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记录一下最近感悟的一些事:
1.节奏要越来越快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就是“瑞辛咖啡”上市,创造了18个月最年轻上市公司记录,为此各大网络媒体没少疯狂报道,也看了一些文章,其中对此感触最大的一个点就是“是用100年时间,让生意增值100倍,还是2年让资本增值500倍?”,是的,瑞辛无疑选择后者~
反思最近几年,“资本”在创业赛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从”滴滴、摩拜-共享单车、办公室零食货架、咖啡等”都少不了资本的助推,融资速度一波快过一波, 然后大致套路如下:
融资——产品投放——压价——抢市场——再融资——再投放——再压价—— 再抢市场——上市——彻底占领市场——涨价(盈利)
这样的套路不经反思,以前稳打稳扎的小企业或者融资慢的公司,生存的空间完全被压榨了,因为小公司根本跟大公司打不起价格战,单纯的从产品价值去“吸引用户”,好像越来越不行,毕竟现在没有存在几款APP是极其难用的,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界面、交互等);
创业方向也越来越狭窄,热门的“衣食住行”高频消费方向早堆满了创业者的残骸,方向也越来越细化,比如“陌陌、探探”社交方向中的陌生人社交;
当然也不是觉得没有可做的事了,肯定会有:
不同方向的交叉点,比如:小红书-KOL交电商;
新方向的诞生,比如说随着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养宠物越来越常见,这里就会自然而然的衍生出“宠物用品”赛道;
场景更细化,比如前段时间去了一家很有意思的电影院,里面的座椅全是按摩椅,先不用考虑是否能盈利或体验如何;但在看电影时,能享受按摩,这个场景本身是一定存在的;
不经反思,小企业如何生存?如何跟自己更能融资更强大的公司竞争?
有个前提:资本会挑选更好的“上位者”扶持;
如何变成“上位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效率这里扮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现在感受越来越明显,企业本身就是一个通过不断假设-测试,验证方法论,再复制放大的过程;
那不断提出假设~验证的过程的快慢,就是效率了:比如A公司,2个月验证了2个方向;B公司,2个月验证了4个方向;可以说,B公司的成功几率能比A公司成功几率大一倍(抛除公司决策者的方向选择水平);
2.认知、框架
最近遇到个事情,一个朋友入职了一家新公司,朋友在运营这块初入,所以会常交流交流经验;
朋友很快的遇到困惑,说:为什么老板经常让她去做一些她觉得没有价值的事情?
我个人觉得每个身为老板的人,肯定有非常人之处;所以我没有第一时间去质疑人家老板的抉择,而是跟我那个朋友说:
“你可以先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把公司经营好?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所以我建议她,可以先对公司的整体的业务入手,快速构建自身认知框架,比如说:一家超市,经营的不错,那为什么经营的不错?
你需要从大盘的角度去考虑这个事情,可以先看看整体的业务情况,比如日常消费区,收入占比达70%,而其他超市只能达50%,可能是因为超市辐射范围老人居多,老人对优惠价格极其敏感,所以老板让店里的鸡蛋比别处低2毛钱,用鸡蛋进行倒流,拉升其他日常消费品;
所以要想知道老板让做事情的起源,可以先从老板的角度想想,并搭建整体的思维框架,知道自己身处哪个环节,如何在这个环节中更好的扮演好这个角色,并增加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一直对“认知、框架”这两个词看的很重;
因为一直觉得,认知是对一件事情透过表象看本质的基础,同时也是支撑决策的基础条件;
框架是让执行时和思考问题时更严谨;
3.把每个产品当成你的孩子在养
“要把自己当成老板去做事情,而不是打工者”,这句话没少听,但我们通常给它和“鸡汤”文画上了等号;
其实我并不觉得,尽量让自己跟老板一样的同理心,你才能更好的真正的把这个产品当做自己的孩子;
比如:这款产品就是自己的当初创业的那款产品,会怎么办?肯定会跟现在心态不一样吧;
因为太了解自己那时的失态,创业就是一场赌局,输了万劫不复;赢了把酒言欢;
但是现在越来越被打工者(完成指定任务)心态所同化,这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4.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先去做
反思自己这一年,真的觉得很颓废de…
一年前,跟一个朋友聊个二手书的交易平台…聊着聊着,后面就不了了之了;
半年前,跟朋友聊“宠物消费品”,聊着聊着,后面就也不了了之了~~~
前段事情,打算把自己想的一些事情,做点输出,哪怕没有价值,但是不乏是锻炼自己方式中的一种;
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仅是我这样,因为我们都太想要最好的结果了,想太多,这样行不行?那样不行怎么办?等等等
然后…这样落实的效率真不高,所以后来跟朋友探讨这个问题的事情,提起,朋友说:有些东西,真的不必太刻意的去追求结果,一定是量变形成的质变,而你要做的,就是量的积累;
听完恍悟,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可不先做?一定是量变引起的质变。。。。
欢迎喜欢运营的朋友一起交流一起聊骚;
微:zengzhaobing