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一周中关于Go语言,关于编程,关于生活资讯,关于各种工具、网站的搜集汇总。另外我和我的小伙伴会隔段时间进行讨论,我也会把其中值得分享的内容分享出来。
每周一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Tjuvenile/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和资讯内容。
点此查看原文
零拷贝字面上的意思包括两个,“零”和“拷贝”:
需要进行四次上下文切换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电脑上的应用程序,一些特殊操作如磁盘文件读写,内存读写等这些比较敏感的操作是底层操作系统来做的,因此,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了内存空间,里面一部分是用户空间
,一部分是内核空间
。内核空间是操作系统内核访问的区域,是受保护的内存空间,而用户空间是应用程序访问的内存区域。
什么是上下文切换?
CPU寄存器是CPU内置的容量小、速度极快的内存。程序计数器是用来存储CPU正在执行的指令位置、或者即将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位置。它们是CPU在运行任何任务前,必须的依赖环境,因此叫做CPU上下文。
它是指,先把前一个任务的CPU上下文(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保存下来,然后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中,最后再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运行新任务。
一般来说的上下文切换,就是指内核在CPU上对进程或者线程进行切换。进程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变,需要通过系统调用
来完成,系统调用
的过程,会发生CPU上下文切换
。
虚拟内存:
现代操作系统使用虚拟内存,即虚拟地址取代物理地址:
正是因为多个虚拟内存可以指向同一个物理地址,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io的数据拷贝次数了。
DMA技术:
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内存访问。 允许外设和内存存储器之间直接进行IO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CPU参与。
DMA就是帮CPU做事情,提高CPU的利用效率。
零拷贝并不是没有拷贝,而是减少上下文切换次数和CPU拷贝的次数。
它有多种实现方式,分别是:
点此查看原文
本文介绍了如何“更完美”的解决if-else问题。
就是把外层封装起来。
把你的case的分支变成key,把要执行的内容变成一个匿名函数存在value中。
这样通过不同的值就可以调用不同的函数了,后面再加一些新的条件时,只需要再往map中添加对应的key和value就可以了,实现了解耦。
点此查看原文
讲了CPU的各种调度相关的内容。
点此查看原文
里面涉及到了很多sql的面试题和场景。
点此查看原文
MQ技术(如Kafka、RabbitMQ、RocketMQ),在面试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使用MQ的时候,怎么确保消息100%不丢失?
点此查看原文
可以看到这个t是一个nil值。
type T struct{}
func (t *T) Hello() string {
if t == nil {
fmt.Println("脑子进煎鱼了")
return ""
}
return "煎鱼进脑子了"
}
func main() {
var t *T
t.Hello()
正常来讲我们会想,t.Hello()
就是nil.Hello()
,会有空指针的panic。
但是真正的运行结果,却是可以正常输出。
问题的原因是:很多小伙伴认为变量 t
的值都是 nil 了,不应该还能调用到才对。
实际上,在 Go 中表达式 Expression.Name
的语法,所调用的函数完全由 Expression
的类型决定。
其调用函数的指向不是由该表达式的特定运行时值来决定,包括我们前面所提到的 nil。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一个 Go 语言里面的一个小细节,平时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毕竟 IDE 也会标黄,会避开这个问题点。
在理解 Go 的设计和思考上,我们是需要清晰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的,也就是类型决定其调用,而不是值(容易误判)。
点此查看原文
我目前还处在第一阶段:
比如设计模式,在很多开源的项目里几乎就是标配:模板方法,单例,观察者,工厂方法,代理,策略,装饰者。
然后框架里有一些著名的实现方式,比如loC,AOP等。
都有哪些模块?模块之追歼是怎么关联的?怎么关联的?
