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8 月 27 日:第一个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创造者诞生;IE 衰亡起点;IBM研制世界最小计算机逻辑电路

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2 年 8 月 27 日,互联网公司的两位巨擘 微软(Microsoft)和 IBM 曾巧合地在 21 年前的同一天发布了自己最新的科技成果;微软在这一天发布了 IE 浏览器系列最经典的一作 Internet Explorer 6.0,而 IBM 则在这一天宣布自己建成了世界上最小的逻辑电路。

1926 年 8 月 27 日:SIMULA 语言的开发者 Kristen Nygaard 出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维基百科

克利斯登·奈加特(Kristen Nygaard)于 1926 年的今天出生在挪威奥斯陆,是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48 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挪威国防研究院 NDRE,从事有关计算、程序设计和运筹学方面的工作。经过不断的努力,他成为 SIMULA 语言的创始人,面向对象技术的先驱,曾获得冯·诺依曼奖(2001)和第 36 届 图灵奖。

1967 年,挪威计算中心的克利斯登·奈加特与奥利-约翰·达尔开发了 SIMULA-I 和 SIMULA-67。SIMULA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面向对象编程(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的程序设计语言。SIMULA 首次引入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对象、类、继承、virtual quantities、多线程(准并行的)的程序执行。SIMULA 不仅引入了“类”的概念,还应用了实例这一思想——这可能是这些概念的最早应用。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是计算机历史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有三种重要的语言问世,即 SIMULA 67、由一批顶尖计算机科学家共同设计的 Algol 68、以及为 IBM 360 系列机配套开发的 PL/I。这三种语言虽均有所创新,但 SIMULA 67 的面向对象概念的影响是最巨大而深远的。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和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已无法满足逐渐扩大的应用领域,于是面向对象技术(OOP)应运而生,SIMULA 语言便是 OOP 的始祖。

随着时间的发展,为了解决 OOP 顾及不到的那些地方,面向切面编程——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也随之诞生。OOP 和 AOP 的面向目标、思想结构与注重方面都不同,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补充和完善的关系。克利斯登为了解决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缺陷发明了 SIMULA,而后人学习他的思想发明了 AOP 的概念,这些伟大的创造本质上都源自用户的需求。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001 年 8 月 27 日:微软发布 Internet Explorer 6.0

2001 年 8 月 27 日,微软正式推送了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IE)的 6.0 版本,距 Windows XP 正式发布日的数星期前发布。这版本包含增强版 DHTML、内联网页框架的内容限制和部分支持 CSS level 1、DOM level 1 和 SMIL 2.0。MSXML 引擎会更新到 3.0 版本。其他新的特征包含一个新版本的 IEAK、媒体列和 Windows Messenger 综合版、错误收集、自动化重整图片大小、P3P 和一个新的外观,能配合 Windows XP 的"Luna"界面。

现在的许多网民都经历过 IE 6.0 - 8.0 的这段时期,IE6 是相当广泛普及的一个版本,谁不知道那个“和 Windows XP 同捆的 IE”呢?而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多标签浏览功能就是在后续的 7.0 版本出现的;但是,IE 7.0 和 6.0 一样问题重重,很多网站因为兼容性问题无法完美打开,以至于当时不少人要换回 IE6 使用。

此外,IE 6.0 - 7.0 的这段时期正值火狐(Mozilla Firefox)的出现,火狐浏览器凭借着安全性和开源拓展的优势瞬间抢走了微软的相当一部分浏览器市场,滋生了许多故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IE6 到 IE7 之间,微软足足有 5 年没有更新自己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导致 IE 的标准支持问题非常严重;这也使得火狐得以趁虚而入,发动第二次浏览器战争。标准支持不佳的问题让网页工程师们头痛不已,因为虽然说是个过时至少五年的东西,但仍然有 17% 左右的市占率,使得写网页的人不得不把这群人考虑进去。

谈到 IE6 ,便必须得聊聊和它“不求同生,但求共死”的 Windows XP。可以说,Windows 7 的普及直接为 IE6 和 Windows XP 宣告了死刑,2012 年 01 月 05 日,微软 IE 团队专门定制了一个“GOODBYE IE6!(对 IE6 说再见)”的蛋糕,庆祝 IE6 的光荣退役。微软 IE 市场部门的总管 Roger Capriotti 在 Windows 团队的博客说:“有那么一段时间,IE6 已经成了同行中的一个笑话,所以我们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它赶快消失。事实上,我们在去年三月推出的那个 IE6 倒数滚蛋的网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进程。”

2001 年生的 IE6,最终在 2014 年 4 月 8 日 和 Windows XP 一起“殉情”,但这两个老家伙将一直被互联网铭记。IE6 和 Windows XP 都影响了全世界的许多网民,它们是互联网历史中跳不过去的一页。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2001 年 8 月 27 日:IBM 宣布成功研制世界上最小的计算机逻辑电路

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 18 个月就翻一番。
(The number of transistors on a microprocessor chip will double every two years or so.)

57 年前的今天,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对计算机界传达了一个预言——摩尔定律,这个预言一直影响着五十年来的科技界。1946 年,硅晶体管问世,被运用在计算机上帮助了人类半个世纪。和摩尔定律所预言的一样,每 18 个月,半导体芯片的制造工艺水平便会翻倍地提高。

但是,硅晶体管始终有着自己承受的极限,因此人们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寻找毫伏开关(Millivolt switch)来代替硅,企图打破摩尔定律。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一个比头发还细 10 万倍的中空管体。因为其超常的能量及半导体能力,被 IBM 的研究者认为最有可能在未来取代硅,为未来的芯片制造打开广阔的空间,将现有的芯片性能提高上千倍,计算机的新发展就在这个新奇的管形结构上发展了起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2001 年 8 月 27 日,IBM 公司宣布,他们成功研制世界上最小的计算机逻辑电路,这是一只由碳分子组成的双晶体管元件,其中的碳分子就是碳纳米管。这种材料不仅可以做到体积小,还具有超强的传导性、开关速度快等特点。以这种材料代替硅制作晶体管,将使未来的计算机芯片变得更小、速度更快、耗电量更少。

2013 年,IBM 更用碳纳米管制成电子电路,还研发出“混血”集成电路,在需要高度精确处,使用碳纳米管材料,在一般的地方还继续使用硅材料,以延长硅材料的使用寿命。

时至今天,人类对碳纳米管的研究还在继续,三星正在推动的 GAA 和 FinFET 发明者胡正明教授正在推动的负电容晶体管也是碳纳米管的有力竞争者。2020 年,清华大学便在碳纳米管方向有了重大发现。如今正是“后摩尔时代”的节点,无人知晓摩尔定律能否再依靠芯片科技的突破延续下去,而这也是未知最大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科研者为此奋斗一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人物。在《新程序员:我们的技术时代,我们的程序人生》中,来自四十余位技术人跨越半个世纪,用代码敲出一个个真实的程序人生故事!

扫描或点击《新程序员:我们的技术时代,我们的程序人生》订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物联网,microsoft,大数据,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