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

1.贝叶斯概述

        经典的概率论对小样本事件并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若想的到相对准确的结论往往需要大量的现场实验;而贝叶斯理论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已有的先验信息,可以得到分析对象准确的后验分布,贝叶斯模型是用参数来描述的,并且用概率分布描述这些参数的不确定性。

        贝叶斯分析的思路由证据的积累来推测一个事物发生的概率, 它告诉我们当我们要预测一个事物需要的是首先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推断一个先验概率, 然后在新证据不断积累的情况下调整这个概率。整个通过积累证据来得到一个事件发生概率的过程我们称为贝叶斯分析

故事背景

贝叶斯全名为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1701-1761),是一位与牛顿同时代的牧师,是一位业余数学家,平时就思考些有关上帝的事情,当然,统计学家都认为概率这个东西就是上帝在掷骰子。当时贝叶斯发现了古典统计学当中的一些缺点,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贝叶斯统计学”,但贝叶斯统计当中由于引入了一个主观因素(先验概率,下文会介绍),一点都不被当时的人认可。直到20世纪中期,也就是快200年后了,统计学家在古典统计学中遇到了瓶颈,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统计学家使用贝叶斯统计理论时发现能解决很多之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贝叶斯统计学一下子火了起来,两个统计学派从此争论不休。

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张图片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张图片 

概率: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3张图片 

         什么是概率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想一想了。咱们来抛硬币吧,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五五开。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呢?因为我做了很多少次试验,其中基本是一半一半,这就说明了古典统计学的思想,概率是基于大量实验的,也就是大数定理。对于硬币来说我们可以来试一试,那有些事没办法进行试验该怎么办呢?今天下雨的概率50%,日本某城市下个月发生地震的概率30%,这些概率怎么解释呢?日本在100次试验中,地震了30次?这很难玩啊!所以古典统计学就无法解释了。这只是其一,再比如说,你去赌场了,你问了10个人赢没赢钱,他们都说赢了,按照古典统计学思想,咱们是不是稳赢啊!

 

世界观的区别:

统计学派:

  • 观察到的数据被认为是随机的,因为它们是随机过程的实现,因此每次观察系统时都会发生变化。

  • 模型参数被认为是固定的。参数的值是未知的,但它们是固定的,因此我们对它们进行条件设置。

绝地求生里面吃鸡了的真假。定义参数θ:

  • θ = 1,吃鸡;
  • θ = 0,没有。

那么频率派认为,θ是取值0或者1的固定数,不能说θ=1的概率是多少。

贝叶斯学派:

  • 数据被认为是固定的。他们使用的是随机的,但是一旦他们被拿到手了,就不会改变。

  • 贝叶斯用概率分布来描述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这样一来,他们就是随机的

我们要得到的就是对应该数据所有参数的可能性(分布)的情况。

还是上面的例子,这回我们可以说θ=1概率是30%。而且随着所得样本的增多,我们可以把这个概率加以变化,得到θ | x的分布。这个概率其实是信心的含义。

2.贝叶斯算法

贝叶斯要解决的问题:
正向概率:假设袋子里面有N个白球,M个黑球,你伸手进去摸一把, 摸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大
逆向概率:如果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袋子里面黑白球的比例,而是闭着眼睛摸出一个(或好几个)球,观察这些取出来的球的颜色之后,那么我们可 以就此对袋子里面的黑白球的比例作出什么样的推测

Why贝叶斯?

现实世界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人类的观察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只是事物表面上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一个猜测

 实例:

 男生总是穿长裤,女生则一半穿长裤一半穿裙子

正向概率:随机选取一个学生,他(她)穿长裤的概率和穿裙子的概率是多大
逆向概率:迎面走来一个穿长裤的学生,你只看得见他(她)穿的是否长裤, 而无法确定他(她)的性别,你能够推断出他(她)是女生的概率是多大吗?