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但是要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就像一个地图,防止你迷航。
|
的题目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var a, b float64 = 1.0, 4.0
fmt.Println(a | b)
}
这道题的结果是不能编译,位运算只能用于整型上。
点此查看原文
讲了接口相关的内容。
点此查看原文
我小的时候特别盼望过年。
往往是一过了腊月涯,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好像春节是一个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
对于我们这种焦急的心态,大人们总是发出深沉的感叹,好像他们不但不喜欢过年,而且还惧怕过年。
他们的态度令当时的我感到失望和困惑,现在我完全能够理解了。
小孩子可以兴奋地说:过了年,我又长大了一岁;但老人们则叹息:嗨,又老了一岁。
过年意味着小孩子正在向自己生命过程中的辉煌时期进步,而对于大人,则意味着正向衰朽的残年滑落。
点此查看原文
一个能读能写的人,他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深度一定比常人更凌厉,他的行动力更强。
直接说所谓的写作
,可能让人心生畏惧。
那么我们从“写字”开始。
所谓“写字”,就是把脑袋中的想法写下来(或用键盘敲下来),不用考虑文笔,也不用管语法,只要把脑中想说的话变成文字就行。
仅仅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写的动作,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头脑开始变得清晰、思维变得清晰、情绪变得平和、目标变得明确、行动变得坚定。
如果你真正体会到了“写字”的好处,你一定会对这种能力爱不释手。
而且你一定会越来越不满足,然后在某天,迈向写作的殿堂。
因为“写字”是对内的,它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写作”是对外的,它可以产出有价值的作品,让他人变得更好,并以此收获个人影响力。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写作的心法是:“永远写对自己和他人长久有用的东西。”
衡量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问自己: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还有再看的价值吗?
新手写作常常有一个通病,就是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码子,文章里充满了个人的日常感想和感受,这样的文章虽然容易写,但往往有局限,而且受个人经历限制。
而一个好的写作者会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可信的知识为自己的文章价值背书。
点此查看原文
当我们和某人产生一种超乎寻常的好感时,对方的反应会有三种,结果也会有三种:
在这篇文章的评论中有一句话,让我初看感觉在瞎说,细想还有点道理:“爱情就是精神病”。
点此查看原文
今天说的这个请客是个人请客,就是花自己的钱。不是公务或者商务请客,那是行政的工作,难度相对简单些。个人请客比较复杂,当中的原则也比较多。
个人请客的分类:
办事请:我想请某人帮忙办事,请他吃吃饭,在饭桌上说一说情况,问一问他的主意,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聚会请:几个老同学,老朋友,老乡,大家坐在一起。
庆贺请:比如涨了工资,几个老朋友聚在一起,说一说近况。
致谢请:这事儿办成了,请领导长辈吃饭。
今天主要是庆贺请和致谢请,如何去点菜。
请不出来的原因:
座位安排:
主人:主人就是请客的人。
主客:主客是你要请的人。
陪客:跟这个事情有关,但帮忙没有那么大的人。
陪客能和主客聊到一起,跟你也比较熟,你非常信任,能够帮你活跃气氛。但是陪客不能比主客级别高。
饭桌上只有一个中心,就是主客。今天是他的场子,你就捧着他。
比较重要的宴请,最好提前去看看场子。
去到餐厅里,提要求,自己请客想挑一间雅间,看一看适不适合。
不懂位置安排的,可以跟经理或者服务员请教一下,主位是哪里,主客位是哪里,有的餐厅会把餐巾叠得有所区别来方便客人。
点菜的大原则:
询问对方的禁忌和爱好。身份很高的人的饮食禁忌,如果你问了但是对方不愿意说,或者你没办法开口问,问问他的秘书、助理就能知道。
没有主客的局,要考虑所有人的需求,而且要侧重多数人的口味。
请客的局,如果不是大家都愿意的话,不要去点火锅、虫子之类比较特殊的菜。有的人介意口水,有的人害怕虫子。
要注意照顾席上的老人、女性和儿童。这个就是体面人必须要注意的一点,考虑他们的健康条件、口味的偏重。
点多少菜合适:
数字上来说,N减一到N加一都是可以的,但是凉菜、汤和甜点不在其中。
中国一般点菜是按热菜来算,凉菜就是压桌的,闲了吃一口。
不要去问服务员说几个了,你自己点自己要有数。因为你问几个了的时候,其实就会比较失礼的了。当然了,朋友之间、家里面,都没问题。
还有一个办法,提前订套餐,分配好菜量。十人左右,冷菜八热菜九汤一,点心咸甜各一种,荤素都有,鸡、鸭、鱼、肉、海河鲜、牛肉、羊肉,酌情搭配。
但是有一个建议,热菜最好点双数, 因为有一些人会忌讳单数菜的情况。
点菜的量:
盘子大、盘子小,如果不熟悉的话,怎么样问服务员?
