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阅读总结第三弹

这两本看完一阵子了,今天终于打败了拖延症整理了总结出来,因为是同一个作者,所以写在了一起。

我的阅读总结系列,大部分是泛读的书,所以不会和书评一样正式,打算选一些觉得还不错的书简单写一些感悟。

写这个系列的原因一个是很多书没有写书评的必要,而豆瓣短评字数对我来说也越来越不够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写年终阅读总结方便一点,哈哈哈。

这篇写了一大半的时候,电脑内存满了没有保存上,好气啊的我只能跑去睡了一觉起来再重新写。

NO.1《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作者:度阴山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推荐:三星

这个系列一共四本,这是其中的第一本,在喜马拉雅听书。这个系列讲述王阳明的一生,还有他对知行合一的提出与实践,可以从他的人生故事里,对心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过我总觉得当中有一些故事来自后人的杜撰和神化。为什么想看这本呢,因为我对那个时代最感兴趣的四个人就是,王阳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还因为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的圣人,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

王阳明从朱熹理学出发,因龙场悟道,创立知行合一思想,影响后世深远,甚至成为现代风靡的成功学指导。而中国的历史课本上,标签化的给王阳明写上了那段特别唯心主义的花开花灭学说,曾让我误解很深。后来发现走出学校以后,你需要不断地去深度了解,然后撕掉以前被课本贴上的一个一个没有温度或者很多误读的标签。

读完这本以后发现,原来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知行合一,是你的行为,符合你内心的良知与道德规范。而也是因为这本我才发现王阳明的成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天资,军事才能,时运还有内心的强大,如果仅仅相信自己却没有认知的根基,便只是可笑的自大了。其实成功总是倒叙的,我们总是喜欢将一个人的成功简单归功于几个原因,甚至是一个知行合一的理念,可事实是,哪怕将无数相同的条件和假设重新加注到另一个人的身上,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时运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只能从这些名人的传记里,窥一眼传奇而已。

全书给我最震撼的一点,就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前,他与其它言官的以命相谏。这种哪怕以性命做代价,也一定要说真话的精神现在已经是看不到了。也是因为这件事,王阳明被贬谪龙场,然后走向自己的命运,似乎大部分伟人都需要一次不得志来成全自己的流芳百世。

虽然现在对心学只是一个浅薄的入门,没有觉得特别戳心的内容,我想既然被后世如此推崇之至,应该是有很多我还不知道的原因吧,后面还会继续找书来深入了解。读书便是这样,有时候年纪小,读过也是一种错过,但好在书就那里,不离不弃,总给你回头的时间。

NO.2《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

作者:度阴山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推荐:三星

这么多年来,他笨的明目张胆。因为这句话激起了我读这本书的想法。然后发现,曾国藩这个人,是古往今来,难得的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不落,都处理的非常好的人,而如此成功,却只是以平庸之资,实在令人惊叹。他严格修炼自己的品行,给家人写书信后集成《曾国藩家书》,组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以一己之力,安邦定国。

如果说,王阳明是别人家的孩子,那曾国藩就是那个笨笨的我们。如果说,王阳明是高不可攀的天才,那曾国藩便是我们触手可及的榜样。王阳明三岁成诵,而曾国藩背一篇文章需要磕磕绊绊读上好几十遍,以至于连藏在房间里的小偷都忍不住爬出来背了一遍。对比王阳明和曾国藩,才发现似乎很多聪明的人总是学这学那,而普通的人只专注一件事,反而更容易成才。王阳明曾经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和功夫在其他方面,也是后来逐一放弃,才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读这本书挺为曾国藩提心吊胆的,人生的每一个坎,其实对他来说都很不容易,稍微的差池,曾国藩这个名字就很容易埋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我想,他的踏实,执着,偏执,稳扎稳打,思虑周全,坚持圣人之学,待人以诚等等等,都是他丰功伟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读到后面,我不确定了,似乎曾国藩只是大智若愚,很多事情换一个人来都不会做的比他更好了,他成功在每一个深思熟虑的细节里,即使有失败挫折,也会及时调整战略,而有的战略即使看起来拙笨,但合适有效。他一生都在坚定而严格地执行自己信奉的格言“慢慢来”。

如果说王阳明的人生转折是贬谪龙场,那曾国藩的凤凰涅槃便是第二次守孝的修身养性,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他成为了那所谓的半个圣人。他严格律己,宽以待人,在官场谦逊,对下属宽厚,以诚待人,晚年功成身退。

他临终时让人在墓志铭上说“不信书,只信命”,可他一生的家书都让人坚信付出必有回报。

我想,命运只会青睐这般努力到了极致的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阅读总结第三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