 

假设学校里面人的总数是 U 个  

穿长裤的(男生):U * P(Boy) * P(Pants|Boy)

P(Boy) 是男生的概率 = 60%  

P(Pants|Boy) 是条件概率,即在 Boy 这个条件下穿长裤的概率是多大,这里是 100% ,因为所有男生都穿长裤

穿长裤的(女生): U * P(Girl) * P(Pants|Girl) 

求解:穿长裤的人里面有多少女生

穿长裤总数:U * P(Boy) * P(Pants|Boy) + U * P(Girl) * P(Pants|Girl)

P(Girl|Pants) = U * P(Girl) * P(Pants|Girl)/穿长裤总数

=U * P(Girl) * P(Pants|Girl) / [U * P(Boy) * P(Pants|Boy) + U * P(Girl) * P(Pants|Girl)]

容易发现这里校园内人的总数是无关的,可以消去

P(Girl|Pants) = P(Girl) * P(Pants|Girl) / [P(Boy) * P(Pants|Boy) + P(Girl) * P(Pants|Girl)]

分母其实就是 P(Pants)

分子其实就是 P(Pants, Girl)

贝叶斯公式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4张图片 

 拼写纠正实例:

         问题是我们看到用户输入了一个不在字典中的单词,我们需要去猜测:“这个家伙到底真正想输入的单词是什么呢?

        P(我们猜测他想输入的单词 | 他实际输入的单词)

        用户实际输入的单词记为 D ( D 代表 Data ,即观测数据)

        猜测1:P(h1 | D),猜测2:P(h2 | D),猜测3:P(h1 | D) 。。。
        统一为:P(h | D) 
        P(h | D) = P(h) * P(D | h) / P(D)

        对于不同的具体猜测 h1 h2 h3 .. ,P(D) 都是一样的,所以在比较P(h1 | D) 和 P(h2 | D) 的时候我们可以忽略这个常数

        P(h | D) ∝ P(h) * P(D | h) 对于给定观测数据,一个猜测是好是坏,取决于“这个猜测本身独立的可能性大小(先验概率,Prior )”和“这个猜测生成我们观测 到的数据的可能性大小。

        贝叶斯方法计算: P(h) * P(D | h),P(h) 是特定猜测的先验概率

        比如用户输入tlp ,那到底是 top 还是 tip ?这个时候,当最大似然 不能作出决定性的判断时,先验概率就可以插手进来给出指示—— “既然你无法决定,那么我告诉你,一般来说 top 出现的程度要高许多,所以更可能他想打的是 top

 模型比较理论

最大似然:最符合观测数据的(即 P(D | h) 最大的)最有优势

奥卡姆剃刀: P(h) 较大的模型有较大的优势

掷一个硬币,观察到的是“正”,根据最大似然估计的精神,我们应该猜测这枚硬币掷出“正”的概率是 1,因为这个才是能最大化 P(D | h) 的那个猜测

 

 如果平面上有 N 个点,近似构成一条直线,但绝不精确地位于一条直线 上。这时我们既可以用直线来拟合(模型1),也可以用二阶多项式(模型2)拟合,也可以用三阶多项式(模型3),特别地,用 N-1 阶多项式便能够保证肯定能完美通过 N 个数据点。那么,这些可能的模型之中到 底哪个是最靠谱的呢?

奥卡姆剃刀:越是高阶的多项式越是不常见

垃圾邮件过滤实例:

问题:给定一封邮件,判定它是否属于垃圾邮件D来表示这封邮件,注意 D 由 N 个单词组成。我们用 h+ 来表示 垃圾邮件,h- 表示正常邮件

P(h+|D) = P(h+) * P(D|h+) / P(D)

P(h- |D) = P(h- ) * P(D|h- ) / P(D)

先验概率:P(h+) 和 P(h-) 这两个先验概率都是很容易求出来的,只需要计算一个邮件库里面垃圾邮件和正常邮件的比例就行了。
D 里面含有 N 个单词 d1, d2, d3,P(D|h+) = P(d1,d2,..,dn|h+) P(d1,d2,..,dn|h+) 就是说在垃圾邮件当中出现跟我们目前这封邮件一 模一样的一封邮件的概率是多大!