这就是要提前踩点了,比如问一问菜的量,还有一些特别好的菜,需要提前一天预订。
至于公筷:作为主人一定要用公筷,而主客,就是他说了算,他要是觉得一切都用公筷的话,那老老实实大家都用。
主食可以上两种——饺子,热汤面。
种类考虑:
其它的原则:
面对网络推荐的谨慎:
当大腕儿来到餐厅的时候,服务员和整个后厨做的菜都会更加的精细一点。
而咱们作为普通人进去,可能就不一样了。
所以,馆子里贴着名人和老板合影,看看就好了。
探店就别说了,要么收钱,要么餐馆知道是在拍视频,都会有不一样的安排。
还是要自己去吃一次。
怎么请喜欢的人吃饭?
他知道你喜欢他妈?如果对方知道,能来就是好事,如果总请不出,就说明没那个意思了。
和领导吃饭能聊什么?
捧着领导来,吃饭的话题主要还是对领导表达感激之情。
感谢您栽培我”“这些年跟您学到了很多”这些表达就很好了。
刚入职的毕业生请自己的师傅吃饭可不可以啊?
这个可以,但是不适合大张旗鼓,可能中午吃个便饭就可以了。不用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大家吃饭就是单纯聚聚,没有任何主次:
这是另一回事,跟你请客是两回事。
总请小伙伴,但是得不到回馈,还需要多照顾吗?
是手底下干活的人吗?只要请客吃饭之后,他在工作上能比较靠谱的话,就算赚了。
别指望再去感激你,回报你什么的。
点此查看原文
第一步是:膝盖分开坐在椅子上,双手在膝盖内次无力地耷拉着。
点此查看原文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看到,不管一个人性格如何,在层层的压力下,最终都能变化出坚强的一部分。
点此查看原文
帮你改错的人,还发你薪水,这是你占便宜,别那么多委屈。
点此查看原文
生活中总是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的观点永远取决于对方的观点。只要对方是赞成的,他们就会反对;而只要对方是反对的,那么他们就会赞成。
你说骆驼比马大,他说我就看过一只小骆驼,比马还要小。
这时候你要立刻含笑闭嘴,给他竖一下大拇指,“你说的都对”。
因为在争论下去,你也无法帮他建立全局观,他却可以永远在特例事件里面洋洋得意,蟪蛄不知春秋,浮游不知朝暮,夏虫不可语冰。
他生存的世界决定了他的认知。
无论是朋友、工作还是恋爱,如果你感到与对方特别契合,沟通愉悦,甚至时时觉得灵光乍现,你觉得说明什么吗?
1% 的可能性是你遇到了 Soulmate,99% 的可能性,你遇到了智商情商都远在你之上的人,而对方是因为什么目的在向下兼容而已。
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和每个跟你一样级别的人瞬间心有灵犀,让你如沐春风。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向下兼容,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
点此查看原文
第一次跃升是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的管理者。
这个跃升是从依靠你自己变为依靠别人,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第一次带人,这是你对整个能力系统的彻底重构。
你要把有问题,动手,解决这个能力系统重构为有问题,抽象化问题的目标和指标,传达要求,看着被人完成到解决的能力系统。
第二次跃升是从企业的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这个跃升是从依靠经验,努力,热情,鞠躬尽瘁,“兄弟们,跟我上”变为依靠系统。
这次跃升是系统性思维的更重大的跃升。你要把成功模型从有目标,一路往前冲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达成目标。
重构为有目标,抽象化曾经实现目标的能力内核,复制能力内核,然后依靠系统,达成目标。
点此查看原文
跟人合作也很容易,合作的过程中,你多干点活儿,有功劳有钱拿的时候,少拿一点就好了。
多干活,少拿钱,谁都愿意和你合作。
所有人都喜欢容易,如果你愿意吃亏,所有人都会喜欢你。
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所以我们也需要用放大镜看我们周围同事的工作和贡献。
用放大镜,这样才是公平的。
因为你的自我已经放大了,那你应该怎么看待你的小伙伴?
你也拿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你就平衡了。你就觉得可能不是你少拿了,他们就应该奋斗得多。
领导力,听起来是玄之又玄的东西,但是,往往也很简单。
打妖怪你去,背黑锅我来;有荣誉你去,出了事我来。
点此查看原文
妈妈的话都是正确的废话,她们说得都对,但听多了,你觉得唠叨觉得烦。
而女朋友不一样,你动不动拿起手机看,对方回消息了没。女朋友但凡说句话,你不会觉得烦,反而挖空心思想怎么接话。
女朋友的话,是有趣的表达。至少你是感兴趣的。
那么表达就是要把妈妈的话变成女朋友的话。
毕竟正确的废话说烂嘴,不如有趣的表达一招鲜。
一个做传播的人,每次说出口的话,你自己评价一下,是妈妈的话还是女朋友的话?是有趣的表达还是正确的废话?
