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资料来源网络,仅用于行业知识分享,供个人学习参考,请勿商用。
【侵删致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将在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完整资料领取见文末,部分资料内容: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 3
一、发展趋势 3
二、发展现状 6
三、面临挑战 9
第二部分 总体思路 12
一、指导思想 12
二、发展原则 12
三、愿景目标 13
四、总体架构设计 16
(一)总体框架 16
(二)业务架构 19
(三)应用架构 20
(四)数据架构 21
(五)基础设施架构 23
(六)安全架构 24
(七)标准规范体系 28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30
一、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 30
(一)城市通信网络 30
(二)物联网 31
(三)政务外网 32
(四)政务云、数据中心 33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 35
二、整合建设城市数字平台 36
(一)城市大数据资源平台 36
(二)视频资源共享平台 39
(三)时空信息云平台 40
(四)城市物联网平台 42
(五)人工智能平台 43
(六)区块链平台 44
三、全面提升数据治理能力 45
四、开展领域综合应用建设 47
(一)城市治理领域 47
(二)政务服务领域 69
(三)公共服务领域 71
(四)产业经济领域 81
五、打造XX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96
第四部分 推进阶段与实施路径 100
一、推进阶段 100
二、实施路径 101
第五部分 智慧城市整体运营体系 108
一、建设模式 108
(一)政府自建自营 108
(二)政企共建运营 109
(三)企业自建自营 109
二、运营模式 110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113
一、加强组织协同 113
二、完善制度规范 114
三、加强资金保障 115
四、强化人才支撑 115
五、积极宣传引导 116
六、强化安全意识 117
基础设施“一体支撑”。切实提升基础设施能级和服务水平,扩大4G网络覆盖范围,4G室外覆盖率不低于98%,持续优化城市光纤宽带网络,提升光纤网络覆盖率,实现全市光纤到户
100%覆盖,进一步推动“城市万兆到楼、千兆进家庭,农村千兆进村、百兆入户”光纤网络建设;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现有基站5G改造,逐步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和重点区域深度覆盖。优化NB-IoT窄带物联网,实现全市范围内NB-IoT网络深度全覆盖,推动NB-IoT网络在生态监测、农业管理、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构建XX市城市数字平台,面向全市提供统一的大数据分析、视频资源共享、时空信息、物联网等基础支撑能力,实现城市数据融合、业务协同与敏捷创新;建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城市信息资源运营体系,核心信息基础设施全部满足等保三级建设要求,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公共服务“一码通城”。整合服务资源,拓宽服务渠道,丰
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市民的生活便捷度与智慧化体验感,通过在线的政民互动界面,引导市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建议,为智慧服务的持续创新提供动力。综合服务方面,基于“灵锡”APP,建设XX市民云,生成XX个人专属电子码(City ID),实现“全城一码、一码通城”。智慧医疗方面,加快推动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结合5G、AI等新技术,打造“5G+ 救护车”“区块链+电子病历”等智能应用。智慧教育方面,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所有学校千兆进校,90%以上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基本覆盖,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80%以 上的学校建成智慧校园,深化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智慧社区 方面,建成基层一体化平台,实现基层治理能力整合,推动基层减负增效,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智慧养老方面,形成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统筹整合多部门的数据与系统,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建设XX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动城市治理业务一体化,实现城市治理的高效联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慧化水平。自然资源规划方面,建成自然资源规划一体化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与服务的精准化和高效化。公共安全方面,实现社会治安“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 可用、全程可控”。应急方面,依托应急指挥系统,应急事件处理有效率达90%以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
“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平台整合能力,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规范网上办事标准、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推动市民办事环节更简、时间更短、跑动次数更少,实现XX市政务服务的提质增效;建成全市一体化政务协同办公平台,逐步打通市级以下办公系统,促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提高行政效能。