 

 P(d1,d2,..,dn|h+) 扩展为: P(d1|h+) * P(d2|d1, h+) * P(d3|d2,d1,

h+) * ..

 P(d1|h+) * P(d2|d1, h+) * P(d3|d2,d1, h+) * .. 假设 di 与 di-1 是完全条件无关的(朴素贝叶斯假设特征之间是独 立,互不影响)

简化为 P(d1|h+) * P(d2|h+) * P(d3|h+) * ..
对于P(d1|h+) * P(d2|h+) * P(d3|h+) * ..只要统计 di 这个单词在垃圾邮件中出现的频率即可

 

 

贝叶斯公式

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得到后验分布

这个条件概率就是在给定观测数据的时候,求得的参数的概率。以前我们想知道一个参数,要通过大量的观测值才能得出,而且是只能得出一个参数值。而现在运用了贝叶斯统计思想,这个后验概率分布其实是一系列参数值θ的概率分布。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5张图片 

积分求的区间指的是参数θ所有可能取到的值的域,所以可以看出后验概率是在知道x的前提下在θ域内的一个关于θ的概率密度分布,每一个θ 都有一个对应的可能性(也就是概率)。

Priors

先验分布就是你在取得实验观测值以前对一个参数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

Likelihood functions

似然函数帮助我们依据数据中的信息将先验分布更新到我们想要的后验分布。

示例:

这个例子很容易就能求解出来,但是绝大多数情况贝叶斯分析的计算量会很大。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状,这意味着男性只有一个基因,而女性只有两个基因,这种特征可以被显性基因等位基因所掩盖。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计算这个母亲是携带者的概率。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6张图片

W=1意味着是感染的,W=0意味着未感染。我们的数据是:

 

先验知识: (=1)=0.5Pr(W=1)=0.5. 另一种表达方法: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7张图片

对于似然函数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8张图片

回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她是携带者的概率了: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9张图片

 3.贝叶斯统计的求解思路

         

from IPython.display import Imag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pymc3 as pm
import scipy
import scipy.stats as stats
import scipy.optimize as opt
import statsmodels.api as sm

%matplotlib inline
plt.style.use('bmh')
colors = ['#348ABD', '#A60628', '#7A68A6', '#467821', '#D55E00', 
          '#CC79A7', '#56B4E9', '#009E73', '#F0E442', '#0072B2']

messages = pd.read_csv('data/hangout_chat_data.csv')

贝叶斯看待数据的思维

假设蹲在山皮上数羊 12, 33, 20, 29, 20, 30, 18(每天经过我面前几只羊,这么一周的数据)

按照贝叶斯的思想,数据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找到参数的概率分布

我们的数据是非负的整数, 在这里我们用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去建模. 泊松分布只需要 μ 它描述数据的均值和方差。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0张图片

先来看一下不同mu的泊松分布 

fig = plt.figure(figsize=(12,5))
ax = fig.add_subplot(111)
x_lim = 60
mu = [5, 20, 40]
for i in np.arange(x_lim):
    plt.bar(i, stats.poisson.pmf(mu[0], i), color=colors[3])
    plt.bar(i, stats.poisson.pmf(mu[1], i), color=colors[4])
    plt.bar(i, stats.poisson.pmf(mu[2], i), color=colors[5])
    
_ = ax.set_xlim(0, x_lim)
_ = ax.set_ylim(0, 0.2)
_ = ax.set_ylabel('Probability mass')
_ = ax.set_title('Poisson distribution')
_ = plt.legend(['$\mu$ = %s' % mu[0], '$\mu$ = %s' % mu[1], '$\mu$ = %s' % mu[2]])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1张图片 