我们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别人接受,而不是厌烦。
所以应该尽量让你的表达,对读者、对你的受众来说,听上去更像女朋友说的话,这样才更容易被人接受。
设计师和艺术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艺术家的核心诉求是表达自己。——我对这个世界有个看法,我通过画画、做个雕塑把它表达出来。
设计师不一样,设计师是用来满足别人的。
设计师干活儿之前,首先要有个需求,比如,今天要设计一件爆款卫衣,给什么年龄段的、什么风格?要造个房子,几个房间,要不要带院子,什么装修风格?干这些活儿,是为了满足他人。
想要把房子装修地更有质感,衣服更好看,产品更吸引人购买,设计师也需要有艺术素养,更需要艺术化的表达。这是他们的共性,但设计师不是艺术家。
你想成为谁,是你的选择自由,但是在商业世界里,更多人是设计师,因为他们为用户的需求而努力。
鼻塞了,你立刻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症状;而流感是病,要通过诊疗才知道。
所以在没有诊断之前,你只能说自己鼻塞,不能说你自己感冒,得了流感。
这话意思是,很多人有感知能力,但不一定有分析能力,有感性思维,没有理性思维,这时,千万不要轻易归因。
如果你还只是一株小树苗,刚从土里长出来,别谈专注,你先努力长大再说。
长大之后,当营养不够用了,需要集中供给,这时再去剪枝,保住一部分果子的营养,让它们长大,这叫做专注。
还没有选择权时,先拼命长大,去开枝散叶;
资源不够分配时,再集中专注,修剪枝杈做选择。
不能把没有选择权,当做专注;也不能在没有选择权时太过于专注。
同样做一件事情,如果你需要1小时得到反馈,那你可以做个小时工;
如果是1个月,那你可以安心做个打工者;
如果你能够接受1年,甚至3年才得到反馈,期间备受煎熬、焦虑,在这种冒险情况下,如果你能与这种情绪共处三年,恭喜你,可以做个创业者。
还能更久吗?如果你更厉害,能接受10年为期的反馈,那你几乎一定是个长期主义者。
领导者,是高层,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你干一件事,首先得知道为什么要干,这事干成了对社会有什么帮助,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
创新者,是中层,寻找“怎么做”的办法。老板定了目标,怎么用创新的办法来实现?怎么再节约一些办公经费?优化用人成本?
连接者,是底层,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后天做什么,具体做哪件事情?
我们会学很多模型、工具,但是请记住:
所有的模型都是某一个聪明人对这个世界的抽象表达,尽管他再聪明,也没法抽象出上帝的表达,和绝对的真理。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数学,没有绝对正确的东西。因为数学是纯逻辑,数学题有正确答案,而语文作文没有。
所以,尤其是社会学科,像管理、经济学,你很难说什么是对的,因为它们都是被归纳出来的,很少由推演而来。
什么叫归纳?什么叫演绎?