产业发展“一数融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经济,加强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农业方面,实现智慧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达3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方面,加快推动面向行业或技术领域的平台建设,鼓励重点企业自建自用,有序推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建设,丰富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持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建设一批智能化重点项目,加大推进“企业上云”,培育一批省星级上云企业;产业服务平台方面,建成市级产业监测平台及企业综合服务云平台,优化XX市营商环境。
四、总体架构设计
(一)总体框架
XX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XX 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基础设施一体支撑、领域综合统筹和行 业应用。郎丰利整理制作。
图 1智慧XX的总体架构图
XX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加快构建覆盖市、市(县)区、乡镇(街道)多级的XX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推进一体化城市运行平台支撑体系建设。整合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水利、卫生健康、应急等相关信息系统,围绕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不越位不替代各委办局的管理指挥职能,开展深层次城市运行专题建设,横向实现各 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全面打通,纵向实现市、市(县)区、街道 乡镇、村居的多级联动,构建全面的运行管理体系和指挥调度体系,实现“一屏联动观锡城、一网统筹管全市”。
基础设施一体支撑。加快城市通信网、物联网、政务网、政务云、数据中心等前瞻部署,重点提升打造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物联网管理平台、时空信息云平台、区块链管理服务平台、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等城市数字平台,为 XX整体构建一体支撑的高速、安全、移动、泛在信息基础设施环境。
领域综合统筹。在新型智慧城市各领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城市治理的“一网统管”、民生服务的“一码通城”、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一数融产”,逐步盘活数据资产,场景驱动数据深度利用,以“一网统管”“一码通城”“一网通办”和“一数融产”促进领域和部门间的协同。
行业应用。优化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的行业应用成果,在城市治理方面,持续提升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生态环保、智慧城管等行业应用;在政务服务方面,持续提升行政 服务审批和政务办公等领域应用;在市民服务方面,重点提升 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以及“灵锡”APP等创新应用;在产业发展方面,持续提升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园区、智慧招商、智慧文旅、营商环境等,实现行业应用和四大综合统筹相得益彰。
市区整体统筹联动方面,数据中心层面,强调市级数据中心和区县数据分中心实现统筹互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层面, 统一建设城市数字平台进行支撑,区县可以根据需要调用;领域行业应用方面,实现市级领域应用和区县特色应用互融互补; 运营中心层面,市级中心与市(县)区分中心实现统筹互通。
保障运营体系方面,全面实现组织保障、安全保障、标准规范和人才发展等统一保障体系,聚焦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机制、统一运维体系和可持续投资体系,打造统一的建设运营体系,
为XX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保驾护航。
(二)业务架构
按照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的要求,在明确业务基础和业 务需求的基础上,从“善政、惠民、兴业”三大方向,构建XX 新型智慧城市的业务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 2智慧XX的业务架构图
1. 善政方面。善政方面的业务聚焦于促进政府业务协同和城市治理,主要包括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政务协同运行和科学决策支撑等内容,以及提升城市功能和质量 ,主要包括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生态治理、公共安全管理、市 场监督管理等内容。
2. 惠民方面。惠民方面的业务聚焦于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出行服务、社区基 层服务、居民就业创业以及融合服务等内容。
3. 兴业方面。兴业方面的业务聚焦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促进“三大经济”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内容。突出推动园区载体和企业服务,主要包括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促进XX车联网先导区、数据湖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发展等内容。
(三)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由基础层应用、平台层应用和各领域智慧应用三部分构成,形成横向协同、共建共享、灵活管控、易于迭代的 应用架构。
图 3智慧XX的应用架构图
基础层应用由云管理应用、网络管理应用、终端设备管理应用、边缘设备管理应用、物联网设备管理应用等构成,提供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运维服务,为城市数字平台、城市各领 域智慧应用按需配置硬件资源。
平台层应用主要包括大数据、时空地理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视频资源共享、区块链等服务内容,整体构成城市数。
字平台,为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提供新技术的共性支撑服务。城市各领域智慧应用由政府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
产业发展等领域应用构成。丰富的城市应用统一接入城市数字平台和XX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能力 的协同共用,并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灵活实现新增应用 的接入和老旧应用的退出。