回消息的反应时间的分布情况 

fig = plt.figure(figsize=(12,5))
_ = plt.title('Frequency of messages by response time')
_ = plt.xlabel('Response time (seconds)')
_ = plt.ylabel('Number of messages')
_ = plt.hist(messages['time_delay_seconds'].values, 
             range=[0, 60], bins=60, histtype='stepfilled')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2张图片 

 

极大似然估计求解 μ

在用贝叶斯之前,先来用一下最大似然估计来求解

  • poisson_logprob() 根据泊松模型和参数值返回观测数据的总似然值。
  • opt.minimize_scalar 找到最合适的取值.
y_obs = messages['time_delay_seconds'].values

def poisson_logprob(mu, sign=-1):
    return np.sum(sign*stats.poisson.logpmf(y_obs, mu=mu))

freq_results = opt.minimize_scalar(poisson_logprob)
%time print("The estimated value of mu is: %s" % freq_results['x'])

>>> The estimated value of mu is: 18.2307692324
    Wall time: 1.5 ms

得到结果 μ is 18.2307692324. 但是仅仅是一个值!

下个这个图就展示了我们的过程,不断爬坡的一个过程。

 

x = np.linspace(1, 60)
y_min = np.min([poisson_logprob(i, sign=1) for i in x])
y_max = np.max([poisson_logprob(i, sign=1) for i in x])
fig = plt.figure(figsize=(6,4))
_ = plt.plot(x, [poisson_logprob(i, sign=1) for i in x])
_ = plt.fill_between(x, [poisson_logprob(i, sign=1) for i in x], 
                     y_min, color=colors[0], alpha=0.3)
_ = plt.title('Optimization of $\mu$')
_ = plt.xlabel('$\mu$')
_ = plt.ylabel('Log probability of $\mu$ given data')
_ = plt.vlines(freq_results['x'], y_max, y_min, colors='red', linestyles='dashed')
_ = plt.scatter(freq_results['x'], y_max, s=110, c='red', zorder=3)
_ = plt.ylim(ymin=y_min, ymax=0)
_ = plt.xlim(xmin=1, xmax=60)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3张图片 

带入参数后分布的样子 

fig = plt.figure(figsize=(11,3))
ax = fig.add_subplot(111)
x_lim = 60
mu = np.int(freq_results['x'])
for i in np.arange(x_lim):
    plt.bar(i, stats.poisson.pmf(mu, i), color=colors[3])
    
_ = ax.set_xlim(0, x_lim)
_ = ax.set_ylim(0, 0.1)
_ = ax.set_xlabel('Response time in seconds')
_ = ax.set_ylabel('Probability mass')
_ = ax.set_title('Estimated Poisson distribution for Hangout chat response time')
_ = plt.legend(['$\lambda$ = %s' % mu])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4张图片 

上述泊松分布模型和 μ 的估计表明,观测小于10 或大于 30 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的概率分布在 10 和 30 之间。但是,这不能反映我们观测到的介于 0 到 60 之间的数据。 

贝叶斯方法估计 μ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5张图片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6张图片 

  • 我们得到的是计数数据。
  • 这个数据是由一个随机过程生成的,我们认为它可以表示为泊松分布(可能性)。
  • 这个泊松分布有一个参数 μ 我们知道它是在 0 到 60 (Prior)
  • 均匀分布的原因在于并没有提及到任何条件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

        贝叶斯公式里的 只是一个参数,但是如果我们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参数呢?分布的积分就应该改成多重积分,但是难点在于我们该怎么算啊!MCMC采样器从先验分布中选取参数值,计算从这些参数值决定的某个分布中得到观测数据的可能性。这个计算可以作为MCMC采样器的导引。从参数的先验分布中选取值,然后计算给定数据条件下这些参数值可能性——导引采样器到更高概率的区域。与上面讨论的频率论优化技术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MCMC采样器向可能性最高的区域运动。但是,贝叶斯方法不关心寻找绝对最大值,而是遍历和收集概率最高区域附近的样本。所有收集到的样本都可认为是一个可信的参数