你发现了三个现象,总结出一个道理,这叫归纳;
演绎是从一个公理推论出来的,只要公理对,推论过程不出错,结论就一定是对的。
物理、数学、化学,是演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属于经验主义的归纳总结。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营销或管理的模型,你不用关心它正确还是错误,只需在意它有用没用。
只要它能解释过去的行为,并且指导未来的行动,它就是有用的。
点此查看原文
过年大概花2000-2200置办年货
零食饮料800-900元、水果500元、送礼是在700元左右。
给家里人买零食,要先框定大类,然后再根据口味往分类里填内容
零食框架里面分四类:坚果炒货、咸口小零食、甜口零食和饮料。
1688App,她自己超市里卖的散装坚果炒货,多数是一个叫「天虹」的牌子,等于核验过品质了。所以她给自己买的时候,也就爱买天虹的小规格混合装,一袋一斤,里面有5、6种混合坚果,过年一周左右,买两袋够用了,花费130元。
开心果仍然买天虹的,买一斤,40元左右。瓜子就不买天虹的了,买内蒙的牌子「三胖蛋」,这个瓜子吃起来不脏手,做活动的时候四罐100元包邮。这之外,再来一包「老街口」盐水花生或者「盛兴源」的陈皮花生,30元左右。
这样一批坚果炒货买下来,总计花掉300块。
接下来就该买咸口的小零食了。
她家小朋友爱吃鸭爪,她就专门买一批福建特产的「下洋泡鸭爪」。考虑到春节可能要出门玩儿,就买独立包装,两袋40块。鸭爪都买了就干脆再买点鸡爪来陪它,「有友牌」的散装多口味鸡爪,也买它50块钱。
给小朋友买完鸭爪、鸡爪,然后买自己喜欢的「藤桥卤鸭舌」,搞活动的时候两斤180元。
卤味熟食就算买完了,然后再花150块钱买风干牛肉,选四川的「思奇香」或者「科尔沁」的,也是谁有活动就买谁。
到这儿,咸口小零食也买完了,花了420块钱。
接下来,甜口零食重点买三种:橡皮糖、巧克力、蒸地瓜干。
所以拿出50块的预算,把每年的网红款和经典款都买一圈。巧克力就盯着「好时」这个牌子买,因为它小颗粒好分享,也买个50块钱够用了。这之外,再买点蒸地瓜干。
同样道理,在饮料界也只撒50块钱就够了。这两年元气森林异军突起,黄碧云在饮料上的50块钱预算,就用来买元气森林。
这样下来,甜口零食跟饮料,又花了150块钱。
整个零食饮料大品类就备齐了,花了870块钱,在900块钱的预算内解决了问题。
水果500:
水果这个东西还是应该尽量现吃现买,所以她只囤初一到初五的用量。而且选的都是容易存放的,以备商家不开门或者货不够全。
这500块怎么花呢?拿300块先买车厘子,JJ规格的10斤装;再拿60块买柑橘橙子,买个10斤;再拿80块,买10斤苹果;还有60块买一点其他的突发兴趣。
送礼:
这套方法的第一招,就是明确收礼人的用户画像。过年过节送礼,主要讨好的人是谁?是老人和小孩,让他们开心。老人要什么?喜庆;小孩要什么?新奇有趣。
点此查看原文
要开好一场跨部分的协调会,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纲领,就是不要把问题留到会上解决。
所有的问题,要在会前就基本解决掉,会上只是用来强化共识的而已。
可以采用:
点此查看原文
三年战略,通俗的说,就是三年后,你的用户、你的同事、你的合伙人会变成什么样子。战略就是落在具体的人的身上的具体成果。
情商,就是:真正的情商,是这个人,走到人面前,被人无限地、无条件地信任。
点此查看原文
开例会,如果让员工自己去说,每个人会说很久,还说不到重点上,大家各自关心自己的事情,不关心别人说了什么,这就是过堂会。
如果领导觉得这样说太浪费时间,领导自己一个人说,下面一片鸦雀无声,让大家说有没有问题,大家也都说没有问题,但是最终执行起来还是一塌糊涂。 这就是一言堂。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但是有一些内容需要提前辅导:
比如怎么发起一场会议,你得教会他,因为每个公司文化不一样。
比如怎么写好一份会议纪要,不同的单位也有不同的规矩。
比如怎么主持这个会议,你可能有自己的偏好和要求。
点此查看原文
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就是有没有人接替他现在的位置。
很多人是既能干也被信任,之所以迟迟不能提拔,就是因为他要是升官了,他现在的活儿就没人干了,只好等等再说。你可能会说这对他不公平。但是,组织行为从来不是以公平为第一目标的,而是以组织自身的利益为指针的。
看清这个事实,对于所有职场里的人来说,就可以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优先级。拿下当前的工作目标固然重要,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也很重要。但是,为自己的岗位找到一个能接替自己的人,培养他,给他机会,更重要。
利他就是利己,听起来是鸡汤,但是在现实中,它就是个事实。
点此查看原文
点此查看原文
直接说前端或者后端谁更难,肯定难以有一个决断,但是有这样一个视角,可以分享给你:
前端的问题不是难,而是它面对最终用户。只要用户的喜好和口味发生变化,前端就必须跟上。
这导致前端不得不快速变化,因为用户的口味正在越来越快地改变。
后端不需要面对最终用户,需要解决的都是一些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问题,比如算法和数据结构。这些问题很少变化,可以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所以变化速度慢得多。
前端和后端的差异,不在于难度,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
前端的特征是混乱、嘈杂、易变,因为这些都是最终用户的特征,前端需要匹配用户。 如果你不适应混乱、嘈杂、易变的开发,你就很难适应前端。
后端面对的是硬件、算法和数据结构,所以比较稳定。但是会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语言设计、编译原理等高深的内容,想要搞懂这些东西,绝非易事。
所以,你判断自己适合前端,还是适合后端?除了考虑现实因素和外部环境,也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爱好。实话实说,如果性格比较安静,喜欢思考抽象和理论的问题,这个人可能不一定适合前端。
点此查看原文
盖茨基金会的文章,感觉比尔在中国人的心里,要比在美国人心里的印象好。
点此查看原文
2023年量产。 还是比较期待的。
点此查看原文
如果你现在手上有一个亿,那你还会不会继续工作?
