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Bank 4.0》一书在2019年席卷全球,此书的副标题是“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看似大胆的预测却在今年成为了现实。
确实如此,由于受到疫情“黑天鹅”的影响,大部分金融企业今年的线下场景受阻严重。但与此同时,那些在数智化转型领域领先的金融企业,却在抗风险、敏捷协同和市场反应效率方面交出了“高分答卷”。
中信银行信用卡就是其中的典型“标杆”,其打造的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云架构信用卡核心业务系统——StarCard新核心系统自2019年10月投产运行至今,在成功实现“更稳定、更快、更敏捷”效能提升的同时,其融合信用场景深度践行金融科技的新生态,也让中信银行信用卡实现了“新服务、新技术、新管理”三维一体综合能力的全新跨越。
客观的说,这种源于最佳实践所沉淀出来的金融科技创新方案,不仅为国家关键金融基础建设贡献了含金量十足的智慧,更为整个金融行业提供了未来数智化转型和升级新方式、新路径,相信必将会引领和推动国内金融核心科技领域实现新一轮的变革与创新。
全新跨越
毫无疑问,没有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道路是平坦而不曲折的,同时它也很难从教科书上找到标准答案。换句话说,必须要有去采摘悬崖边那朵玫瑰的勇气,才有资格拿到通往成功道路的通行证。
回头来看,StarCard新核心系统前瞻性的探索与实践,无疑就是上述这段话的最佳印证。近日,中信银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统一周年沙龙在深圳举行,为我们“揭秘”了系统研发投产背后的“故事”。
首先,调研决策阶段,过去几年国内信用卡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几乎每年都保持着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这对核心系统的容量就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背后的原因是,传统系统在架构设计上往往最高只能满足500万张发卡量,但中信信用卡面临的是从4000万到亿级发卡量的跳跃,即使对系统不断升级和各种优化,仍然难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为此,早在2014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开始广泛展开内外部调研,并寻求解决之道,最后得出两个重要结论:全球范围内主流信用卡供应商的系统,基本上都无法解决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但同时,基于分布式云架构打造新一代核心系统,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在架构上是可行的。在充分论证之后,中信银行管理团队果敢决策,并于2016年正式启动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的自主建设和研发。
其次,设计实施阶段,尽管已决定自主研发新一代核心系统,但对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来说,这是一条从未“趟过的路”,整个金融行业此时也没有参考和借鉴的案例,困难可想而知。基于此,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确定了“先外围、后核心”的实施策略。
有了落地的总体路线图之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在核心系统上围绕性能、稳定性、容量、扩展性、敏捷、安全等制定了在业内最为严格的指标;在组织架构和业务协同上,以业务单元组建了一千多人的作战队伍,以大幅提升协作能力,同时展开了核心升级的三大战役(包括授权交易子系统、账户处理子系统、数据&应用服务子系统);外部合作上,则构建了庞大而有序的协同团队,同时引入华为、江融信、长亮、天阳、毕马威等合作伙伴,最终历时23个月实现系统升级,同时完成了原系统的迁移,期间一共完成了四大版本升级,实现了上万个功能点的交付。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在技术创新上还采取了全新的方式和策略,那就是一改传统金融核心系统把80%的资源投入到硬件设备上的普遍做法,而是采用“倒二八原则”将更多资源投入在软件上,同时以“软件定义、硬件重构”的思路,在分布式系统上大规模应用开源技术,这为中信银行信用卡自主研发新一代核心系统奠定了关键基础。
三是,切换投产阶段,金融核心系统最为重要的就是“稳定性”,为确保切换投产顺利,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在系统上线之前也加大了测试的力度和规模,通过采取“双线并行”的测试方法,最终实现了接近50万个测试案例,模拟了接近600个异常场景,及时筛查出正式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解决,在上线前,还按照监管要求进行多轮次同城机房无感切换演练。
最终StarCard新核心系统按照“投产成熟度评分模型”打分,也取得了一个非常高的成绩,并有效化解“三新叠加”的风险,即新技术体系、新交付方式、新运维模式。
自去年10月正式投产,StarCard新核心系统已稳定运行一年,数据显示StarCard目前已成功承载亿级账户运营管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更是从传统的“4个9”时代迈入“5个9”时代。此外,新核心系统的交易峰值高达4500笔/秒,平均交易响应时长做到了40毫秒以内,有效满足双十一购物节、会员日、抢购抢兑、营销活动等高频交易应用场景的需要。
不仅如此,在性能上,StarCard新核心系统生产环境轻松通过了4500TPS的压测值,是双十一峰值的3倍。线性扩展能力方面,在测试环境20台x86服务器上部署应用,也通过了20000TPS的压测值,是同业双十一峰值的2倍。
由此可见,在整个金融行业没有借鉴对象的大背景下,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并用大胆实践率先完成了新一代核心系统的转型和升级,这个历程可以用“艰难的辉煌”来做形容,它不仅实现了中信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架构的全新跨越,更为金融行业核心系统自主创新趟出了一条全新之路。