蒙特卡洛方法

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系列应用非常广泛的算法,其思想是通过随机采样来计算或模拟给定过程。尽管很多问题都难以求解甚至无法准确用公式表达,但我们可以通过采样或者模拟来有效地研究

统计模拟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定一个概率分布p(x),我们如何在计算机中生成它的样本。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大量取样来近似得到想要的答案,有一个经典的试验就是计算圆周率,在一个边上为1的正方形中画一个内切圆,现在在正方形内产生大量随机数,最后我们只需要计算在圆内点的个数比上总体点的个数,便近似得到了圆周率的值。

#每一次结果会不一样,样本越多必然也会越准确
N = 10000

x, y = np.random.uniform(-1, 1, size=(2, N))
inside = (x**2 + y**2)<= 1
pi = inside.sum()*4/N
error = abs((pi - np.pi)/pi)* 100

outside = np.invert(inside)

plt.plot(x[inside], y[inside], 'b.')
plt.plot(x[outside], y[outside], 'r.')
plt.plot(0, 0, label='$\hat \pi$ = {:4.3f}\nerror = {:4.3f}%'.
format(pi, error), alpha=0)
plt.axis('square')
plt.legend(frameon=True, framealpha=0.9, fontsize=16);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7张图片 

马氏链的平稳性

对于我们的先验分布,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转移矩阵,那么我们就会在n步之后就会收敛到一个平稳分布,而这个分布就是我们要的后验分布。得到平稳分布后,根据平稳性,继续乘上这个转移概率矩阵,平稳分布依然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就从得到平稳分布开始每次对其进行抽样。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8张图片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19张图片 

 

上面的动画很好的演示了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MCMC)的过程。MCMC采样器从先验分布中选取参数值,计算从这些参数值决定的某个分布中得到观测数据的可能性。

这个计算可以作为MCMC采样器的导引。从参数的先验分布中选取值,然后计算给定数据条件下这些参数值可能性——导引采样器到更高概率的区域。

with pm.Model() as model:
    mu = pm.Uniform('mu', lower=0, upper=60)
    likelihood = pm.Poisson('likelihood', mu=mu, observed=messages['time_delay_seconds'].values)
    
    start = pm.find_MAP()
    step = pm.Metropolis()
    trace = pm.sample(20000, step, start=start, progressbar=True)

 

 上面的代码通过遍历 μ 的后验分布的高概率区域,收集了 200,00 个 μ 的可信样本。下图(左)显示这些值的分布,平均值与频率论的估值(红线)几乎一样。但是,我们同时也得到了不确定度,μ 值介于 17 到 19 之间都是可信的。我们稍后会看到这个不确定度很有价值。

_ = pm.traceplot(trace, varnames=['mu'], lines={'mu': freq_results['x']})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0张图片 

 

贝叶斯概率编程

        贝叶斯统计的概念很简单,我们有一些固定的数据(固定的意思是指我们无法改变观测值),和一些感兴趣的参数,剩下要做的就是探索这些参数可能的取值,其中所有的不确定性都通过概率进行建模。在别的统计学范式中,未知量有多种不同的表示方式,而在贝叶斯的框架中,所有未知量都是同等对待的,如果不知道某个变量,我们就给其赋予一个概率分布。因此,贝叶斯定理就是将先验概率分布(在观测到数据之前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转化成后验分布(观测到数据之后所得到的信息),换句话说,贝叶斯统计就是一种机器学习的过程。

         

PyMC3

        PyMC3是一个用于概率编程的Python库,PyMC3提供了一套非常简洁直观的语法,非常接近统计学中描述概率模型的语法,可读性很高。PyMC3是用Python写的,其中的核心计算部分基于NumPy和Theano。Theano是一个用于深度学习的Python库,可以高效地定义、优化和求解多维数组的数学表达式。PyMC3使用Theano的主要原因是某些采样算法(如NUTS)需要计算梯度,而Theano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自动求导。而且,Theano将Python代码转化成了C代码,因而PyMC3的速度相当快。

        