如果你说“会”,说明你正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你说“不会”,说明你对这份工作早已厌倦。
这里面并不是一本理财书,而是讲消费观的事情。
本书给出了福格行为设计工具箱,包含15种人生情景与挑战、300个微习惯配方、100种庆祝方式,手把手地教你减重、减压、改善睡眠质量、摆脱坏习惯、提升效率……
作者殷海光。
弗朗西斯·S
作者:普外科曾医生
书中通过饮食禁忌、身体养护、恶性病症、医学常识、健康疑难5大核心内容,讲述75个健康真相,结合生动的插图,让读者易学易懂。早点知道健康隐患和危害,就多一份健康保障。
作者:周慕姿
这个书有意思,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观点的书。
如果你认定自己一定要努力才行,否则内心就充满惶恐,不敢停下来;如果尽管你在外人眼中已经足够优秀,但你依然觉得不够,或者认为已经取得的成绩与自己没有关系;如果你害怕麻烦别人,不敢拒绝别人的期待与托付,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那你大概率就是一个“过度努力”的人了。
在这本书中,心理咨询师周慕姿选取了与自己8个来访者步步深入沟通的故事,陪伴他们经历从探索、抗拒、觉察到行动的全过程,帮助他们学会关爱自己,学会对自己温柔以待。希望你与这几个主人公一起,慢慢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了解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理解和接纳、认可与温柔,做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
[英]蒂姆•詹姆斯
UFO事件是真的吗?天文学家为什么会谋杀他的宠物麋鹿?……在宇宙中,我们遇到了太多难以置信的东西,也面临了最大的谜团。
充满激情的科学教育家蒂姆·詹姆斯继《元素周期表何以解释一切》和《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之后,为我们带来了这部“科学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现在,让我们把目光由微观转到宇宙,这个人类能研究的最大、最古老、最热、最冷、最奇怪的东西——一切的起点,一切的终点。
[美] 克雷格·赖特
讲述了天才背后的底层思维逻辑和习惯。
单纯从书名来看,感觉不会是一本好书,不过还是可以找时间看一看。
[日]黑川伊保子
对家庭问题的分析和指导。
作者:季羡林
属于随笔。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RangerNJU/Static-Program-Analysis-Book
在说家长会之前,可能要说说为什么开家长会。
三月开家长会的原因是让孩子和家长共同作出一个选择——是继续走强化班的路线(免费),还是走商业化路线(收费,可能对于一般人来说还不少)。
这个选择孩子可能没法做主,所以需要家长来一趟,来了解一下。
现在距离我负责的那场家长会结束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后来我去问了一些人,我发现我的同学在面对组织上要开家长会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常常是抗拒的。
后来,三月再招新的时候,面试上也会有一个选择来看被面试者对家长了解自己大学生活的意愿。
办家长会的原因之一是让孩子和家长共同选择。
原因之二是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大学生活。
我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大部分的同学,没有养成和家里时常沟通的习惯,即便沟通也是家长里短,问候一下,对大学生活的描述很少。
从高中以后,慢慢到了大学,家长只知道我们在学校学习,但是对于具体的内容——是不是参加了什么活动?对哪个男孩/女孩有好感了?当上干部了没有?学习困难不困难?方向清晰不清晰?大概是模模糊糊,一无所知的。
而孩子可能也认为和父母沟通有代沟,觉得父母也不懂,自己也长大了,也就不打算说,但是,父母真正的感受呢?据我的经验,以及和老师这些已经上了年纪,有了孩子的长辈讨论,家长还是很希望能够了解孩子的。
而事实上,面对这样重大的选择,父母不管多忙,也都会过来看一看,看一看我们准备的视频,准备的作品,准备的节目。
我采访过一些父母,他们说不出什么大的道理,也不大知道如何知道孩子的成长,也不太会表达,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孩子成长的关心。