(四)数据架构
XX新型智慧城市数据架构由大数据采集、大数据资源平台、大数据服务、大数据
图 4智慧XX的数据架构图
建立技术接口、数据标准和相应管理办法,实现XX各类 数据资源的采集与汇聚。在目前数据采集接口基础上,补充个
别特定交换与采集接口,运用通用数据比对与清洗规则,解决 目前数据源不一致、权威性不足、同一个数据不同时期格式不 一致等问题,依托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城市管理数据、城市运行 数据、社会资源数据的有效采集、统一汇聚。
完善提升统一的市级大数据资源平台,奠定各类智慧应用的数据基础。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对XX的城市数据资源进行科学梳理,统一数据资源编码、规范数据格式,明确城市公共数据、城市开放数据和共享数据等数据资源分类;完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目前数据分散、数据资源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促进数据资源积累和充分使用;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和电子证照等大数据基础数据库,同时根据业务数据积累情况,建立政务服务库、市场监管库、公共安全库、城市管理库、社会治理库等重点领域主题数据库。
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打造大数据应用开放能力。将数据资源及平台能力封装为标准服务接口,面向上层应用开放大数 据分析、大数据展现、大数据决策等能力。通过提供数据开放API、建设数据开放网站、对接大数据交易平台等方式,鼓励社会利用大数据资源及平台能力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
在基础数据资源、重点领域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服务能力的支撑下,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应用建设,将大数据资源与能力充分融入到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中,不断创造与实现新价值, 全面提升XX大数据应用水平和数据资源综合效益。
建立数据治理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为大数据高质量应用提供制度保障。依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编制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利用细则,建立数据资源目录与共享交换目录、共享管理以及大数据对外服务接口标准,探索数据资源的权属规则,规范数据资源采集、清洗、应用、维护等规则,明确数据维护责任和管理责任,确保数据在交换和对外服务时高效、安全、可控,实现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
(五)基础设施架构
XX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和XX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内容,基础设施架构如 下图所示:
图 5智慧XX的基础设施架构图
网络基础设施:包含互联网、城市通信网、政务网、视频 专网和感知网。从网络形态方面,科学统筹高速光纤网络、无线网络、物联感知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协调发展,发展方向为多网融合;从区域维度方面,在高速光纤网络、4G/4G+移动通信网络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上坚持一网全覆盖,开展5G网络商用建设。
云基础设施-云计算数据中心:结合XX市数据存储计算以及数字应用的实际需求,加快推进市级物理数据中心建设, 部署数据中心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政 务系统迁移和大数据应用等提供支撑。
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资源池:提升完善云计算数据中心, 统一部署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设施资源。在数据中心资源基础上,提升云计算平台能力,构筑开放共享、敏捷高效、安全可信的云基础架构,提供共享的基础资源、开放的数据支撑平台、立体的安全保障及高效的运维服务,为各类智慧应用和大数据服务提供支撑保障。
XX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智慧运营中心的物理空间,部署城市智慧运营中心的展示大屏、操作设备、会议终端、智能座席,配置移动终端,承载和具体展示各类领域综合应用。
(六)安全架构
完善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和安全运维等安全体系,构筑可信、可控的城市全
图 6智慧XX的安全架构图
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体系,完善由安全管理中心总体负责,安全管理团队、技术防御团队、安全运维团队,以及专家顾问团队、第三方信息安全咨询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无 锡智慧城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体系。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业务、监管三大类标准规范,加强标准宣贯和培训,强化信息 安全规范标准在智慧城市建设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提升信息安
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信息安全负责人、要害信息系统运营单位负责人的信息安全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各环节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第三方安全咨询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梳理安全管理需求,实现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XX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符合等级保护的管理要求,为网络信 息安全提供持续保障。
篇幅有限,无法完全展示,如需获取完整内容,请转发后私信“获取资料”。
文章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文作者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通知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