#我们自己定义一个抛硬币问题,那我们就假设知道真实的参数θ,用theta_real来表示
np.random.seed(1)
n_experiments = 100
theta_real = 0.35
data = stats.bernoulli.rvs(p=theta_real, size=n_experiments)
print(data)

 

        现在有了数据,需要再指定模型。回想一下,模型可以通过指定似然和先验的概率分布完成。对于似然,我们可以用二项分布来描述,对于先验,我们可以用参数为α=β=1的beta分布描述。这个beta分布与[0,1]区间内的均匀分布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如下: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1张图片         

with pm.Model() as our_first_model: #构建了一个模型的容器,PyMC3使用with语法将所有位于该语法块内的代码都指向同一个模型
    theta = pm.Beta('theta', alpha=1, beta=1) #指定先验
    y = pm.Bernoulli('y', p=theta, observed=data) #用跟先验相同的语法描述了似然,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用observed变量传递了观测到的数据
    start = pm.find_MAP() #返回最大后验(Maximum a Posteriori,MAP),为采样方法提供一个初始点
    step = pm.Metropolis() #定义了采样方法,Metropolis-Hastings算法,其实PyMC3也会根据不同参数的特性自动地赋予一个采样器
    trace = pm.sample(1000, step=step, start=start) #执行推断,其中第1个参数是采样次数,第2个和第3个参数分别是采样方法和初始点

 

断采样过程

现在我们根据有限数量的样本对后验做出了近似,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我们的近似是否合理。我们可以做一些测试,有些是可视化的,有些是定量的。这些测试会尝试从样本中发现问题,但并不能证明我们得到的分布是正确的,它们只能提供证据证明样本看起来是合理的。如果我们通过样本发现了问题,解决办法有如下几种。

  • 增加样本次数。
  • 从样本链(迹)的前面部分去掉一定数量的样本,称为老化(Burn-in)。
  • 重新参数化你的模型,也就是说换一种不同但却等价的方式描述模型。

收敛性

通常,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结果长什么样,traceplot函数非常适合该任务:

burnin = 100
chain = trace[burnin:]
pm.traceplot(chain, lines={'theta':theta_real});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2张图片

        对于未观测到的变量,我们得到了两幅图。左图是一个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图。右图描绘的是每一步采样过程中得到的采样值。注意图中红色的线表示变量theta_real的值。

        在得到这些图之后,我们需要观察什么呢?首先,KDE图看起来应该是光滑的曲线。通常,随着数据的增加,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参数的分布会趋近于高斯分布。右侧的图看起来应该像白噪声,也就是说有很好的混合度(mixing),我们看不到任何可以识别的模式,也看不到向上或者向下的曲线,相反,我们希望看到曲线在某个值附近震荡。对于多峰分布或者离散分布,我们希望曲线不要在某个值或区域停留过多时间,我们希望看到采样值在多个区间自由移动。此外,我们希望迹表现出稳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前10%看起来跟后50%或者10%差不多。再次强调,我们不希望看到规律的模式,相反我们期望看到的是噪声。下图展示了一些迹呈现较好混合度(右侧)与较差混合度(左侧)的对比。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3张图片

        如果迹的前面部分跟其他部分看起来不太一样,那就意味着需要进行老化处理,如果其他部分没有呈现稳定的相似性或者可以看到某种模式,那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采样,或者需要更换采样方法或者参数化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模型,我们可能需要结合使用前面所有的策略。

        一种定量地检测收敛性的方法是Gelman-Rubin检验。该检验的思想是比较不同迹之间的差异和迹内部的差异,因此,需要多组迹来进行该检验。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得到R=1,根据经验,如果得到的值低于1.1,那么可以认为是收敛的了,更高的值则意味着没有收敛。

函数summary提供了对后验的文字描述,它可以提供后验的均值、标准差和HPD区间(最大后验密度可信区间):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4张图片