新核心方案
根据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查新报告》,中信银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统,实现了业内诸多第一。比如,第一个部署在容器云平台、第一个采用微服务和大数据架构、第一个基于x86服务器、第一个国产数据库支撑亿级卡量、第一个基于交易级账户设计理念…
那么,源于最佳实践所沉淀出来的金融科技创新方案,究竟具备了哪些核心竞争力呢?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一探究竟:
一是,重塑端到端客户体验, StarCard新核心系统打造了“新额度体系、新产品体系、交易及定价、多账户体系与余额细分、‘双转单’记账等功能,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金融服务体验。在此基础上,围绕客户旅程全程引入新兴技术手段和方案,如远程视频核身、大数据用户画像、E秒发卡等,重塑客户体验的同时提升了作业的效率。
二是,构建弹性微服务架构,StarCard新核心系统基于领域驱动、微服务设计和x86服务器 ,打造了分布式技术体系,由此实现了业务弹性可扩展,一般两周内即可完成微服务的重构,能够快速响应敏态业务迭代的需要,具备“高内聚、低耦合”特征,在大大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全面满足发卡量小到万级、大到十亿级不同体量信用卡业务的需求。
三是,提供实时大数据服务,StarCard新核心系统内置大数据平台,能够提供OneData数据服务,实现秒级时延的海量数据处理,真正构建了实时、智能的数据中台,满足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风险、智能运营等复杂场景的实时服务需求。
四是,实现端到端敏捷交付,StarCard新核心系统依托工具链实现敏捷交付过程数字化,支持实时研发资源投入监测及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佳交付满意度和投入产出比。
五是,具备智能运维能力,StarCard新核心系统建成了“同城双活、异地灾备”业务连续性保障机制及全链路监控与预警体系,并支持灰度发布、限流熔断、故障迁移等新特性,能够为业务调优和无感知服务升级奠定基础,让服务处置更高效、更易有效管理。
六是,构筑开放银行服务,StarCard新核心系统基于底层RESTFUL API接口打通了资源链、产品链和服务链、能够高效支撑交通出行、商超餐饮、政务便民、文化娱乐等无界生态场景化构建。
不难发现,通过在端到端客户旅程重塑、微服务弹性伸缩、实时大数据服务、端到端敏捷交付、智能运维、开放银行服务等领域的创新,StarCard新核心系统不仅满足互联网时代高并发、大流量的使用场景,保障业务需求敏捷交付过程,更是有效提升了风控能力和用户数据安全等级。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StarCard新核心系统背后所沉淀的创新方案极具里程碑意义,它必将为金融行业注入科技创新的血液,引领新一代金融核心科技的创新,为我国金融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全面赋能。
生态赋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StarCard新核心系统上线一周年之际,中信银行信用卡中信还邀请了来自华为、中兴、红帽、江融信、长亮、天阳宏业、毕马威等七大核心合作单位的高层代表,以及银联、Visa、万事达卡等三大银行卡组织高层,首批11家机构共同启动金融科技“生态市场”。
据了解,中信银行信用卡将按照“1+N+∞”的模式,以StarCard新核心系统为基础,围绕“风险、市场、销售、运营”等N个场景,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种业态,打造全服务、全渠道、全场景覆盖的金融科技新生态,为多元化的信用卡金融服务创造无限的新可能。
事实上,这种“无限新可能”将能够在三个维度上得以体现,对于中信银行信用卡而言,通过生态的开放,未来可以发挥StarCard新核心系统科技赋能的优势,让新系统的平台化价值得以更大的释放。
对于合作伙伴而言,借助StarCard新核心系统的生态市场和平台化服务,不仅有助于技术演进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也能够共同加速我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进程。此外,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也会得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具个性化和安全的金融服务。
众所周知,全年热映的《攀登者》,真实还原了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英雄事迹,他们不仅战胜了自我,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同时也以无畏向上的攀登精神,一次次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样,今天我国金融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也正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而正是因为有了中信银行信用卡这样敢于“爬北坡”,在国家关键金融基础建设领域执着的“攀登者”,才让我国银行业在实现信用卡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其价值和意义无疑深远而重大,这也会让中信信用卡的金融科技自主创新之路在未来充满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必将会为我国金融科技的持续创新提供可贵范本。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18年企业级媒体工作经验,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