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到 2025 年, 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根据《2020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在全国县级以上的687个城市中,管网漏损率大于9%的是578个,达到了84%以上。其中管网漏损率大于20%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成为城市供水系统漏损的重灾区。
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目标;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抓紧补齐供水管网短板,新城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供水管网。此外,完善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精准、高效、安全的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模式。
城市供水系统漏损的危害巨大,一是造成水资源浪费,我国每年的漏损量大约是70亿立方米,总水量相当于一个太湖;二是造成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大部分采用加压系统输送到千家万户,漏水相当于漏能,每年由于漏损导致的电能消耗约十亿度,由此还产生了大量无效的碳排放,直接经济损失约 210 亿元;三是影响饮用水水质,由于管道局部产生负压,可能导致地下污染或未经处理的水进到管道里,造成饮用水水质二次污染;四是带来次生灾害,爆管或渗漏发生后可以瞬间淹没一个城市的局部区域,导致交通阻断,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受到干扰,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城市供水系统漏损成因复杂,危害巨大
城市供水系统漏损成因复杂,既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总结起来漏损主要由以下五个原因造成:
1. 是基础设施老化,包括管道和设备设施的老化;
2. 是外部环境影响,如季节变化带来的温度变化会使管道机械结构和伸缩接口发生变化,土的荷载或路面重载车辆反复对管道造成荷裂压力,这些都会造成漏损或爆管;
3. 是管网运营方式不合理,如位于山地、山丘区的城市,大多采用多级加压管道系统,局部压力过高容易导致爆管和渗漏;
4. 是企业管理方式粗放,导致漏水维修不及时,进一步加大了漏水量;
5. 是居民法律意识薄弱,偷水、欠缴水费、破坏水表等不良现象屡有发生。
综合施策:探索推出“节水十法”
近年来,浙江某市因地制宜开展节水工作,探索总结了“节水十法”。
一是节水工作协同推进。建立由节水工作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考评体系构成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融合高效、推动有力的节水工作协调联动、协同推进机制。
二是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将水资源刚性约束与政府重点改革工作相融合。完善“亩均论英雄”改革,将水耗指标(单位水耗增加值)纳入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并结合差别化水价制度,实现水资源刚性约束由模糊控制向精准控制转变。
三是节水诊断的取用水管控。建立用水定额与水耗标准相结合的取用水效率管控机制,以用水户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浙江某市产业特点,选取五金等九大行业,测算行业水耗标准,对于年用水量超过定额标准或水耗标准计划用水量的用水户,落实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以此倒逼用水户主动开展水平衡测试及加强节水管理,实现年节水 340 万立方米。
四是智能化农村供水管理。开发农村智能节水综合管理及调配系统,实现输配水管网漏损自动警报,管网漏损精准分析。通过改造,试点区域管网漏损率从 30%左右降至 10%以内,实现水资源从“源头”到“龙头”的智能化管控,试点区域年节水量 25 万立方米,年节水率 50%。
五是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浙江某市已建成全省第一个大规模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千人规模示范工程面积约 200 亩,万人规模示范工程面积约 400 亩,试点区域污水回用率达70%,氮肥施用量减少 10%—20%,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生态环境。
六是城镇供水管网漏水精准管控。在试点核心区通过开展城区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等手段,实现供水管网漏损精准管控,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3.83%。同时,开展城镇和农村供水管网分区计量试点,实现试点区域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七是城镇生活污水再生利用。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全域分质供水改革。建立健全价格合理、分担有序的水价机制和目标明确、奖惩有序的信用机制,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双管齐下,促进企业和个人使用中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围绕浙江某市地域特点,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完善计量设施、推行分级管理、实施精准补贴,形成以水价机制为核心,以奖补机制为保障,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机制为基础,以工程管护机制为依托的改革机制体系。
九是饮用水源地协同保护。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水资源保护的公益性补偿、污染源和生态环境治理、移民搬迁及保护设施建设等工作。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联合执法机制。
十是节水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开发农村智能节水综合管理及调配系统,构建“减少渗漏—精确计量—资源回用”的非常规水智能灌溉节水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