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趣国学——“君子不器”

目录

1、知识

2、行动

3、知行合一 


1、知识

道家观点:

        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

儒家观点:

        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孔子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朱子说的格物致知,也是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个人感悟:

        累计知识的过程是一次次沉淀自我的机会,很多人觉得有行动力就够了,不需要知识的沉淀,知识是在一次次的行动里总结的。无知的行动碰壁的概率肯定会是大于有知的行动的;弟子规里面也说过:“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没有知识沉淀的行为,容易导致固执己见。也有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学知识不仅仅可以大概率指导我们的行为,更能培养我们内在的气质修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养气借用“君子不器”的观点来表达我对知识的解读,故君子之学不器

2、行动

        如何做到君子不器呢?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句话,不能纸上谈兵,也不能急于求成的想要验证自己。由知到行的过程必定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后又重新建立信心的过程。话不多说,从自身例子说起吧,首先个人说起吧,君子不器,得分开解读和去努力。

        “君子”,指的是品德修养高尚的人;做到不器之前,我们得向君子的方向努力。“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都是告诉我们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对于别人的短处,一来可以提醒自己有无同样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来就是别人的短处,是验证我们内在好品质的最好的素材,它可以帮我们检验我们的耐心,包容心等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待己要厚,待人要薄。”等等,都是提高自己向君子靠近的好的心理暗示。

        “不器”,我的解读是格局要大;说到,我们很难离开,受益惟谦,有容乃大。我们要努力的培养不器的心境,境随心转,心的格局大了,你的境遇就自然会是一帆风顺,即使偶尔有不随心的小插曲走入你的生活,你也能因为不器的心态,宠辱不惊的度过你所经历,并享受其中。

3、知行合一 

         《弟子规》有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学以致用,知行都是自我修养提高的一件事,不是华而不实的做做表面功夫就能做好的。要做到“君子慎独!”的状态,才真的体会到其中的味道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其中一句,为我的下一周博文埋好了伏笔,如果感兴趣,欢迎下周四,相约我的博客吧!谢谢品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国学周更-心性养成之路,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