老规矩,先上框架图:
一批家长会大概是20个同学,我们当时分了三批,流程大差不差。
接下来,咱们一点点说。
首先会召开活动策划会,邀请的都是各个模块的负责人,一起讨论整个家长会的流程以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个会就基本能明确前期准备中要做的事情了。
介绍IT行业的视频——要让家长了解it,知道it是干什么的。
同学们在这里学习的作品展示视频(每个人都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进行剪辑)
孩子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个人视频)
三月宣传视频
“三月的一天”视频
强化班一年的成长视频——让父母知道孩子这一年的成长变化。
主要是比对各个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薪资,来比对三月的薪资,让大家了解当今It行业的薪资分布。
如果你需要的话,我自己做的对比图笔记链接,可以参考: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aaaa4aa77f24f0882427ac297bf36df0&sub=F9E8821EFD9A4677811C37774B79BA38
这个需要进行收集,看同学有没有意愿,可以是小品,可以是唱歌等。
首先开始之前,主持人,各设备,桌子摆放都已经完成,签到引领的也都各就各位。
从周六下午14:30开始:
晚上19:00 - 21:00:
周日早上8:30:
视频制作负责人需要召开文宣部会议,对以下的事情进行讨论,并责任到人:
尽量在本次家长会中涉及到的同学进行节目、活动收集。比如说是小品,相声,唱一首歌都可以。
这一块就是干杂活的,负责人需要协调好整个会场的秩序,以及流程不被中断,具体需要找几个人做下面的事情:
需要招募一些人进行签到、会场引领。 视情况招募人数的多寡。
采访需要在会前,会后找一些家长采访,还需要录制视频,前期工作如下:
一些注意的问题:
一些预演的问题:
会前:
一路来很累吧,见着孩子什么感觉?
您猜猜我今年大几? 我们两个谁年轻?
您觉得有没有必要来参加这个家长会?
您知道三月是收费的吗?您怎么看?
您有通过孩子了解三月吗?
会后:
您现在觉得有没有必要来参加这个家长会?(开完会后的采访)
经过下午孩子的作品展示和个人视频,您觉得您的孩子在三月成长了吗?
您对孩子有什么一些其它方面的认识?
晚上会前:
您对三月有了更多的了解吗? 您觉得和没开家长会之前有什么大的差别吗?
关于三月以及您孩子的想法,您会支持他吗?
通过下午的会,有没有改变你对三月的看法?
建议:
如果家长问到三月的具体内容,就让他们先进去参加家长会,之后的会议能解答他们的疑惑。
家长多数对三月不了解,少数是不赞同,所以提问尽量不要一直围绕三月。
把上面的一切一切的布置妥当之后,就等着会场开始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上面分的很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会这么的分明的,主持人闲下来了也会一块搬桌子,家长会中的学生提早来了也会帮忙贴标签,会后大家也会一起把桌子复原。
会场开始后,就按照原来的步骤按部就班的执行。
需要把桌子复原,然后总负责人一般吃不上饭,紧接着需要准备下一场的事情——彩排,会场布置,各人员联络……
当整个流程结束之后,需要开一个会讨论一下这一次出现的问题。
总问题:感觉整体的协调不是很好,有的时候找不到人。
需要注意的:
1、求质不求量
2、采访人不重复
另外,你会发现当你采访家长时,家长说的都是好话,不是真话,这来源于我们和家长之间的不熟悉,没有信任,这就和你想要的结果相差很大。
如果你要是采访,坐着说,一定采访不到真的。
如果边走边聊,有可能采访到真的,但那就不是采访。
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没有细化职责,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责任。
问题:
视频流程有问题
负责人需要把流程罗列出来,然后把每一块的素材收集准备好,分门别类的给人家剪辑人员,而不是把素材一股脑给剪辑人员,直接说需求。
视频的问题:
字幕大小不一。
各个同学的视频剪辑在一起的时候,音量大小不一。
视频转场的时候,没有文字或者图片过渡。
播放视频:
虽然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但是感觉在换视频的时候,很慌,很乱,是一个很累的事情。
作品展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