        其中,返回值之一是mc_error,这是对采样引入误差的估计值,该值考虑的是所有的采样值并非真的彼此独立。mc_error是迹中不同块的均值的标准差,每一块是迹中的一部分。 

        

自相关

        最理想的采样应该不会是自相关的,也就是说,某一点的值应该与其他点的值是相互独立的。由于参数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能模型会导致更多的自相关采样。PyMC3有一个很方便的函数用来描述自相关。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5张图片

        该图显示了采样值与相邻连续点(最多100个)之间的平均相关性。理想状态下,我们不会看到自相关性,实际中我们希望看到自相关性降低到较低水平。参数越自相关,要达到指定精度的采样次数就需要越多,也就是说,自相关性不利于降低采样次数。 

有效采样大小

        一个有自相关性的采样要比没有自相关性的采样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少,因此,给定采样大小和采样的自相关性之后,我们可以尝试估计出该采样的大小为多少时,该采样没有自相关性而且包含的信息量不变,该值称为有效采样大小。理想情况下,两个值是一模一样的;二者越接近,我们的采样效率越高。有效采样大小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如果我们想要估计出一个分布的均值,我们需要的最小采样数至少为100;如果想要估计出依赖于尾部分布的量,比如可信区间的边界,那么我们可能需要1000到10000次采样。

        

     

        显然,提高采样效率的一个方法是换一个更好的采样方法;另一个办法是转换数据或者对模型重新设计参数。

        目前为止,所有的诊断测试都是经验性而非绝对的。实际使用中,我们会先运行一些测试,如果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我们就继续往下分析。如果发现了一些问题,就需要回过头解决它们,这也是建模过程的一部分。要知道,进行收敛性检查并非贝叶斯理论的一部分,由于我们是用数值的方式在计算后验,因而这只是贝叶斯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总结后验

        我们已经知道,贝叶斯分析的结果是后验分布,其包含了在已有数据和模型下,参数的所有信息。我们可以使用PyMC3中的plot_posterior函数对后验分布进行可视化总结,这个函数的核心参数是一个PyMC3的迹和或者一个NumPy的数组,默认情况下,该函数会画出参数的直方图以及分布的均值,此外图像的底端还有一个黑色的粗线用来表示95%HPD区间。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6张图片

         

基于后验的决策

        有时候,仅仅描述后验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根据推断结果做决策,即将连续的估计值收敛到一个二值化结果上:是或不是、受污染了还是安全的等等。回到抛硬币问题上,我们需要回答硬币是不是公平的。一枚公平的硬币是指θ 的值为0.5,严格来说,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是0,因而,实际中我们会对定义稍稍放松,假如一枚硬币的θ 值在0.5左右,我们就认为这枚硬币是公平的。这里“左右”的具体含义依赖于具体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满足所有问题的普适准则。因此决策也是偏主观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我们的目标做出最可能的决策。

        直观上,一个明智的做法是将HPD区间与我们感兴趣的值进行比较,在我们的例子中,该值是0.5。前面的图中可以看出HPD的范围是0.264~0.457,没有包含0.5这个值,裁定一个硬币是不公平的。

实用等价区间

        基于后验做决策的一种方案是实用等价区间(Region Of Practical Equivalence,ROPE),其实就是在感兴趣值附近的一个区间,例如我们可以说[0.45,0.55]是0.5的一个实用性等价区间。同样,ROPE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将ROPE与HPD对比,结果至少有以下3种情况。

  • ROPE与HPD区间没有重叠,因此我们可以说硬币是不公平的
  • ROPE包含整个HPD区间,我们可以认为硬币是公平的。
  • ROPE与HPD区间部分重叠,此时我们不能判断硬币是否公平。

         当然,如果选择区间[0,1]作为ROPE,那么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会说这枚硬币是公平的,不过恐怕没人会同意我们对ROPE的定义。plot_posterior函数可以用来画ROPE。从图中可以看到,ROPE是一段较宽的半透明的红色线段,同时上面有两个数值表示ROPE的两个端点。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贝叶斯分析_第2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数学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