他人的绝对武力的。但在阿米尔重回阿富汗之前,他始终缺少一种改变自己的勇气,在多种因素的刺激才有了重回阿富汗的勇气。

在《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里,阿米尔并不是一个英雄,甚至他应该是一个反面例子。但他也同样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真实面貌。我们也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样也想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真正能使我们有底气和能力去帮助他人,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努力变得更好的我们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长为可以救赎自己曾经的懦弱的人。

追风筝的人 | 愿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能救赎自己曾经的懦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8下半年,你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 | 愿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能救赎自己曾经的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